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雄

作品数:74 被引量:457H指数:12
供职机构:武汉区域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气象局科技发展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4篇农业科学
  • 18篇天文地球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气候
  • 13篇气象
  • 9篇水稻
  • 7篇高温
  • 5篇热害
  • 5篇高温热害
  • 4篇养殖
  • 4篇油菜
  • 4篇灾害
  • 4篇中稻
  • 4篇水稻高温热害
  • 4篇水体
  • 4篇土壤
  • 4篇气候变化
  • 4篇干旱
  • 3篇稻飞虱
  • 3篇有效降水
  • 3篇玉米
  • 3篇水温
  • 3篇土壤湿度

机构

  • 62篇武汉区域气候...
  • 10篇湖南省气象科...
  • 7篇华中农业大学
  • 4篇长江大学
  • 2篇浙江林学院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湖北省水产科...
  • 2篇黄冈市气象局
  • 1篇湖北省疾病预...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襄阳市农业科...

作者

  • 72篇刘志雄
  • 21篇万素琴
  • 18篇刘敏
  • 17篇邓爱娟
  • 17篇刘可群
  • 11篇秦鹏程
  • 10篇邓环
  • 9篇肖玮钰
  • 7篇汤阳
  • 6篇刘安国
  • 4篇张方方
  • 4篇帅细强
  • 4篇任永建
  • 4篇张丽文
  • 4篇高正旭
  • 4篇蔡荣辉
  • 3篇冯明
  • 3篇谢佰承
  • 3篇向华
  • 3篇彭莉莉

传媒

  • 11篇湖北农业科学
  • 7篇中国农学通报
  • 6篇中国农业气象
  • 4篇长江流域资源...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气象科技
  • 2篇干旱气象
  • 2篇农业网络信息
  • 2篇中南农业科技
  • 2篇2010农业...
  • 1篇渔业致富指南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气象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高原气象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年份

  • 4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CI指数的湖北干旱及其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24
2012年
利用湖北省71个气象台站1960~2011年地面观测资料,按照国家标准《气象干旱等级GB/T20481-2006》中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对湖北省干旱特点及其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西北部地区全年有近1/3的时间为干旱日,季节变化差异小,是湖北省易干旱地区;中东部地区年干旱日天数相对较少,但集中在7~10月伏秋季,是湖北典型的季节性干旱地区;(2)湖北省中旱以上干旱过程平均1a一次;重旱过程平均2~3a一遇,其中西北部地区2a一遇;而特重旱过程全省平均6~7a一遇,其中西北部地区为5a一遇;70%重旱过程出现在伏秋季;(3)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湖北省一般性干旱年出现频率有明显的增加,而大旱年出现频率变化不大;空间上近20a西北部地区的大旱年出现频率增加明显;中东部地区大旱年呈减少趋势,而一般性干旱年出现频率呈增加趋势;(4)中东部地区中旱过程出现频率近20a增多较明显,主要反映在7~10月伏秋季,重旱过程呈减少趋势;而西北部地区重旱过程增加,主要表现在11~2月冬闲季和3~6月春夏季。
刘可群李仁东刘志雄刘敏
关键词:干旱
不同养殖期小龙虾品质评价与气象条件影响分析
2024年
通过4—10月小龙虾不同养殖期的对比试验,对25~30 g小龙虾虾肉常规营养成分、质构特性、氨基酸组成与含量等34种品质因子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养殖期小龙虾有32种品质因子差异性显著(P<0.05,下同)。常规营养成分、质构特性大致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6—8月虾显著高于其他月份;氨基酸总量(TAA)16.57%~19.72%,以4月虾最高,7月虾次之,10月虾最低,整体呈下降趋势;必需氨基酸(EAA)与TAA比32.63%~36.58%、EAA与非必需氨基酸(NEAA)比59.67%~73.51%,以9—10月虾最高,呈上升趋势;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68.34~90.14,以4月虾最高,8月虾最低,呈下降趋势。对32种品质因子与养殖期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3种品质因子与养殖期气象因子显著相关,其中与阴天数、日照时数、温度适宜指数显著相关的品质因子最多,且与阴天数大多呈正相关,与日照时数大多呈负相关,与温度适宜指数均呈正相关;与常规营养成分相关的温度适宜指数的最适温度为22℃,质构特性为24~26℃,氨基酸为20℃。因此适宜的温度下,适当的遮阴挡阳有利于提高小龙虾品质。分析不同时段的气象因子与品质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养殖前期是气象因子对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的关键影响期,养殖中后期是气象因子对质构特性的关键影响期。
黄永平方明丹刘凯文刘志雄杨青青
关键词:小龙虾营养成分气象条件质构特性气象因子
2022年夏季高温干旱对湖北水产影响复盘被引量:2
2023年
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出现大范围异常高温干旱,自6月5日汉江流域局部开始出现高温后,高温自东向南发展迅速,8月15日范围最广,8月23日高温过程逐渐缓解,8月30日区域性高温过程结束。此次区域性高温过程持续79天,日最高气温在37℃以上区域占全流域的83.4%,日最高气温达40℃以上区域占全流域55.9%,高温持续日数、高温强度均为有历史气象数据以来最大。
邓爱娟刘可群刘志雄洪涛韩育章
关键词:日最高气温高温干旱汉江流域高温强度
2008年低温冰冻及其对湖北农业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2008年1月12日-2月3日,湖北省出现了自1954/1955年度冬季以来最严重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气候事件。由于雨雪量大、积雪深、低温冰冻持续时间长,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分析评估此次灾害的基本特点及对农业的影响,可为今后抗御类似灾害提供依据。有关资料显示,这次灾害覆盖湖北省各地,农业各产业都受到严重影响。湖北省90%的蔬菜、70%的柑橘和茶叶、40%的油菜、20%的小麦、15%的马铃薯受灾;蔬菜、柑橘、茶叶损失30%左右。湖北省受灾农作物158.9万hm2,占在田作物的60%,成灾91.9hm2,绝收21.3万hm2。
冯明胡英徐荣钦黄靖刘志雄
基于气象灾害指标的湖北省春玉米种植适宜性区划
本文从气象灾害发生概率角度出发对湖北省春玉米种植区适宜性进行划分,以期为玉米种植的合理布局及稳产、高产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利用湖北省70个气象台站1961 2013年气温、降水、日照等资料,引入概率密度函数和年次概率统计...
肖玮钰张丽文刘志雄秦鹏程
关键词:春玉米灾害区划
基于B/S模式的气候资料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2
2008年
本文探讨了基于B/S模式的气候资料处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实现了气象资料的网络查询及统计功能,并能将查询、统计结果以折线图、柱状图等图形方式显示。开发的系统速度快、运行稳定,有助于提高气象部门的服务质量。
刘志雄刘安国袁道军
关键词:B/S气候信息系统
丹江口水库地区冬季水体气候效应
通过对2008、2009年冬季(12月-2月)丹江口水库地区自动站的气温、降水资料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约从10: 00左右水体效应由夜间的增温效应转为白天的弱的降温效应,18: 00左右又转为增温效应,当温度非常低时...
邓爱娟刘志雄刘敏
关键词:丹江口水库
环境气象条件对蕲艾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为探究蕲艾生育期环境气象因子与其品质形成的联系,采用线性相关、灰色关联度和回归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蕲艾品质关键指标与其生育期的温、光、水、风、蒸发等环境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和关联度分析,找出影响蕲艾品质的关键环境气象因子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温、水、风等环境气象因子在蕲艾的移栽期、生长期对其品质形成影响较大,成熟收获期光照和蒸发过大会降低蕲艾挥发油含量;显著相关的环境气象因子与蕲艾品质指标间均存在高等以上关联,耦合作用较强,即为影响品质形成的关键环境气象因子;建立的蕲艾品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及引入的环境气象因子的偏回归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1),说明方程在实际应用中方便可靠,为较优回归方程。研究结果可为蕲艾的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且通过环境气象因子能定量评估蕲艾品质。
李海燕刘志雄付宇
关键词:蕲艾挥发油总黄酮桉油精
湖北省近45年≥10℃界限温度的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根据湖北省20个代表站点1961~2005年逐日平均气温,计算并分析历年≥10℃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持续日数、活动积温及其变化趋势和年代变化。结果表明,45年来,全省大部≥10℃界限温度初日呈提前趋势但不显著,≥10℃界限温度终日变化不大;各站点≥10℃界限温度持续日数都表现出延长的趋势;≥10℃界限温度活动积温除建始、郧西、英山、利川等边缘山区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均呈显著增加趋势。从年代变化看,全省大部≥10℃界限温度初日为先提前后推迟至20世纪90年代后持续提前的趋势;≥10℃界限温度终日年代变化趋势与初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反;≥10℃界限温度初终日间隔日数,20世纪60~70年代都呈增加趋势,20世纪70~80年代大部分减少,20世纪90年代缓慢变化,进入20世纪大幅增加;≥10℃界限温度活动积温随着年代呈波动性的上升趋势。可见湖北省近45年≥10℃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持续日数、活动积温都发生了一定变化,可能对农业生产布局造成一定影响。
刘志雄陈正洪万素琴
关键词:积温
一种耐磨耐蚀的激光熔覆防污涂层制备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金属表面防污处理的领域,公开了一种耐磨耐蚀的激光熔覆防污涂层制备装置及方法,包括工作箱,所述工作箱上面的左侧边沿处安装有三脚架,所述三脚架的顶端通过卡箍卡紧有超声变幅杆,所述超声变幅杆上安装有超声换能器,在使用...
洪鹤庭刘志雄邓爱娟汤阳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