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丹

作品数:9 被引量:42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卒中
  • 4篇脑卒中
  • 3篇吞咽
  • 2篇针灸
  • 2篇吞咽障碍
  • 2篇吞咽障碍患者
  • 2篇菌液
  • 2篇护理
  • 2篇关节
  • 2篇红茶
  • 2篇便秘
  • 1篇代偿
  • 1篇代偿性
  • 1篇动功
  • 1篇性关节炎
  • 1篇性健康
  • 1篇性健康教育
  • 1篇穴位
  • 1篇穴位按摩
  • 1篇血栓

机构

  • 9篇江西省人民医...

作者

  • 9篇罗丹
  • 8篇杜晓梅
  • 3篇沈录峰
  • 2篇卢巍
  • 2篇肖泽埠
  • 2篇游洋
  • 1篇唐霞珠
  • 1篇高霞
  • 1篇杜晓梅

传媒

  • 2篇当代护士(中...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当代护士(下...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延续护理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生存质量、尿路感染发生率、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48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分为两组,随机分组为观察组(n=24)及对照组(n=24),观察组进行每两周一次家庭随访,在饮水指导、间歇导尿、膀胱功能训练、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给予现场指导,解答疑问;对照组进行定期电话或微信随访。通过收集两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出院半年后的生存质量、尿路感染发生率、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对比研究延续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延续护理组患者膀胱恢复情况优于普通护理组,并发症较普通护理组发生少,生活质量相对更优。结论延续性护理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应用效果明显优于普通护理组。
杜晓梅罗丹伍海庆戴丽华彭培敏沈录峰
关键词:延续护理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
间歇经口管饲法联合吞咽训练在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研究间歇经口管饲法联合吞咽训练在脑卒中伴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8月入住本院康复医学科确诊为脑卒中并伴有气管切开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抽签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给予间歇经口管饲法结合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给予留置胃管管饲法结合吞咽功能训练,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营养状态、吞咽功能、气管切开置管时长及生活质量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总蛋白、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吞咽功能、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总蛋白、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吞咽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气管切开置管时长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经口管饲法联合吞咽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伴气管切开患者营养状态、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气管切开置管时长。
伍海庆杜晓梅罗丹戴丽华彭培敏范苏华高霞游洋卢巍
关键词:吞咽训练脑卒中气管切开
常规肠道护理联合饮用红茶菌液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便秘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腹部按摩联合饮用红茶菌液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73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肠道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肠道护理的基础上加以饮用红茶菌液,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干预前后每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每次排便时间和排便间隔时间均较干预前明显缩短(P<0.05或P<0.01),但观察组的缩短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mR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但观察组降低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常规肠道护理联合饮用红茶菌液能够有效改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便秘症状,预防便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戴丽华杜晓梅罗丹
关键词:肠道护理红茶菌髋关节置换术后便秘
穴位按摩联合饮用红茶菌液治疗慢性便秘临床观察
2021年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饮用红茶菌液对慢性便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5月科室收治的慢性便秘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肠道护理,观察组给予穴位按摩加以饮用红茶菌液,均治疗2周,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采用Wexner便秘评分性状评估表评估便秘病情程度,Bristol粪便性状评估表(Bristol stool form scale,BSFS),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PAC-QOL)评估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BSFS评分高于对照组,Wexner便秘评分和PAC-QOL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饮用红茶菌液能够有效地改善慢性便秘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戴丽华杜晓梅肖泽埠伍海庆罗丹范苏华彭培敏卢巍
关键词:穴位按摩慢性便秘药膳疗法
针对性健康教育配合气压治疗预防DVT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健康教育配合针对性气压治疗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将符合条件的80例脑卒中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配合气压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记录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PT,APTT,D-Dimer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2周后及4周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及7.5%。试验组患者入院时及4周后PT(11.2±2.3)、APTT(28.2±7.0)明显高于对照组PT(9.75±2.3)、APTT(25.7±6.7),试验试验组D-Dimer(0.42±0.20)明显低于对照组D-Dimer(0.52±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健康教育配合气压治疗可有效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伍海庆杜晓梅罗丹
关键词:健康教育气压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代偿性训练对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代偿性吞咽功能训练对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本科2016年6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3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19例。2组均接受直接摄食训练、间接训练、吞咽治疗仪治疗及心理护理,观察组较对照组多接受代偿性吞咽功能训练。评价代偿性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结果经过8周康复治疗及训练后,2组患者吞咽功能均明显改善,观察组吞咽障碍治愈13例,改善5例,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 7%。对照组治愈7例,改善6例,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68. 4%。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摄食训练及吞咽治疗仪治疗,在全程心理护理的同时给予代偿性吞咽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戴丽华杜晓梅伍海庆罗丹
关键词:吞咽障碍脑卒中
改良容积黏度测试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改良容积黏度测试(VVST-CV)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VVST-CV评估吞咽功能,对照组予以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吞咽功能。比较两组营养状态、吞咽功能评分(FOIS)、非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F-36)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总蛋白、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FOIS及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VST-CV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应用中可有效保障患者营养需求,尽早实现经口进食,降低吞咽障碍程度,利于制定更加科学、精准且个性化的饮食方案,改善营养状况,避免因进食不当或未进食等导致的营养不良或吸入性肺炎等发生,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戴丽华杜晓梅肖泽埠伍海庆罗丹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吞咽功能
针灸联合精细化体位管理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效果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精细化体位管理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于江西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128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联合精细化体位管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针灸联合精细化体位管理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测法(FMA)、关节活动度、改良巴氏指数(B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MA[(59.44±5.82)分]、关节活动度[(90.35±13.14)°]、BI[(84.79±8.44)分]均高于对照组[(50.14±5.03)分、(80.52±11.97)°、(65.18±7.21)分],观察组的VAS评分[(1.14±0.22)分]低于对照组[(2.36±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精细化体位管理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患肢肿胀、疼痛症状,有利于提升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升。
伍海庆杜晓梅沈录峰刘娇游洋罗丹
关键词:脑卒中针灸上肢运动功能
中药包热敷配合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研究中药包热敷配合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对比。方法:随机选取江西省人民医院康复科2017年10月-2019年3月收治的13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量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65例,观察组给予中药包热敷及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超短波理疗及针灸治疗。结果:4周后,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症状明显改善,VAS、WOMAC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包热敷配合针灸治疗比超短波理疗配合针灸治疗临床疗效更显著,可明显缓解KOA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活动受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唐霞珠杜晓梅沈录峰戴丽华伍海庆罗丹范苏华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