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春强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馆陶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内障
  • 2篇房角
  • 2篇房角分离
  • 2篇白内障
  • 2篇PACG
  • 2篇超声
  • 2篇超声乳化
  • 1篇植入
  • 1篇治疗年龄
  • 1篇年龄
  • 1篇人工晶状体
  • 1篇人工晶状体植...
  • 1篇疗效
  • 1篇疗效分析
  • 1篇晶状体
  • 1篇晶状体植入
  • 1篇合并白内障
  • 1篇房角分离术
  • 1篇分离术
  • 1篇白内障合并

机构

  • 2篇馆陶县人民医...

作者

  • 2篇郭淑玲
  • 2篇李海冰
  • 2篇郭春强

传媒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治疗PACG合并白内障疗效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人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河北省馆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110只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6例(58只眼),对照组50例(52只眼)。所有患者视力≤0.5,眼压>21mmHg,房角检查房角粘连性关闭≥180%。观察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人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照组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即青光眼小梁切除+虹膜周切+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人联合手术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眼压低于对照组(P<0.05),中央前房深度及房角宽度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62%,对照组为1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治疗P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优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且安全可靠,恢复快,并发症少,可作为PACG合并白内障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案。
郭淑玲刘晓静李海冰郭春强王成娟
关键词:超声乳化房角分离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PACG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索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01/2016-01于我院收治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0例80眼,患者平均眼压33.22±3.17mmH g,平均前房深度2.07±0.15mm;房角镜检查动态下房角关闭≤1/2周。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进行研究,两组均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A组联合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2mo对眼压以及前房深度、房角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及前房深度变化:A组平均眼压15.11±3.67mmH g,前房深度3.11±0.08mm;B组平均眼压17.24±1.67mmH g,前房深度2.76±0.15mm,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房角完全开放比较:A组术后房角全部开放的为28例(70%),B组术后房角全部开放的为18例(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不会增加手术风险。
刘晓静郭淑玲栗庆霞李海冰任光新王成娟郭春强邢小东吴怀玲
关键词:房角分离超声乳化白内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