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颖
- 作品数:24 被引量:52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电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眼眶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的CT诊断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研究眼眶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的CT影像特点。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31例眼眶骨纤维异常 增生症患者。方法 分析眼眶骨纤维异常增生症患者的影像检查资料。主要指标 眼眶CT影像。结果 主要CT表现为:(1) 病变部位以蝶、额骨常见,蝶骨23例,额骨13例;(2)没有固定形态,病变的骨组织广泛膨胀、增厚;(3)边界模糊,有时呈花边 样改变;(4)病变不是局限在骨骼的某一部位,而是扩展到这块骨骼的整体组织;(5)密度大多均匀如象牙样,部分似蜂窝样; (6)多骨受累时,引起眼眶及周围结构的继发性改变,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CT检查是临床诊断眼眶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的 重要依据。
- 卢颖肖利华
- 关键词:骨纤维异常增生症断层摄影术
- 浅谈高校医学英语教学
- 本文结合目前高校本科医学生的英语基础和特点,将“授人以渔”作为教学的目标,从听说入手,力争摆脱“聋哑英语”的尴尬局面,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医学文献能力和写作水平,提高学生认识,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同时...
- 卢颖罗维杨俊海
- 关键词:英语教学教育改革
-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病理改变与预后被引量:5
- 2008年
- 从病理学角度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遗传学等方面简要阐述,并将这些病变特征与预后之间关系逐一分析,提出可能影响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
- 卢颖肖利华李光
-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病理预后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阻塞性黄疸患者血清检测中的意义
- 1998年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阻塞性黄疸患者血清检测中的意义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030001)暴树生山西省肿瘤医院卢颖机体发生阻塞性黄疸后,免疫功能受抑制,抵抗力低,易并发感染。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机体感染病原微生物过程中,既是重要防御机制,又...
- 暴树生卢颖
- 关键词:阻塞性黄疸血清检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眼眶鼻窦沟通性肿瘤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眼眶鼻窦沟通性肿瘤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因视功能障碍、眼眶疼痛、头疼等症状首诊于眼科 5 8例眼眶鼻窦沟通性肿瘤患者 ,治疗额窦和筛窦囊肿 ,采用不切断内眦韧带 ,保留泪囊的 L ynch术式 ;切除筛窦眼眶实性肿瘤时 ,采用改进的鼻侧切开术 ,即切口最长只达鼻翼 ,同时不切断内眦韧带。结果 手术切口缩小 ,术野的暴露不受影响 ,肿瘤切除彻底 ,同时使患者的外观得到明显的改善。泪囊几乎不受损伤 ,无 1例发生溢泪现象 ,手术的并发症明显减少。经随访 ,5 3例患者的视力恢复到病变前的水平 ,余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基于正确的术前诊断 ,针对不同的眼眶鼻窦沟通性肿瘤采用改进的手术治疗 ,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 。
- 卢颖康秀水
- 关键词:外科手术视功能障碍眼眶疼痛
- 8.视网膜母细胞瘤NSE、GFAP和S-100蛋白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 探讨NSE、WAP、S-100蛋白与RB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两步法对31例手术摘除的RB标本用NSE、GFAP、S-100蛋白进行标记,Spin-病理图象分析仪记数每例一千个肿瘤细胞中NSE阳性的细胞数,对...
- 卢颖
- 蓝光过滤的荧光染色观察技术在干眼病患者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干眼病患者眼表上皮细胞损害的观察方法。方法:选择2006-06/2007-10在我院门诊确诊的47例(94眼)干眼病患者,对其94眼用荧光素染色后分别用钴蓝光和蓝光滤过片观察眼表结构的改变情况。结果:在眼表上皮细胞方面,钴蓝光观察94眼中有85眼染色有异常,其中染色累及睑裂部角结膜有75眼,染色累及下方结膜有10眼;而用蓝光滤过片观察后,发现染色异常的有90眼,其中染色累及睑裂部角结膜25眼,染色累及下方结膜46眼,染色累及上方结膜19眼,Kappa一致性检验,二者有差异;眼睑裂部角结膜损害方面,钴蓝光观察的94眼中有9眼平均分<1,平均分≥1分35眼,≥2分23眼,等于3分27眼;而用蓝光滤过片观察,94眼中的仅4眼平均分<1,平均分≥1分19眼,≥2分28眼,等于3分有43眼,Kappa一致性检验,二者有差异。结论:眼表结构荧光染色后的的蓝光滤过片观察方法简便、特异性、敏感性高,尤其是在结膜上皮的损害观察方面优势明显。
- 钱勇刘菊段文静祃红燕卢颖张励
- 关键词:干眼病
- 特发性黄斑前膜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IERM)的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3D-OCT)图像的形态特征,探讨3D-OCT对IERM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5月间确诊为IERM的患者35例(40只眼),行视力、裂隙灯、眼底彩照和OCT检查。OCT检查采用TOPCON3D-OCT1000MARKII,扫描速度27000A扫描/s,扫描面积6.0mm×6.0mm,扫描模式128×512,分析中心凹厚度、中心凹形态及感光细胞(IS/OS)情况。结果IERM的3D-OCT图像表现为视网膜表面薄厚不一的高反光带,绝大多数伴程度不同的中心凹厚度增加。在40只眼中,弥漫性水肿或囊肿20只眼,假性黄斑裂孔3只眼,板层裂孔3只眼,玻璃体黄斑牵拉4只眼,中心凹形态正常者10只眼。结论3D-OCT可提供更多的IERM中心凹形态的信息,在IERM确诊方面有很高的灵敏性。
- 祃红燕钱勇刘菊段文静卢颖
-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 吲哚菁绿染色辅助撕囊技术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0.05%吲哚菁绿稀释液染色前囊膜辅助撕囊技术在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操作技巧。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分析的方法,总结我院11例(11只眼)采用0.05%吲哚菁绿稀释液染色技术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染色成功,前囊膜被染色呈浅绿色,撕囊过程中能清晰地分辨前囊膜与混浊的晶状体皮质,准确地判断撕囊的边界,防止囊袋撕裂等并发症的出现。术后随访1个月期间未发现与染色有关的角膜内皮受损、角膜水肿失代偿、虹膜炎及眼压升高等并发症。结论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采用0.05%吲哚菁绿稀释液染色辅助撕囊的技术能安全、有效地改善前囊膜的能见度,提高撕囊和手术的成功率。
- 钱勇刘菊赵淼焱祃红燕段文静卢颖张丽筠张励
- 关键词:吲哚菁绿白内障手术连续环形撕囊
- 7.眼眶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的CT诊断
- 研究眼眶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的CT征象特点,提出CT的诊断依据.方法 搜集31例眼眶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病人的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病的主要CT表现为:(1)病变部位以蝶、额骨常见;(2)没有固定形态,病变的骨组...
- 卢颖肖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