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伶
- 作品数:51 被引量:9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高度可调的雨水口结构
- 一种高度可调的雨水口结构,雨水口结构设置在海绵设施的雨水汇集处,包括雨水井、蓄水限位调节板和雨水篦子,雨水井的顶部内壁上设有高度调节挂件,雨水井的井底连接有市政雨水管道,筒壁上开有调节蓄水限位调节板与雨水井相对高度的高度...
- 吴文伶孙鹏程周辉蒋立红肖绪文关军张旭乔
- 带有预埋接缝钢梁段的装配式混合连肢墙体系
- 一种带有预埋接缝钢梁段的装配式混合连肢墙体系,该体系包括分别于水平方向、竖直方向连接的墙单元,其中竖直方向上连接的墙单元之间设有楼板,墙单元包括墙单元混凝土墙体和位于墙单元混凝土墙体内部的墙单元钢筋骨架,墙单元钢筋骨架的...
- 卢海陆肖绪文孙鹏程张津荣关军张起维吴文伶
- 盐度及表面活性剂对菲吸附解吸的影响
- 表面活性剂促进非极性污染物菲的溶解。盐度增加菲的溶解度降低,但有表面活性剂存在时,盐度增加菲的溶解度反而增加。这是因为盐度增加,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降低,有利于胶束的形成,从而有利于菲的溶解,并且盐度增加表面活性剂胶...
- 吴文伶孙红文
- 关键词:盐度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土壤污染
- 一种同步脱氮除磷的人工湿地基质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同步脱氮除磷的人工湿地基质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它的原料是由改性粉煤灰、粉煤灰、水泥和水组成;改性粉煤灰、粉煤灰和水泥的重量比为20~60:20~60:20~30,水的含量为改性粉煤灰、粉煤灰和水泥总重量的30%~100...
- 吴文伶宋中南张涛王珂戢文占
-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菲在碳纳米管上的吸附影响研究
- 采用批量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菲在碳纳米管(CNTs)上的吸附以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DTMA)对菲在碳纳米管(CNTs)上的吸附的影响.菲在单壁纳米碳管和多...
- 宋琪吴文伶孙红文
-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
- 一种集雨水收集、调蓄、净化于一体的湿地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 一种集雨水收集、调蓄、净化于一体的湿地系统,包括景观池、由内向外依次嵌套在景观池外侧的三级湿地、二级湿地、一级湿地以及嵌套在一级湿地外侧的透水混凝土路面;所述一级湿地与二级湿地之间通过第一连通管路连通,所述二级湿地与三级...
- 吴文伶孙鹏程周辉蒋立红肖绪文关军苏靖巍
- 一种集雨水收集、调蓄、净化于一体的湿地系统
- 一种集雨水收集、调蓄、净化于一体的湿地系统,包括景观池、由内向外依次嵌套在景观池外侧的三级湿地、二级湿地、一级湿地以及嵌套在一级湿地外侧的透水混凝土路面;所述一级湿地与二级湿地之间通过第一连通管路连通,所述二级湿地与三级...
- 吴文伶蒋立红肖绪文孙鹏程周辉关军苏靖巍
- 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新旧对比——住宅建筑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条文差异及适应性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以住宅建筑为研究对象,对新旧标准中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条文内容变化进行分析,并以新标准作为评价依据对既有绿色住宅建筑评分,旨在分析新标准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条文对设计标识达标难易程度影响。
- 张楠张涛吴文伶廖娟戢文占王宝华
-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住宅建筑
- 人工湿地中生物脱氮新路径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综述了人工湿地中除氮的传统路径和新型路径,包括氨化、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全程自养脱氮等脱氮方式,对生物脱氮的机理、优越性、影响因素以及在人工湿地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为采用新型脱氮路径,建立脱氮效果更好的人工湿地奠定了基础。
- 吴文伶宋中南张涛王珂石云兴
- 关键词:人工湿地生物脱氮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全程自养脱氮
-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菲在碳纳米管上吸附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采用批量实验法,研究了菲在碳纳米管上的吸附以及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DTMA)对菲吸附的影响.菲在单壁碳纳米管和多壁碳纳米管上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线,n值分别为0.24和0.37,呈高度非线性;lgKF值分别为7.34和6.41,比一般土壤有机质吸附能力高出2个数量级以上,并且单壁碳纳米管对菲的吸附能力强于多壁碳纳米管.总体上,SDBS和DDTMA对菲在碳纳米管上的吸附均表现为抑制作用,抑制程度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而增加,随菲浓度增加而减弱.但是当DDTMA浓度较大时(1000 mg.L-1),对于菲在吸附能力较低的多壁碳纳米管上的吸附的抑制程度降低;特别是当菲浓度较大时,对菲的吸附反而有促进作用.这是因为DDTMA在碳纳米管表面形成的类(混合)胶束结构对菲的吸附促进作用部分抵偿(或超过)了其占据多壁碳纳米管表面的吸附抑制作用.
- 宋琪吴文伶孙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