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华英

作品数:14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太原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热变形
  • 4篇不锈
  • 4篇不锈钢
  • 3篇热变形行为
  • 3篇本构
  • 2篇退火
  • 2篇晶粒
  • 2篇晶粒尺寸
  • 2篇合金
  • 2篇本构方程
  • 2篇本构模型
  • 2篇尺寸
  • 1篇低密度
  • 1篇电子背散射衍...
  • 1篇电子束
  • 1篇形貌
  • 1篇学科
  • 1篇液体燃料
  • 1篇再结晶
  • 1篇失稳

机构

  • 13篇太原科技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攀枝花学院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中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宁...
  • 1篇太原重工股份...
  • 1篇山西航天清华...

作者

  • 13篇李华英
  • 4篇李娟
  • 3篇赵广辉
  • 3篇李玉贵
  • 2篇姬亚锋
  • 1篇楚志兵
  • 1篇李娟
  • 1篇李海斌
  • 1篇刘海涛
  • 1篇周青波
  • 1篇桂海莲
  • 1篇马立峰
  • 1篇帅美荣
  • 1篇朱艳春
  • 1篇余海斌
  • 1篇李华英
  • 1篇拓雷锋
  • 1篇刘光明
  • 1篇常远

传媒

  • 2篇重型机械
  • 2篇塑性工程学报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钢铁研究学报
  • 1篇未来与发展
  • 1篇钢铁
  • 1篇锻压技术
  • 1篇制造业自动化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电焊机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材料+化工”学科交叉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被引量:4
2022年
学科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础,大学是围绕学科构建起来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理念已经成为各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高等教育的支柱和基础学科之一,从国内外应用需求的不断繁杂和精巧出发,材料类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下的必然要求和挑战,在整个的基础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材料类专业为研究对象,围绕材料和化工学科,以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分析探讨学科交叉多维协同发展模式,构建材料类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赵占勇赵英虎杨业昕高秀峰李华英
关键词:材料学科
基于线性二次型的热连轧活套高度和张力控制模型被引量:2
2022年
针对热连轧过程中活套高度与张力之间的强耦合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二次型的活套高度和张力的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活套高度和张力的耦合问题,保持活套系统的稳定。首先,根据现场数据和相关的数学模型建立了状态方程。其次,基于线性二次型理论,设计了活套高度和张力的LQR控制器。最后对所设计的LQR控制器的抗干扰性能和响应性能进行了测试。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PI控制器,所提出的LQR控制器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能和响应性能。
原浩牛晶李华英刘光明姬亚锋
关键词:热连轧活套高度LQR
秸秆高附加值工业应用现状
2024年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我国每年秸秆总量约为10亿t,而传统的秸秆处理方法则存在许多局限性,如容易产生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因此,秸秆资源化利用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热门途径。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并总结了当前适用于我国的、能够提高秸秆附加值的新途径及工业应用。实践证明,秸秆在生物基材料、液体燃料、木质纤维材料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因此,应该大力发展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并努力推进生物基材料、液体燃料、氢气等高值化产业的广泛应用,使其潜力得到充分挖掘,为我国能源领域的高效、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从而提升我国的经济效益。
高丽红赵鑫鹏周青波李华英余海斌
关键词:秸秆高值化资源化利用液体燃料氢气
镍基合金N06625晶粒长大行为及微观组织形貌
2023年
对镍基合金N06625进行了固溶处理研究,固溶温度为1 050~1 190℃,保温时间10~70 min,探究了固溶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晶粒尺寸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晶粒形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研究固溶温度对退火孪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固溶温度超过1 130℃时,晶粒尺寸开始显著增大,固溶温度超过1 160℃时,晶粒粗化明显;随着温度的升高,Σ3晶界、Σ9晶界和Σ27晶界分数先增大后减小,且在1 080℃下Σ3晶界、Σ9晶界和Σ27晶界分数均达到最大值。根据截线法计算晶粒尺寸,依据温度区间分段建立了Anelli型晶粒长大数学模型。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该数学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为镍基合金N06625晶粒长大提供依据。
姚璐李玉贵宋耀辉李华英赵明孙浩松
关键词:镍基合金退火孪晶晶粒尺寸
固溶处理对316不锈钢晶粒长大和硬度的影响
2024年
通过金相显微仪、电子背散射衍射和硬度计测量等手段,研究了1100~1175℃条件下固溶处理对316不锈钢的微观组织、晶界分布特征以及合金硬度的影响。同时,建立了Anelli晶粒长大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增大和保温时间的延长,不锈钢的晶粒尺寸逐渐长大。当固溶温度超过1150℃、保温时间超过60 min时,晶粒尺寸增长迅速。基于晶界的重位点阵理论对晶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增大和保温时间延长,∑3、∑9和∑27晶界含量均下降,尤其∑3晶界含量下降明显,并且试样硬度也随之降低。固溶温度对晶粒尺寸和硬度的影响明显大于保温时间的作用。
赵明常远宋耀辉李华英张铭心
关键词: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保温时间晶粒尺寸
铜元素对304L不锈钢热加工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含铜304L不锈钢进行热压缩实验,变形温度为900~1150℃,应变速率为0.01~20 s^(-1),并通过应力-应变曲线构建其热加工图。结果表明,随着铜含量的增加(0%Cu-304L,2.42%Cu-304L,3.60%Cu-304L),较好的热加工温度范围从200℃降低到75℃。微观组织分析发现:该材料失稳的主要原因有局部流动失稳、剪切带、空洞和裂纹;在热变形过程中,塑性变形能在短时间内转化为热量,导致变形材料局部温度升高,这使得熔点相对较低的铜偏析区易融化从而形成孔洞,成为裂纹的来源,降低了材料的热加工性。
李华英马立峰宋耀辉李娟姬亚锋刘海涛
关键词:热变形热加工图失稳
TC4热连轧棒材微观组织演变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热压缩试验获得了TC4钛合金高温变形时的流变应力曲线,并建立相关Yada模型;模拟分析了TC4钛合金棒材热连续轧制过程中再结晶分数、位错密度以及微观组织的一系列变化。结果表明:由于棒材表面晶粒变形完全,在连轧第二道次再结晶分数已达到饱和;随着变形的深入,在连轧第三道次,晶界位错由均匀分布转变为多边形状,初始条形晶粒转变为等轴晶粒,棒材内部晶粒发生动态再结晶;在后续轧制道次中,位错密度相对减小,而等轴晶粒逐渐长大。对连轧后的TC4棒材试样进行微观组织观察,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基本吻合。
帅美荣李海斌李华英朱艳春黄志权
双相不锈钢2205的热变形行为和微观组织分析
2022年
采用热模拟等轴压缩试验在850~1 100℃变形温度,0.01~10 s^(-1)应变速率下,分析了2205双相不锈钢的热模拟等轴热压缩变形行为,利用唯象性方法推导了2205双相钢热变形本构方程,并利用了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研究试样的显微组织。结果显示:在0.01 s^(-1)应变速率下,椭圆状的奥氏体相内的亚晶界相比铁素体相的较多。在2205热变形过程中,铁素体相比奥氏体相更易发生动态再结晶。再结晶先发生在高温热变形中较软的铁素体相,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压扁状态的奥氏体相,晶粒呈等轴状,且存在一定程度的再结晶小晶粒。在大应变速率10 s^(-1)下,应变在0.33应变之前,硬化上升变缓,当应变达到0.33时,随着应变持续增大,铁素体没有充足的时间消耗应变能,而将变形传给奥氏体相。奥氏体相受力首先发生硬化,在试验钢中表现为二次硬化,使得应力应变曲线一直处于上升现象。
张瑞丰李娟赵广辉李华英田英豪
关键词:热变形本构方程
退火态CFR镁/铝复合板界面形貌与力学性能研究
2024年
通过对波-平轧制镁/铝复合板进行退火处理,研究了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对镁/铝复合板界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200℃/30 min退火平直镁/铝复合板新结合界面生成薄的Mg_(17)Al_(12)相扩散层,这可以促进界面冶金结合,提升界面结合强度。当250℃/30 min退火时,新结合界面迅速扩展,进一步形成由Mg_(17)Al_(12)相和Mg_(2)Al_(3)相共同构成的IMCs层。当退火温度升高到300℃时,界面整体形成连续分布的IMCs层,退火温度越高或退火时间越长, IMCs层厚度越大。高温退火处理时,强塑性变形可以加速波谷位置界面原子间的扩散,导致同种化合物波谷位置的生长激活能小于波峰位置,从而造成波谷扩散层厚度大于波峰。退火态镁/铝复合板弯曲测试后,界面无分层、基体无脱落。随着退化温度的升高,平直镁/铝复合板高温拉伸抗拉强度下降,而断裂伸长率增加。
李莎楚志兵桂海莲李华英拓雷锋王涛
关键词:退火处理
含4.35%铜抗菌不锈钢的热变形行为被引量:3
2022年
含铜奥氏体不锈钢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而广泛应用在食品加工、医疗等领域,然而铜的加入会显著影响不锈钢的加工性能。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含铜4.35%奥氏体抗菌不锈钢进行了单道次等温热压缩试验,研究了不锈钢在变形温度为900~1150℃、应变速率为0.01~10 s^(-1)和变形量为50%下的高温变形行为,构建了反映其材料特性的本构方程,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热变形后的微观组织,分析了各变形工艺下的微观组织演化规律,为含铜不锈钢的加工成型工艺及组织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结果表明,4.35%Cu-304L钢的流动应力对变形工艺是敏感的,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减小。采用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建立了一种基于Arrhenius的5阶多项式拟合的应变补偿本构模型,根据此模型计算了相关系数R和平均相对误差AARE分别为0.972和9.03%,这表明所构建模型可以准确地反映含铜不锈钢的流动行为。结合微观组织发现较高的温度和较快的应变速率有利于再结晶的发生,由于0.01 s^(-1)低应变速率提供的变形能低,在变形温度为1100℃、应变速率为0.01 s^(-1)时仍存在初始变形晶粒;在变形温度为900℃、应变速率为10 s^(-1)下的晶粒畸变严重,且存在明显的由位错塞积形成的变形带,该变形条件下易导致裂纹的发生;在变形温度为1150℃、应变速率为1和10 s^(-1)下晶粒细化且均为等轴晶,这表明发生了完全再结晶。因此,针对4.35%铜不锈钢应考虑以变形温度为1150℃、应变速率为1和10 s^(-1)作为其热加工范围。
李华英刘国祥宋耀辉赵海泉李娟田英豪
关键词:热变形行为本构模型再结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