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静

作品数:18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协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3篇文化科学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篇经济增长
  • 2篇知识溢出
  • 2篇中国区域经济
  • 2篇中国区域经济...
  • 2篇强国
  • 2篇区域经济
  • 2篇区域经济增长
  • 2篇人才集聚
  • 2篇人才强国
  • 2篇经济增长收敛
  • 2篇科协组织
  • 1篇新体
  • 1篇学历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知识
  • 1篇知识价值
  • 1篇知识资本
  • 1篇指标体系
  • 1篇智库
  • 1篇中国人口

机构

  • 18篇中国科协
  • 5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8篇张静
  • 9篇邓大胜
  • 5篇王宏伟
  • 4篇徐婕
  • 1篇张艳芳
  • 1篇张明妍
  • 1篇朱承亮
  • 1篇李慷
  • 1篇徐海龙
  • 1篇王宏伟

传媒

  • 8篇今日科苑
  • 2篇中国科技论坛
  • 2篇技术经济
  • 1篇宏观经济研究
  • 1篇调研世界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科学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关键指标数据看我国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
2023年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开启了我国建设新时代人才强国的新征程。本文在梳理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围绕人才队伍素质、人才发展环境和人才产出与影响力三个方面,分析我国人才强国建设关键指标的历史变化趋势,并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进行比较后,总结我国当前的成就和短板,最后从加强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加大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度、扩大和优化研发经费支出、优化人才发展事业平台和制度环境四方面对更好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提出针对性建议。
宋子阳张静邓大胜
关键词:人才强国
我国创新政策落地评估——基于六城市调查数据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决胜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思想,出台了许多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为了摸清创新政策的落实情况和突出问题,分析影响创新政策落地的关键因素,本文选取了六座创新发展较突出的城市,调查了创新主体对创新政策的获得感。调查发现,创新主体对创新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相对较低,且城市差异明显,创新政策数量过多、缺少实施细则等因素制约了创新政策落地。
李慷张静邓大胜
知识溢出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中国区域创新呈现出明显的梯次分布特征,东部区域科技资源相对集聚,中西部地区劣势明显,创新资源与东部地区差异较大。在这一过程中,是推动遍地开花式的创新创业,还是发挥区域优势、利用科技创新活动本身存在的知识溢出效应和空间关联,实现区域创新和经济的协同增长,是两种不同的政策思路。深入研究知识溢出影响下,中国各区域创新活动和经济增长的收敛特征,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区域创新协同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分析中国知识资本存量的空间分布和空间关联特征入手,根据知识资本空间溢出的特征,构建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的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检验知识的空间溢出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结果认为:(1)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无条件的单一稳态趋同,经济倾向在空间邻近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形成多稳态的俱乐部趋同。其中伴随资本和人员流动的知识跨越区域溢出,是地理邻近或经济社会水平相似地区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的重要机制。(2)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区创新活动的空间关联强度存在较大差异,知识溢出影响下的三大地区经济增长也呈现明显的俱乐部趋同,其中东部地区的经济收敛速度最快,趋同半生命周期最短,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内部的经济趋同相对较慢。
张静徐海龙王宏伟
关键词:知识溢出区域经济经济增长收敛
世界科技强国评价指数的构建与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客观评价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现状,把握现阶段我国的相对优势和劣势,对科学谋划和加快推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构建世界科技强国评价指标体系并展开指数分析,测算结果发现:我国在被评价的25个国家中属于中等略偏上的水平,然而我国的科技强国建设存在明显的不均衡发展问题。中国的科技投入和对世界科技发展的战略引领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但在知识产出以及科技创新活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方面短板明显,科技创新活动的社会环境条件也有待进一步优化。
徐婕张明妍张静
关键词:科技强国指标体系
关于中国科学技术与工程指标的研究设计和指标概述
2018年
世界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非常重视科学技术指标,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已有的两类科技指标报告,并评述了目前这些报告的局限性;其次提出了进行中国科学技术与工程指标系统研究的意义,最后在国内外各科技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科学技术与工程指标的构建思路和指标体系的结构。
徐婕张静邓大胜
关键词:国家创新体系R&D
我国中小学数学和科学教育资源基本状况被引量:3
2018年
中小学数学和科学教育是培养科技后备人才,提高国民整体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为总体把握我国中小学数学和科学教育资源情况,本文基于公开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中小学数学和科学教师总量、结构,以及科学教育基础设施的总体条件和区域分布。分析结果认为,我国中小学教师数量基本稳定、学历层次逐步提高,为中小学教育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学校实验仪器达标率、生均实验室面积和实验设备资产值均明显提高,有效提高了中小学科学教育效率;但仍存在教育资源在不同学段、城乡和区域间配置不均等问题。
张静李娟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教师学历
基于2050年中国人口发展愿景的工程科技需求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人口”是影响未来趋势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本文面向2050年人口发展愿景开展工程科技需求分析。研究发现:2050年,中国人口总量进入负增长,实现适度生育面临较大压力,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及比重下降,人口健康水平与素质能力稳步提升,人口向核心城市群集聚更趋明显。人口老龄化对老年慢性病诊治及管理、老年人日常性照护需求增加,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亟需填补数量、增强身心健康,人口健康水平提升使对治愈重大疾病和罕见病、替换故障组织及器官需求增多,人口综合素质提高推动健康意识从被动医疗向主动健康转变、追求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医疗服务等。对此,要瞄准精准医疗、智慧医疗、远程医疗、生物打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工程科技手段。
马茹王宏伟张静
关键词:人口
我国知识资本生产特征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以专利为代表的我国知识资本高速增长,是否具备支撑经济长期增长的潜力,是否能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成为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也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关于知识生产函数的设定,测算了1996年-2014年我国30个省份以专利为代表的知识资本生产函数,认为目前我国知识资本存量的内生积累效应仍不明显,尚不具备突破经济增长约束、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能力。进一步地,本文采用参数回归和半参数回归方法,分时间区间测算了不同增速水平下知识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随着专利制度的逐步完善,专利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逐渐凸显;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当知识资本增速过高,超过了技术转化和市场接受的范围,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限;而以发明专利为代表的高质量知识资本增加,则表现出对经济增长的明显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建议我国专利制度和相关科技创新政策,应加强专利的审查和监督,提高专利质量;弱化政策追求专利数量的干预,确立市场配置地位;突出专利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
张静王宏伟
关键词:经济增长知识资本半参数方法
面向科技工作者需求,强化科协组织人才工作--以安徽省科技工作者职业发展需求研究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围绕科技工作者需求,科协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人才工作,着力增强科技工作者认同感、归属感、获得感,支持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搭建学术交流合作平台,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和助力科技工作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自我实现,为科技工作者的事业发展和价值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持。面向新时代人才事业发展的新任务、新目标,本文以安徽省科技工作者为研究样本,进一步了解科技工作者的重点需求和突出困难,提出科协组织强化桥梁纽带作用的相关建议,包括加大青年人才培养支持力度,推动健全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聚焦重点领域推动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引导更多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工作等。
张静邓大胜宋子阳
关键词:科协组织
科技工作者的职业发展需求现状及政策建议——基于安徽省的调查
2022年
本文以安徽省科技工作者为调查对象,基于4024份安徽省科技工作者的调查问卷数据和33位科技工作者的座谈调研记录,从人才培养支持、人才评价发现、开展学术合作交流、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开展科普和科技志愿活动、科研环境和学风作风建设六个方面系统了解了科技工作者的职业发展关切需求。研究发现,科技工作者对知识更新、长期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和更加自主的科研环境需求强烈;在人才分类评价、非公组织人才社会化评审、青年科技人才宽松考评环境方面呼声较高;期望建立高水平、跨学科学术交流渠道和平台;对建立优化产学研合作机制、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化服务需求迫切;呼吁搭建科普能力培训、科普产品供需对接和服务等平台;期望更加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和有效的维权渠道。基于此,对于更好地满足科技工作者职业发展需求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宋子阳邓大胜张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