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昊
-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中国航天医学工程预先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固态胺吸附去除CO_(2)行为研究
- 2024年
- 为解决基于固态胺材料的再生式CO_(2)去除技术在便携式生保系统中的应用问题,开展了固态胺材料吸附去除CO_(2)的性能研究。进行了不同吸附温度、入口CO_(2)浓度、气体流量条件下固态胺吸附CO_(2)的穿透试验,获得了相应的穿透曲线;利用Wheeler方程对穿透曲线进行了拟合,得到了相应的拟合方程、平衡吸附量等结果。结果表明:通过Wheeler方程能够准确描述固态胺吸附CO_(2)的行为;获得了CO_(2)穿透率分别为10%和50%时的穿透时间与气体流量间的线性关系方程,方程可应用于预测固态胺反应器性能、切换周期等,使评估反应器性能的试验大为简化。
- 王传增刘昊周国栋杨润泽魏巍赵雪霏
- 微量有害气体对固态胺再生CO_2反应器性能影响模拟试验研究
- 2018年
- 目的研究载人密闭舱内空气中微量有害气体对固态胺再生CO_2反应器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舱内6种典型微量有害气体,进行固态胺反应装置的吸附—解吸循环模拟试验,测试反应装置对二氧化碳吸附量的变化,以及对微量有害气体的吸附情况。并对循环试验后的固态胺材料进行红外光谱测试。结果经过30轮循环试验,结果表明固态胺反应器对6种微量有害气体有少量的吸附作用,但这对固态胺反应器吸附二氧化碳的性能基本没有影响,CO_2吸附量保持稳定。红外光谱测试结果也表明固态胺材料的官能团基本没有变化。结论座舱内微量有害气体对固态胺再生CO_2反应器的性能影响较小,正常情况下可以忽略。
- 魏巍余青霓赵成坚张旭东王传增刘昊
- 基于固态胺的CO_2和湿度综合控制装置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研制一套以固态胺作为吸附剂的CO_2和湿度吸附去除装置,实现载人登月飞行器中CO_2和湿度的综合控制。方法通过监测舱内CO_2浓度变化、反应装置吸附、解吸前后重量变化、反应装置进出口温度变化,考察不同试验条件下装置吸附、解吸CO_2和水的性能,以及影响装置吸附性能的因素。结果该装置能够同时去除舱内的CO_2和水蒸气,温度对装置的吸附性能有显著影响,降低入口气流以及反应装置内部的温度有利于CO_2的吸附,水的存在影响固态胺材料对CO_2的吸附。结论后续装置优化改进的方向为吸附时及时将热量导出,解吸时提高热能利用率,节省能耗。
- 王传增刘昊张志春余青霓魏巍
- 关键词:综合控制装置
- 载人空间飞行器用CH<Sub>4</Sub>催化氧化装置
- 本发明的载人空间飞行器用CH<Sub>4</Sub>催化氧化装置,包括反应器、换热器,换热器用于预加热待净化气体并回收反应器出口气体热量,反应器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器和催化剂,反应器用于净化待净化气体,反应器的出口气流通道与...
- 张勇平刘新丽卞强杨润泽张震周国栋王传增魏巍刘昊董文平李英斌吴志强刘向阳
- 文献传递
- 一种线性运动的两位八通电动阀及其使用方法
- 本发明一种线性运动的两位八通电动阀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阀体、阀门连杆、连接管和电机;阀体上间隔设有多个管路接口,管路接口与连接管连通,通过连接管连接至外部的各管道;阀门连杆设置于阀体的内部,阀门连杆为工字型结构,通过阀门...
- 周远梁志伟罗江刘昊张震王隆基
- 基于任务需求和ESM分析的受控生态生保系统植物部件品种规划被引量:3
- 2017年
- 针对任务周期长、距离远的长期载人深空探测,长期地外生存等任务要求建立受控生态生保系统,通过合适的植物部件利用当地资源进行空间作物生产。利用等效系统质量方法,比较了地球携带食物补给和受控生态生保系统植物部件就地生产两种补给模式的优劣。从受控生态生保系统角度讨论了主食、果蔬和蛋白质-脂肪等食物需求与植物部件设计的关系,对1~2年任务周期的深空探测飞行任务首先应配备小量蔬菜栽培装置。可以利用太阳光时,2年以上即可建立植物部件生产果蔬;15年以上方可生产粮食作物;而只能利用人工光源时,3.4年以上的深空探测任务才适合植物部件供应新鲜果蔬,而主食则需要76年以上。油料作物的空间生产在目前技术条件下不具备应用可行性。
- 余青霓唐永康刘昊高峰艾为党
- 关键词: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