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婷婷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学位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血清
  • 1篇血清CRP
  • 1篇预后
  • 1篇预后机制
  • 1篇预后评估
  • 1篇粘性末端
  • 1篇退火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肺癌
  • 1篇小细胞
  • 1篇小细胞肺癌
  • 1篇酶链反应
  • 1篇聚合酶
  • 1篇聚合酶链反应
  • 1篇克隆
  • 1篇后评
  • 1篇后评估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克隆

机构

  • 3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赵婷婷
  • 1篇褚茂平
  • 1篇曾静静

传媒

  • 1篇浙江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预测错义变异致病性方法性能的评估
研究背景  随着下一代测序技术在医学遗传学中的应用不断扩大,大量的错义变异被检测出来,但是这些变异中只有一小部分对人类疾病有贡献。然而检测这些变异应用实验验证的方法是不可行的,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了解决这些限制,越来...
赵婷婷
利用退火反应产生粘性末端的基因克隆新方法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通过引物设计和退火反应产生内切酶的粘性末端,旨在开发一种高效、简单、可靠的分子克隆方法。方法选定限制性内切酶(平末端或者粘性末端)设计3条或4条引物,同时进行两次独立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随后把两次PCR产物回收后混在一起经过解链退火,再将其与双酶切的载体质粒进行连接反应,最后转化即可得到目的克隆。结果利用此方法成功一次性将若干靶基因(P90rsk、Nprl2、Mios、Ragc、S6k、Pkca)构建在经Eco RV和Not I双酶切后的pcDNA3.1(+)载体上,经酶切及测序验证。结论该方法无需考虑靶基因内部是否存在酶切位点,可省去PCR产物酶切及之后的纯化回收过程,可快速并准确地克隆目标基因。
赵婷婷曾静静王启军褚茂平
关键词:分子克隆聚合酶链反应退火粘性末端
血清CRP,血浆D-dimer,NLR值对NSCLC患者预后评估的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CRP,血浆D-dimer,NLR水平变化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探究血清CRP,血浆D-dimer,NLR的水平在腺癌、鳞癌两种不同病理类型间的变化。  方法:  1.通过计算...
赵婷婷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预后机制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