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雪花
- 作品数:2 被引量:49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夷学院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茶园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及风险评价被引量:19
- 2016年
- 为研究武夷山茶园土壤重金属分布的空间变异性,采集武夷山不同生态区域条件下的茶园土壤样品,检测其Cu、Zn、Pb、Cr、Cd、As和Hg元素含量,并运用单项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不同区域茶园土壤重金属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茶园土壤中不同种类元素的含量差异显著,不同生态条件下同种元素也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异特征。其中,自然保护区茶园土壤Cd和Hg累积最为显著;生态区茶园土壤的Cu、Zn、Pb和Cr有一定累积;景区茶园土壤的Pb、Cr、Cd和As含量符合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标准,但Hg略微累积。土壤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的结果表明,保护区污染最为严重,生态区次之,景区尚无污染。各区域污染物的分担情况也不尽相同,其中各区域中Hg的分担率都较高(>25%)。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的结果显示,Cu、Zn、Pb、Cr和As在各茶园的风险等级为"低",属于轻微生态危害;Cd和Hg在保护区的风险等级以"重"为主,在生态区分别以"中"和"较重"为主,在景区则以"低"和"中"为主。各区域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危害大小为:保护区>生态区>景区,并应警惕Cd和Hg的潜在生态风险。
- 叶宏萌李国平郑茂钟常雪花罗汉敏
- 关键词:重金属茶园土壤空间分异
- 武夷山茶园土壤中五种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和生物有效性被引量:31
- 2016年
- 测定了武夷山茶园土壤中5种有毒重金属(汞、镉、铅、铬和砷)的总量和形态分布,运用风险评价编码法(RAC)评价与比较重金属生物有效性,通过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RSP)法解析重金属的自然与人为来源,并利用相关系数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对重金属形态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Cd以离子交换态为优势形态;Hg和Pb以残渣态为优势形态;Cr和As元素以残渣态为主.(2)RAC法评价的污染程度大小排序为:Cd>Pb>As>Cr>Hg.其中,Cd以人为来源为主,Hg在很大程度上受农业活动的影响,Pb受人为来源影响不显著,Cr和As以自然来源为主,基本未受人为来源的影响.(3)重金属形态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与元素属性有关.(4)5种重金属对比得出,武夷茶区土壤Cd富集最显著,生物有效性最高.因此,该茶区应首要关注Cd的污染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 叶宏萌李国平郑茂钟袁旭音常雪花
- 关键词:重金属化学形态生物有效性茶园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