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艺
-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自贡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自贡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姜黄素通过激活SIRT1调节脓毒症小鼠模型的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被引量:17
- 2020年
-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脓毒症小鼠模型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SIRT1抑制剂组,高剂量+抑制剂组,每组20只。通过盲肠结扎和穿刺(CLP)诱导小鼠脓毒症,并通过腹腔注射给药。通过旷场实验、莫里斯水迷宫检测小鼠活动探索及学习认知能力,HE染色检测脑损伤,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率,Elisa检测TNF-α、IL-6和IL-1β含量,试剂盒检测MDA、SOD和CAT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SIRT1、Ac-NF-κB、Ac-FOXO1和Ac-p53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高剂量组小鼠存活率增加(P<0.01),总行驶距离、站立次数和梳理毛发次数及在目标象限时间和穿越区域的次数均增加(P<0.01),潜伏期时间减少(P<0.01),海马区病理损伤减轻,神经细胞凋亡率减少(P<0.01),IL-6、TNF-α、IL-1β、MDA含量均减少(P<0.01),SOD和CAT活性升高(P<0.01),SIRT1表达上调(P<0.01),Ac-FOXO1、Ac-NF-κB和Ac-p53表达均下调(P<0.01);加入SIRT1抑制剂EX-527逆转了姜黄素对脓毒症小鼠的作用。结论:姜黄素通过激活SIRT1调节脓毒症小鼠模型的认知功能障碍,这与FOXO1、p53和NF-κB的脱乙酰作用密切相关。
- 曹佳杨华英何艺程建红
- 关键词:姜黄素脓毒症认知功能障碍SIRT1FOXO1
- 新生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基因多态性与肺炎易感性、炎症反应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研究新生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基因多态性与肺炎易感性、炎症反应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出生且诊断为肺炎的新生儿作为肺炎组,非感染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测定SP-A基因rs1059054和rs1136454位点的多态性、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的含量、外周血炎症转录因子的表达量。结果:肺炎组新生儿rs1059054位点CC基因型的构成比显著高于对照组,CT、TT基因型的构成比显著低于对照组;rs1136454位点AA基因型的构成比显著低于对照组,AG、GG基因型的构成比显著高于对照组。SP-A基因rs1059054位点CC基因型肺炎患儿血清中PCT、sTREM1、TNF-α、IL-6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RORγt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CT基因型、TT基因型肺炎患儿,外周血中SOCS1、Foxp3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CT基因型、TT基因型肺炎患儿;SP-A基因rs1136454位点AA基因型肺炎患儿血清中PCT、sTREM1、TNF-α、IL-6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RORγt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AG基因型、GG基因型肺炎患儿,外周血中SOCS1、Foxp3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AG基因型、GG基因型肺炎患儿。结论:新生儿SP-A基因rs1059054位点CC基因型会增加肺炎易感性并加重炎症反应,rs1136454位点AA基因型会降低肺炎易感性并减轻炎症反应。
- 何艺
-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炎症反应
- 自贡市新生儿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筛查及确诊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自贡市新生儿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SCADD)的患病率,总结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2月于自贡市妇幼保健院自愿接受遗传代谢病筛查的自贡市新生儿24384名。应用串联质谱技术对新生儿的酰基肉碱水平进行筛查检测,初筛及复查阳性者通过尿有机酸分析及遗传代谢病目标捕获测序明确诊断。结果24384名新生儿中初筛阳性249例,复查阳性15例,确诊SCADD 1例,患病率为1/24384。SCADD患儿临床表现无明显异常,串联质谱检测显示血丁酰基肉碱(C4)、C4与乙酰基肉碱(C2)比值、C4与丙酰基肉碱(C3)比值均增高。尿有机酸检测显示乙基丙二酸增高。家系代谢病基因测序发现患儿存在两种SCAD基因突变,一种为已知突变c.1031A>G(来源于母亲);另一种为未报道的突变c.293A>G(来源于父亲),同时发生了SLC22A5基因c.428C>T突变(来源于父亲)。确诊后患儿每日服用左卡尼汀和维生素B_(2),予饮食指导,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临床症状,体格及智力发育正常。结论自贡市SCADD患病率高于我国其他地区,早期确诊、早期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预后。
- 胡勤何艺叶强金朝
- 关键词:新生儿基因突变
-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影响因素和基因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 探讨该地区串联质谱技术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筛查指标的可能因素及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基因检测结果与疾病的关联性。方法 统计分析2018年1、2季度在自贡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筛查中心采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的6 038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记录串联质谱技术筛查的可疑阳性患者,统计发生率;将筛查结果正常的样本分别根据新生儿出生时孕周、出生体质量、采血时间及所在地区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新生儿各种氨基酸水平;对可疑阳性患儿进行目标序列捕获测序(遗传代谢病PANEL),根据测序结果查询OMIM、Dicepher等数据库分析基因检测结果与疾病的关联性。结果 本研究6 038例新生儿中串联质谱筛查可疑阳性占3.44%(208/6 038);剔除可疑阳性新生儿后,早产组与足月组新生儿体内精氨酸(ARG)、苯丙氨酸(PHE)及瓜氨酸(CIT)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生体质量≤2 500 g组与>2 500 g组新生儿体内ARG、甘氨酸(GLY)、CIT、亮氨酸(LEU)、甲硫氨酸(MET)及PHE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血时间3~7 d组与>7 d组新生儿体内PHE、酪氨酸(TYR)及脯氨酸(PRO)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内江地区与自贡地区新生儿体内丙氨酸(ALA)、缬氨酸(VAL)、GLY、LEU、TYR及PRO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以上几种外,其余各种氨基酸浓度早产组与足月组比较、出生体质量≤2 500 g组与>2 500 g组比较、采血时间3~7 d组与>7 d组比较、内江地区与自贡地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可疑阳性患儿测序结果确诊1例酪氨酸血症,1例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SCAD),1例甲基丙二酸血症,1例2-甲基丁酰甘氨酸尿症,4例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携带者,基因突变位点均在数据库中有明确报道。结论 串联质谱检测可早期发�
- 胡勤何艺韦懿
- 关键词:遗传代谢病高通量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