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晨 作品数:4 被引量:19 H指数:1 供职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辽宁省医学高峰建设工程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基于瑞士人群体质特点的中医药治疗新冠病毒肺炎临证探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介绍瑞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中医病证特点以及临床相关案例治疗经验。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以及整理回顾分析本门诊接诊的瑞士COVID-19患者临床资料,总结瑞士人体质特点及患病人群病证特点和原因,并列举三则中医药治疗的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其中包括一则在瑞生活华人案例进行对比。结果瑞士COVID-19患者气阴两虚体质决定了患病特征及临床表现,疾病各阶段“湿”邪贯穿始终但发病不典型,重症患者主要为年老多病者。同时分析在瑞华人体质,符合中医“湿毒疫”特征。结论中医药对瑞士COVID-19患者具有良好治疗作用,通过与在瑞华人受病对比,认为体质基础是决定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 王波 徐鑫 刘晓晨 隋楠 张立德关键词:气阴两虚 体质 中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疗效Meta分析 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评价中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关于中药治疗甲亢的人体临床试验研究文献,选择从1980年1月至2014年1月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临床对照试验(CCT)的文章,并按排除原则进行筛选,利用Cochrane手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利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随机对照试验,所有文献入组患者合计702例,有效661例,对照组合计590例,有效46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2,95%CI(0.15,0.33),P<0.01]。结论:采用中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 王学妍 李明哲 王士彪 刘晓晨 高天舒关键词:亚急性甲状腺炎 疗效 中药 循证医学 随机对照试验 临床对照试验 JAK2-STAT3通路介导牙龈卟啉单胞菌促结肠癌Caco-2细胞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牙周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对人结肠癌Caco-2细胞增殖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JAK2-STAT3通路是否参与P.g对Caco-2细胞增殖的调控,为进一步探讨P.g与结肠癌之间的关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Caco-2细胞,选择不同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的P.g(0、1、10、25)刺激12、24、48 h,CCK8检测P.g对Caco-2细胞增殖的影响。设置刺激时间分别为12、24、48 h,MOI=0为对照组,MOI=1、10、25为实验组。qRT-PCR、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蛋白酪氨酸激酶2(janus kinase 2,JAK2)基因和蛋白/磷酸化蛋白表达情况。结果P.g感染Caco-2细胞后,与对照组(MOI=0)相比,MOI=1和MOI=10时,P.g在12、24、48 h时对Caco-2细胞有持续刺激作用。与对照组相比,P.g感染Caco-2细胞中促炎因子IL-6及相关增殖通路因子STAT3、JAK2 mRNA表达及IL-6、p-STAT3、p-JAK2蛋白表达增加,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5)。同时,P.g感染Caco-2细胞中抑炎因子IL-10的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添加JAK2抑制剂AZ960后,P.g感染Caco-2细胞的增殖减弱,STAT3、JAK2 mRNA表达及p-STAT3、p-JAK2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P.g可促进结肠癌细胞系Caco-2的增殖,并且P.g作用于Caco-2细胞后可能通过JAK2-STAT3通路促进细胞增殖,同时促进促炎因子IL-6、抑制抑炎因子IL-10的表达,为细胞营造利于增殖的炎性环境,这可能是P.g影响Caco-2细胞增殖的机制之一。 张若彤 刘晓晨 叶玮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中药槐花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黏膜通透性的实验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槐花对肠道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急性肠炎模型组、低浓度槐花给药组(低剂量1.04 g·kg^(-1))和高浓度槐花给药组(高剂量3.12 g·kg^(-1)),每组6只,除对照组小鼠给予蒸馏水饮用外,其他组每天自由饮用新鲜配制的3%DSS溶液连续饮用7 d以构建肠炎模型。低、高剂量槐花给药组分别通过灌胃不同浓度槐花悬液给药,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期间,观察小鼠一般情况。给药结束后,对小鼠进行表型测定,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并进行组织学评分,采用血清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dextran)检测肠道黏膜屏障完整性,采用免疫荧光检测两种紧密连接蛋白包括闭锁小带蛋白1(ZO-1)、咬合蛋白(occludin)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结肠长度明显降低,脾重量、粪便含水量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低、高浓度槐花给药组小鼠体质量、结肠长度均显著升高,脾重量、粪便含水量和活动指数(DAI)评分均显著降低。(2)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升高(P<0.0001);与模型组比较,低、高浓度槐花给药组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001)。(3)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肠道黏膜通透性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低、高浓度槐花给药组黏膜通透性显著降低。(4)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两种紧密连接蛋白ZO-1以及occludin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低、高浓度槐花给药组两种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水平有所升高。结论槐花对小鼠肠道黏膜通透性有恢复作用,并可改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状况。 王波 陈艳萍 张立德 隋楠 刘晓晨 潘威关键词:槐花 肠道黏膜屏障 溃疡性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