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帅
- 作品数:10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的临床应用(附159例分析)
- 乔芳张帅杨朝燕武林丽宋新光
- 一例局限性掌跖角化不足的反射共聚焦显微镜及皮肤镜观察
- 2020年
- 患者女,58岁。因右手掌凹陷性红斑10余年,于2019年3月3日就诊。患者10余年前发现右手掌大鱼际孤立、绿豆大小淡红色凹陷性红斑,边缘无明显隆起,无明显自觉症状,未治疗。近年来皮损缓慢扩大,2周前原皮损旁出现粟粒大小类似皮损。否认局部外伤、烫伤及局部治疗史。
- 张帅李振鲁李建国张守民王国芳刘鸿伟
- 关键词:大鱼际凹陷性共聚焦显微镜皮肤镜掌跖角化自觉症状
- 临床类似角化棘皮瘤的皮脂腺腺瘤一例被引量:3
- 2018年
- 患者男,66岁。左侧面部丘疹半年,于2016年10月至河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患者左侧面颊出现绿豆大肤色丘疹,逐渐增大至黄豆大,无自觉症状。发病以来患者无其他不适,饮食习惯、体重、大小便情况无改变。患者既往体健,无肿瘤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
- 张帅杨晓娟张琦李建国袁星海禹卉千
- 关键词:角化棘皮瘤皮脂腺腺瘤自觉症状饮食习惯疾病史
- 管状顶泌汗腺腺瘤伴皮脂腺分化1例被引量:1
- 2020年
- 1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头部斑块22年,糜烂渗出5年。患者出生时头部即有黄豆大小淡黄色不规则斑块,表面无毛发生长,无明显自觉症状,皮损逐渐扩大至壹圆硬币大小并增厚,表面粗糙呈颗粒状,5年前于本科就诊诊断为“皮脂腺痣”,给予液氮压冻治疗,1次/周,共3次。
- 张帅禹卉千李建国
- 关键词:顶泌汗腺皮脂腺痣毛发生长腺瘤自觉症状颗粒状
- 一种康复治疗训练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康复治疗训练器,具体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包括椅座,所述椅座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椅座的顶部一侧设置有靠背,所述椅座的顶部设置有扶手,所述椅座远离靠背的一侧设置有旋转板,所述椅座的内部设置有转轴,所...
- 李广张帅王勇司晓培
- 不同刺激位点对感觉神经传导检测结果影响的分析
- 乔芳张帅杨朝燕马露宋新光
- 不规则毛霉致原发性皮肤毛霉病一例被引量:1
- 2018年
- 患者女,39岁,右面部斑块、溃疡伴疼痛2个月。既往患急性髓系白血病1年,经治疗后缓解,半年前再次复发。皮肤科检查:右面颊5 cm × 5 cm紫红色斑块,中央糜烂溃疡,表面覆盖黄褐色痂皮,可见肉芽组织,剥去痂皮有黄色脓液溢出,皮损边界清晰,边缘稍隆起,触痛明显。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8.75 × 109/L,中性粒细胞1.05 × 10^9/L,淋巴细胞27.17 × 10^9/L,红细胞2.20 × 10^12/L,血红蛋白69 g/L,血小板84 × 10^9/L;肝肾功能、电解质及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皮损组织病理HE及过碘酸希夫染色示真皮内大量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并见宽大无隔菌丝。真菌小培养见宽大透明无隔菌丝,并见假根、匍匐菌丝及球形孢子囊。分子生物学鉴定为不规则毛霉。诊断:①不规则毛霉致原发性皮肤毛霉病;②急性髓系白血病。给予口服羟基脲(0.5 g每日3次)、一次性静脉输注悬浮红细胞(4个单位),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起始剂量5 mg/d,每天递增5 mg,最大增至25 mg/d,约0.5 mg·kg^-1·d^-1),患者皮损逐渐变平、缩小。12 d后因故患者出院后失访。
- 张帅李振鲁李建国张淑贞万喆李雪莉
- 关键词:毛霉菌病白血病髓样两性霉素B
- 新生儿一过性线状色素沉着一例
- 2021年
- 患儿男,30 d,胸、腹部线状色素沉着2周。2周前,家属发现患儿胸腹部5条水平线状色素沉着,分别用清水、肥皂水、75%乙醇棉球擦拭无变化,于2019年1月就诊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患儿神志清,精神可,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在正常范围.
- 杨晓娟范瑞芳刘继军王慧荣张帅李振鲁
- 关键词:色素沉着肥皂水新生儿胸腹部皮肤科
- A型肉毒毒素在皮肤附属器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 2017年
- A型肉毒毒素目前在皮肤科主要被用于改善动态皱纹、咬肌肥大及牙龈外露等美容领域,由于其良好的安全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将其用于皮肤科疾病的治疗,如:多汗症、腋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疾病。但国内关于A型肉毒毒素对皮肤附属器疾病治疗作用的研究还较少,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相关研究,从不同疾病的发病机制、A型肉毒毒素治疗机制以及治疗方法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 张帅陈红张春阳李雪莉
-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
- 沿Blaschko线分布的儿童汗孔角化症一例被引量:1
- 2019年
- 13岁男性患儿,右侧腰腹部褐色丘疹10年、增多伴瘙痒6个月。皮肤科情况:右侧腰腹部密集绿豆大小、暗褐色、疣状增生性丘疹,丘疹中央轻度萎缩,边缘堤状隆起,无鳞屑,皮损整体呈S形沿Blaschko线分布。组织病理示:表皮凹窝处角化不全柱,其下方颗粒层消失,真皮浅层中等量淋巴细胞浸润。诊断:汗孔角化症(沿Blaschko线分布)。
- 张春阳李雪莉李振鲁张帅
- 关键词:汗孔角化症BLASCHKO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