尚昆
- 作品数:13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胰腺癌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7年
- 胰腺癌是目前预后最差、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2015年我国恶性肿瘤中胰腺癌的发病率居第9位、病死率居第6位,5年生存率不及6%,且其发病率仍有上升趋势。肿瘤细胞对机体的打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而由于发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大部分胰腺癌患者被发现时已是局部晚期或者转移性胰腺癌,失去了手术时机。
- 尚昆化怡纯王婧
- 关键词:胰腺肿瘤靶向治疗药物靶向药物细胞毒作用卡培他滨癌细胞增殖
- 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与单纯同步放化疗分别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部肿瘤的系统评价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系统评价诱导化疗(induction chemotherapy,IC)联合同步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CCRT)与单纯CCRT分别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部肿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维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资源数据库中相关文献,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文献荟萃(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共1376例头颈部肿瘤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疗效方面,IC+CCRT组与CCRT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HR=0.90,95%CI=0.75~1.09,P=0.27)、中位总生存期(HR=1.01,95%CI=0.82~1.24,P=0.95)、客观缓解率(OR=1.03,P=0.89)、疾病控制率(OR=1.12,P=0.63)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方面,IC+CCRT组患者Ⅲ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C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CCRT相比,IC联合CCRT在延长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总缓解率方面均未显示出足够的优势,反而增加了Ⅲ级及以上不良反应的发生。
- 魏佳化怡纯尚昆戴岩俞静
-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META分析
-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传统辅助内分泌治疗及后续强化内分泌治疗的研究进展
- 2017年
- 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女性发病率最高、致死人数最多的恶性肿瘤,且其发病率呈持续增长趋势。其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或)孕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75%。抑制内源性雌激素水平或阻断雌激素与其受体结合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基本原理。
- 李莉尚昆李琴
- 关键词:辅助内分泌治疗阳性患者孕激素受体雌激素水平
- 大黄素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通过上调ACE2-Ang(1-7)-Mas受体轴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的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验证大黄素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通过上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血管紧张素(1-7)[Ang(1-7)]-Mas受体轴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检测大黄素、甲磺酸阿帕替尼以及联合用药(大黄素+甲磺酸阿帕替尼)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以空白处理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细胞上清液白细胞介素6(IL-6)、Ang(1-7)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各实验组细胞ACE2、Mas受体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加药干预细胞后,大黄素组细胞抑制率为11.72%,甲磺酸阿帕替尼组的抑制率为15.94%,联合用药组的抑制率为28.84%,联合用药组显著高于单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磺酸阿帕替尼组IL-6水平明显低于大黄素组,联合用药组明显低于大黄素组及甲磺酸阿帕替尼组;与IL-6相反,大黄素组、甲磺酸阿帕替尼组及联合用药组的Ang(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联合用药组最高,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法及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结果表明,大黄素组及甲磺酸阿帕替尼组ACE2及Mas受体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联合用药组表达最高。结论:大黄素及甲磺酸阿帕替尼单药通过上调ACE2-Ang(1-7)-Mas受体轴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两药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
- 王婧马晓尚昆林海珊曹邦伟
- 关键词:大黄素胰腺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 血清血脂及载脂蛋白浓度与乳腺癌分子分型及Ki-67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血清血脂以及载脂蛋白浓度与乳腺癌分子分型及Ki-67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5月乳腺癌术后且未行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的患者143例,检测体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胆固醇(cholesterol,TC)和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 B)、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Apo A)及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浓度,并在乳腺癌的不同分子分型中进行对比。结果 HDL-C、LDL-C、TC、Apo A及TG在不同乳腺癌亚型患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po A在不同乳腺癌亚型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LDL-C、TC及Apo B浓度与Ki-6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HDL-C和Ki-67之间呈负相关,Apo B和TG及Ki-67表达无关。结论乳腺癌的分子亚型不同,其血脂代谢也有差异,同时血脂浓度与Ki-67表达相关,高浓度的TC与LDL-C以及低浓度的HDL-C提示预后不良。
- 陈妮娜范怡畅尚昆杨婧曹邦伟
- 关键词:乳腺癌分子分型血脂
- 治疗前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及D-二聚体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Fbg)、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及D-二聚体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纳入2013年7月—2017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确诊为NSCLC的患者377例。根据患者术前Fbg、FDP及D-二聚体水平分组,设定Fbg<3.498 g/L,FDP<3.165 g/L,血浆D-二聚体≤289.005μg/L为正常值,三项指标均为正常值者为低危组,仅1~2项高于正常值者为中危组,三者均高于正常值者为高危组。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统计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各组间生存曲线的差异,多因素分析术前血浆Fbg、FDP及D-二聚体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FDP、Fbg和D-二聚体单独及三个指标联合对NSCLC的诊断效能。结果:术前FDP、Fbg及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病理分期、肿瘤大小及术后化疗相关。各组5年总生存率具有统计学差异,生存曲线提示高危组患者预后较差(低危组=94.4%;中危组=82.4%;高危组=64.4%,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及危险程度分组是完全性切除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FDP、Fbg和D-二聚体联合诊断NSCLC的诊断效能较好,优于单独指标。结论:FDP、Fbg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完全切除术后NSCLC患者预后的潜在指标。
- 车娟娟李卉惠甄洪超杨艳尚昆曹邦伟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二聚体肿瘤分期
- 安罗替尼治疗老年肺癌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对老年肺癌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1日至2020年5月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晚期肺癌老年患者73例,均使用安罗替尼治疗,观察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安罗替尼的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分别为8.22%、56.16%,PFS为5.2个月,OS为11.2个月。Cox比例风险模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理类型、治疗线数、安罗替尼的使用剂量是影响老年肺癌患者PFS的因素(P<0.05),性别、病理类型、治疗线数、用药剂量是影响OS的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是影响老年患者中位PFS、OS的因素。安罗替尼的不良反应主要为乏力(27/73,36.90%)、胃肠道反应(24/73,28.70%)、出血(8/73,11%)、高血压(6/73,8.2%)、蛋白尿(5/73,6.8%)等。结论:安罗替尼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的疗效好,可改善患者预后,延长生存期,不良反应可控,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 王婧马晓尚昆曹邦伟
- 关键词:老年肺癌有效性安全性
- 雷替曲塞在转移性结直肠癌一线及二线化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7
- 2019年
- 结直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出现局部或远处转移,失去手术治疗的时机,内科治疗成为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的有效治疗方式。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推荐的mCRC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多为以5-氟尿嘧啶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然而随着患者生存期的延长,临床发现部分患者在一线化疗有效后出现疾病进展,甚至对5-氟尿嘧啶(5-Fu)耐药,因此二线化疗方案的选择将决定患者的总生存期。雷替曲塞作为叶酸类似物,对胸苷酸合成酶(TS)的抑制作用与氟尿嘧啶类不同,两药之间不存在交叉耐药。本文将围绕雷替曲塞在mCRC患者一线及二线化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综述。
- 尚昆马妮娜曹邦伟
- 关键词:雷替曲塞结直肠癌一线化疗二线化疗有效性
- 基于TCGA数据库探索KDM5c通过影响RNA m6A修饰调控结肠癌预后机制
- 2022年
- 目的 通过对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结肠腺癌(COAD)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区别KDM5c高低表达组结肠癌预后区别及两组差异基因分析探索可能影响预后的机制。方法 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COAD的转录组数据,以KDM5c mRNA水平中位数界,分为KDM5c高低表达组,进行生产分析,利用R语言edge R包筛选出差异基因后,对差异基因进行GESA分析及RNA m6A相关蛋白分析。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KDM5c高表达于结肠腺癌组织中,且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KDM5c高表达结肠腺癌好发与KDM5c在多结肠腺瘤转化所致结肠癌、女性肠癌、腺癌类型肠癌以及右半结肠癌,KDM5c影响结肠癌5年生存率。同时KDM5c差异表达基因上调多种促癌基因,且KDM5c差异表达影响11种RNA m6A蛋白表达,其中可能通过影响METTL14基因CpG岛甲基化下调其表达。结论 KDM5c可能通过影响RNA m6A相关蛋白表达影响结肠腺癌预后。
- 林海珊尚昆曹邦伟
- 关键词:结肠腺癌预后
- ACEI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改善晚期胰腺癌预后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 inhibitor,ACEI)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治疗改善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诊治晚期胰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68例,按照其服用降压药物的种类分为ACEI+吉西他滨化疗组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CCB)+吉西他滨化疗组,观察两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差异。结果:ACEI+吉西他滨化疗组OS为12.26±2.81个月,CCB+吉西他滨化疗组OS为(9.68±1.65)个月。ACEI+吉西他滨化疗组FPS为(7.17±1.54)个月,CCB+吉西他滨化疗组PFS为(5.35±1.12)个月。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CEI与CCB的使用以及ECOG评分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HR分别为3.000(95%CI 1.70~5.29,P<0.05),3.722(95%CI 2.22~6.24,P<0.05)。PFS的独立影响因素与OS一致。其余年龄、性别、肿瘤部位以及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均未对OS和PFS构成显著影响(P>0.05)。结论:ACEI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治疗有可能改善晚期胰腺癌的预后,可在高血压合并胰腺癌患者中尝试应用。
- 王婧赵磊李卉惠车娟娟尚昆马妮娜
-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化学治疗胰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