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
-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剖宫产瘢痕妊娠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发病的可能危险因素,为预防和减少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8年10月确诊的CSP 93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院诊断瘢痕子宫合并宫内早孕90例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人工流产史、剖宫产术后人工流产史、剖宫产时机、剖宫产切口缝合方式、胎盘粘连及产后出血等情况,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CSP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人工流产史、剖宫产术后人工流产史、剖宫产时机、剖宫产切口缝合方式及胎盘粘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3.083,95%CI=1.407~6.756)、剖宫产术后人工流产史(OR=1.586,95%CI=1.093~2.302)、剖宫产时机(OR=3.649,95%CI=1.800~7.396)、剖宫产切口缝合方式(OR=4.461,95%CI=2.164~9.195)及胎盘粘连(OR=3.117,95%CI=1.133~8.577)与CSP的发生有相关性。结论年龄、剖宫产术后人工流产史、剖宫产时机、剖宫产切口缝合方式及胎盘粘连是CSP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
- 张蕾赵郡白云张丽
-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妊娠
- 20例足月产后绒毛膜癌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足月产后绒毛膜癌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2011-2019年期间确诊为足月产后绒毛膜癌患者资料共20例。结果中位年龄为27.5岁;16例患者以阴道出血为首发症状;中位诊断时间为产后8周,从症状出现到开始治疗的中位时间为8周。16例患者存在转移,但这与诊断延迟无关。FIGO预后评分中位数为9.5分。多数患者采用多药治疗,2例低危患者应用5-氟尿嘧啶单药化疗耐药后改为多药化疗。2例伴有脑转移的患者死于该疾病。结论足月产后绒毛膜癌以阴道出血为主要表现,需引起各科医师的高度重视。对于出现非生殖系统症状的患者,尤其是有症状的脑转移患者,迅速考虑到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可能性,对于这些患者至关重要。多药化疗仍为足月产后绒毛膜癌治疗的首选方案。
- 白云崔妹娟赵郡张雅静冯玉珍庞义存
- 关键词:绒毛膜癌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化疗
- 二甲双胍治疗子宫内膜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7年
- 子宫内膜癌(EC)已经成为世界女性第6大好发肿瘤[1]。在西方国家,EC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约占女性肿瘤的6%[2,3]。EC患者中约80%诊断时处于Ⅰ期,通常通过全子宫切除术治疗[4]。然而,由于肥胖、月经不规律、慢性无排卵及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等因素导致EC在年轻女性中多发,发病年龄逐年下降。Amant等[5]数据表明约25%的EC患者为绝经前女性,且有5%发生于40岁之前。
- 白云底建敏
- 关键词:二甲双胍子宫内膜癌
- miR-21调节P53的表达及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中miR-21的表达及其对Ishikawa细胞中p53蛋白表达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脂质体介导将miR-21的特异性抑制剂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到Ishikawa细胞为实验组,转染不相关序列、脂质体和未转染组细胞为阴性对照组、脂质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CCK-8法和流式细胞学法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miR-21和P53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53蛋白表达。结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实验组及阴性对照组荧光表达均强于其他组,证明在本次试验中质粒转染成功。CCK-8法检测发现4组细胞整体呈增殖状态,空白对照组、脂质体对照组和实验组增殖速度稍快,阴性对照组最慢,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转染3 d后,实验组与其他3组比较早期凋亡所占的比例明显偏低(P<0.05),晚期凋亡细胞所占比例相似(P>0.05)。实验组miR-21的表达量相对于各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P53mRNA的表达量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和脂质体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p5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其他对照组,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21能够促进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凋亡,对P53基因的调控作用不明显,但能在转录后水平抑制P53蛋白的表达,可能作为子宫内膜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 王淑芳底建敏赵向寨白云冯玉珍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MICRORNAMIR-21P53ISHIKAWA
- 葡萄胎恶变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究并分析与葡萄胎恶变相关的临床危险因素,以提高对葡萄胎恶变的早期预测。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22年12月因葡萄胎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首诊的218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是否恶变将所有患者分为非恶变组和恶变组,进行葡萄胎恶变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葡萄胎恶变率为19.27%(42/218),非恶变组和恶变组年龄、妊娠次数、子宫异常增大、卵巢黄素化囊肿、清宫术前血清β-hCG水平、葡萄胎病理类型、二次清宫、清宫术后24 h血清β-hCG未呈对数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妊娠次数>2次、卵巢黄素化囊肿、清宫术前血清β-hCG>10~5 mIU/mL、清宫术后24 h血清β-hCG未呈对数下降为葡萄胎恶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得出年龄、卵巢黄素化囊肿及清宫术前血清β-hCG水平对葡萄胎恶变预测的阈值分别为37岁、3.55 cm、178671.0 mIU/mL。结论葡萄胎恶变与年龄、妊娠次数、卵巢黄素化囊肿、清宫术前血清β-hCG水平及清宫术后血清β-hCG下降情况相关。
- 白云赵郡张雅静张艺玮郭钊军冯玉珍
- 关键词:葡萄胎恶变妊娠滋养细胞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