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海燕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附属铜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心肌
  • 7篇缺血
  • 6篇再灌注
  • 6篇缺血再灌注
  • 6篇灌注
  • 4篇再灌注损伤
  • 4篇灌注损伤
  • 3篇低PH
  • 3篇凋亡
  • 3篇缺血再灌注损...
  • 3篇复灌
  • 2篇心肌保护
  • 2篇心肌缺血
  • 2篇心肌缺血再灌
  • 2篇心肌缺血再灌...
  • 2篇应激
  • 2篇再灌注心肌
  • 2篇内质网
  • 2篇内质网应激
  • 2篇氢离子

机构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9篇杨海燕
  • 7篇刘新伟
  • 6篇王群英
  • 3篇刘柳
  • 3篇马亚飞
  • 2篇叶茂
  • 1篇乔欣
  • 1篇何东伟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硝酸甘油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作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硝酸甘油对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对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影响。方法 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8):缺血再灌注(I/R)组、2μg.kg-1.min-1硝酸甘油预处理(PC1)组、4μg.kg-1.min-1硝酸甘油预处理(PC2)组、6μg.kg-1.min-1硝酸甘油预处理(PC3)组。分别用静脉注射微量泵通过尾静脉持续1 h泵入不同剂量的硝酸甘油,实时监测颈动脉血压及离体心功能,检测冠脉流量及心肌组织中cTnI及NO含量。结果 PC1组对大鼠血压无明显影响,但却明显改善心功能,增加冠脉流量,心肌组织中cTnI的含量较其他各组明显降低,NO含量较I/R组明显升高(P<0.05);PC3组血压及心功能明显降低,心肌组织中cTnI及NO含量极明显升高(P<0.05)。结论 NO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作用与剂量有关:静脉持续1 h泵入小剂量硝酸甘油(2μg.kg-1.min-1)对大鼠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但却能明显减轻心肌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大剂量硝酸甘油(6μg.kg-1.min-1)则加剧损伤。
王群英刘新伟杨海燕何东伟叶茂
关键词:硝酸甘油预处理血流动力学缺血再灌注损伤
低pH液复灌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内质网应激与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下再灌注初短暂低pH液复灌对兔缺血再灌注(I/R)心肌内质网应激(ERS)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4只,雌雄不拘,体重2.5~3.0kg,随机分为4组(n=6)。对照组(C组)不阻断主动脉,单纯转机3h;其余各组心脏停搏缺血40min,再灌注2h。pH7.4组与pH6.9组再灌注前2min分别给予pH7.4、6.9的Krebs-Henseleit(K-H)液持续灌注至主动脉开放;缺血后处理组(I-postC组)于再灌注前2min给予10s再灌/10s缺血共6次的缺血后处理。实验结束后,ELISA法测定肌钙蛋白I(cTnI)浓度,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RT-PCR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钙网蛋白(CRT)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12、C/EBP同源蛋白(CHOP)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其余各组cTnI浓度、心肌细胞凋亡率、GRP78和CRTmRNA表达、caspase-12和CHOP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与pH7.4组比较,各检测指标在pH6.9组及I-postC组均降低(P<0.05),而后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灌注初短暂低pH液复灌可调控ERS反应程度,抑制I/R导致的过度ERS,减轻内质网凋亡信号介导的细胞凋亡的发生,从而产生心肌保护作用。
杨海燕刘新伟马亚飞王群英刘柳
关键词:氢离子浓度内质网应激细胞凋亡
内质网应激与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被引量:2
2010年
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是细胞对各种伤害性刺激的适应性反应.在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过程中,过度的ERS引起心肌细胞凋亡导致心肌损伤.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stC)是心肌对抗I/R损伤的内源性保护现象,可通过多条信号转导途径发挥心肌保护作用,对ERS的调节是其重要方面.现将从ERS的角度探讨I-postC的心肌保护机制.
杨海燕刘新伟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凋亡缺血后处理信号转导
葛根素通过PI3K/Akt途径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观察葛根素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I/R)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葛根素预处理组(PU组)、葛根素预处理+LY294002组(PU+LY组)及缺血再灌注+LY294002组(I/R+LY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行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120min,监测血流动力学,Western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p-Akt信号蛋白的表达;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与I/R组比较,PU组能够明显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并增加Akt的磷酸化水平(P<0.05,P<0.01)。结论葛根素预处理能够抑制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马亚飞刘新伟乔欣王群英杨海燕
关键词:葛根素缺血再灌注磷脂酰肌醇-3激酶
硝酸甘油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对Caveolin-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2μg/(kg.min)]硝酸甘油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对caveolin-3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3组(n=8):缺血再灌注(I/R)组、小剂量硝酸甘油预处理(PC)组和预处理干预(M)组。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方法,制备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离体心脏灌注液为K-H液:I/R组大鼠离体心脏全心停跳30 min,再灌注90 min;PC组在心肌缺血前静脉持续1 h泵入小剂量硝酸甘油[2μg/(kg.min),总量120μg/kg];M组灌注液为含甲基-β环糊精(脂筏清除剂)0.2 mmol/L的K-H液,余处理同PC组。分别观察各组缺血前及再灌注30 min时左室心功能变化情况,并于再灌注末取心肌组织标本,通过ELISA检测心肌组织中cTnI,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变化情况,TUNEL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方法及PCR方法检测Caveolin-3在各组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与I/R组比较,PC组左室LVSP、+dp/dtm ax、-dp/dtm ax及心肌组中NO明显升高,cTnI明显降低(P<0.05),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5),免疫组化[光密度值:(0.156 7±0.011 3)、(0.204 0±0.025 8)]及PCR[平均灰度值:(1.167 4±0.105 1)、(1.319 8±0.032 9)]均显示Caveolin-3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小剂量硝酸甘油预处理能明显减轻心肌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影响Caveolin-3的表达有关。
王群英刘新伟杨海燕叶茂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组化PCR
全身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评估及护理
2014年
通过对全身化脓性感染病人进行健康史、身体状况及心理状态与社会状况的护理评估,并制定实施各种治疗方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杨海燕
关键词:全身化脓性感染护理评估护理
低pH液复灌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与Bcl-2、Bax表达的关系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低pH液复灌对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下兔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心肌的保护作用与Bcl-2、Bax表达的关系。方法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0只,完全随机分为5组(n=6):对照组(C组)不停跳,体外循环180 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全心缺血40 min,再灌注120 min;pH=7.4组与pH=6.9组于再灌注前2 min予37℃的95%O2+5%CO2饱和的pH值为7.4或6.9的K-H液灌注;缺血后处理组(P组)再灌注的前2 min给予缺血后处理。体外循环结束后,光镜观察心肌形态学变化;ELISA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浓度;RT-PCR检测Bcl-2、Bax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I/R组比较,pH=6.9组和P组心肌组织损伤较轻,cTnI浓度较低(P<0.05),pH=6.9组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1.058 1±0.165 7)vs(0.648 2±0.070 8),(0.233 1±0.022 5)vs(0.156 5±0.019 2),P<0.05],Bax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1.353 3±0.138 1)vs(1.901 7±0.198 1),(0.173 5±0.015 1)vs(0.247 1±0.021 3),P<0.05];pH=6.9组和P组之间Bcl-2、Bax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下再灌注初短暂低pH(pH=6.9)液复灌可以模拟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与调节Bcl-2、Bax的表达有关。
刘柳杨海燕刘新伟王群英
关键词:体外循环再灌注损伤BCL-2基因
体外循环下低pH液复灌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ardiopu lmonary bypass,CPB)下再灌注初短暂低pH液复灌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确定灌注液的最佳pH值。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0只,雌雄不拘,体重2.5~3.0 kg,随机分为5组(n=6),对照组不阻断主动脉,单纯转机180 min;其余各组心脏停搏缺血40 min,再灌注120 min,再灌注前2 min分别给予pH值为7.4、7.1、6.9、6.7的Krebs-Henseleit液(K-H液)持续灌注至主动脉开放。实验结束后,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 rogenase,LDH)活力及ELISA测定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浓度;光镜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组LDH c、TnI均增加(P<0.05),与pH7.4组比较,低pH液复灌各组LDHc、TnI均降低(P<0.05),其中pH6.9组LDHc、TnI最低;病理学检查示pH7.4组损伤最严重,低pH液复灌各组中pH6.9组损伤最轻。结论:体外循环下再灌注初短暂低pH液复灌产生心肌保护作用,且pH6.9的K-H液灌注产生的效果最好。
杨海燕刘新伟王群英马亚飞刘柳
关键词:心肺转流术氢离子浓度再灌注损伤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的护理评估及护理被引量:1
2014年
总结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的护理措施。通过对病情动态变化的观察,健康史、身体状况、并发症及心理状态与社会状况的护理评估,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最终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杨海燕
关键词: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护理评估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