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大鹏

作品数:11 被引量:139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创伤
  • 2篇休克
  • 2篇血性
  • 2篇失血
  • 2篇失血性
  • 2篇失血性休克
  • 2篇术后
  • 2篇创伤性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球囊损伤
  • 1篇多发伤
  • 1篇性疾病
  • 1篇胸部
  • 1篇胸部创伤
  • 1篇胸主动脉
  • 1篇胸主动脉球囊...
  • 1篇血功能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狭窄
  • 1篇血管狭窄程度

机构

  • 1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李大鹏
  • 4篇付研
  • 4篇王磊
  • 3篇曹秋梅
  • 3篇周开国
  • 2篇宗哲
  • 2篇程晋
  • 2篇李建中
  • 2篇李昂
  • 1篇王建
  • 1篇付继弟
  • 1篇张素巧
  • 1篇陈晓雄
  • 1篇常静
  • 1篇范愈燕
  • 1篇司晔巍
  • 1篇朱捷
  • 1篇张庆余
  • 1篇张立克
  • 1篇叶恭水

传媒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的疗效评价被引量:74
2004年
目的 评价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HTS)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治疗效果 ,以提高治愈率。方法 总结 1998- 0 1~ 2 0 0 3- 0 9急诊收治的重症胸部创伤合并HTS病人 4 9例 ,对病人年龄、创伤严重程度评分、休克程度、复苏开始时间、输入液量进行统计学分析 ,对比常规液体复苏 (n =2 7)与限制性液体复苏 (n =2 2 )的疗效及ARDS的发生率与病死率。结果 常规液体复苏组平均输液量为 (2 96 5± 5 2 4 )mL ,治愈率为 77 8% ,死亡率为 2 2 2 % ,其中ARDS发生率为 18 5 % ,死亡率为 6 0 % ;限制性液体复苏组平均输液量为 (2 0 89± 32 8)mL ,治愈率为 86 4 % ,死亡率为 13 6 % ,其中ARDS发生率为 9 1% ,死亡率为 0。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重症胸部创伤合并HTS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法救治可降低ARDS发生 ,提高治愈率。
陈晓雄叶恭水帅学军朱捷李大鹏岳春河
关键词:胸部创伤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限制性液体复苏
细胞色素2J3基因转染对大鼠胸主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狭窄程度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细胞色素2J3(CYP2J3)基因转染对实验大鼠胸主动脉球囊损伤后狭窄程度的影响,分析上调CYP2J3/环-二十碳三烯酸(CYP2J3/EETs)系统拮抗血管损伤后狭窄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胸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的同时分别经鼠尾静脉注入生理盐水、CYP2J3重组质粒和pcDNA3.1质粒(均为3ml/kg体重),分别为动脉损伤盐水组、动脉损伤CYP2J3组(动脉损伤2J3组)、动脉损伤pcDNA3.1组(动脉损伤3.1组);另取18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不进行球囊损伤手术,只经鼠尾静脉注射与手术组相同量的生理盐水(假手术盐水组)、CYP2J3重组质粒(假手术2J3组)和pcDNA3.1质粒(假手术3.1组),每组均为6只大鼠。术后第28天取各组大鼠胸主动脉,分别检测动脉环相对管腔面积(RLA)、CYP2J3mRNA表达水平及11,12-EET含量。结果:动脉损伤各组RLA均小于对应假手术组(P<0.05或P<0.01),动脉损伤2J3组RLA大于动脉损伤盐水组及动脉损伤3.1组(P<0.01)。假手术2J3组CYP2J3mRNA表达高于假手术盐水组及假手术3.1组(P<0.05),动脉损伤各组CYP2J3mRNA表达及11,12-EET水平均高于对应假手术组(P<0.05或P<0.01),动脉损伤2J3组11,12-EET水平高于动脉损伤盐水组。结论:动脉损伤时CYP2J3/EETs系统上调可能是防止狭窄的重要机制。
宗哲付研李大鹏程晋王磊李建中常静张立克
关键词:胸主动脉球囊损伤血管狭窄程度基因转染细胞色素术后血管再狭窄血管阻塞性疾病
医用胶处理面部创口与传统缝合法效果的对比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头面部常见创口采用医用胶治疗与传统缝合效果的比较。方法:将头面部裂伤患者10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3例),两组均经常规创口消毒后,观察组采用医用胶处理创口,对照组采用传统缝合法处理创口。记录医师处理创口所需时间,医疗费用,愈合时间,随访并统计创口愈合评分与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减少了外科医师处理创口所需时间(P<0.01),并获得了更好的创口愈合评分与患者满意度(P<0.01),同时减轻患者负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在伤口愈合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P=0.711)。结论:采用医用胶能减少患者痛苦,降低急诊科医师工作强度,达到更好的创口美容效果。
贾慧林李大鹏周开国
关键词:医用胶
腹腔内压与急性重症胰腺炎预后的临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内压与急性重症胰腺炎预后的相关性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就诊于我院急诊科的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38例,腹腔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均〉7mmhg.根据IAP的大小分为3组,分别为A组(7~12mmHg)、B组(12~20mmHg)、C组(〉20mmHg),记录相关临床数据并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比较各组最大APACHE Ⅱ评分、C-反应蛋白(C-response protein,CRP)、脏器功能不全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和住院病死率、早期手术干预与保守治疗的死亡率.结果:C组患者在ICU住院时间、住院病死率、最大APACHE Ⅱ评分、CRP、脏器功能不全发生率方面都大于A组,住院病死率,心血管功能不全发生率大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早期手术干预病死率显著低于非手术组,为早期干预组病死数/总数(1/5),非手术组病死数/总数(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压力有助于判断SAP的预后,是SAP严重程度的标志之一.建议当急性重症胰腺炎出现IAP〉20mmHg时可以考虑手术减压.
司晔巍周开国李大鹏曹秋梅
关键词:腹腔间隙综合征
影响创伤性脑疝手术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影响创伤性脑疝患者手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5年3月确诊为创伤性脑疝患者64例,均给予手术治疗,其中术后死亡的患者为36例,术后存活的患者为28例。研究影响患者手术预后的各种危险因素。结果: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对于术后情况没有影响(P〉0.05),而在年龄、GCS评分、手术时间、瞳孔反应和血肿类型等方面,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经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年龄≥60岁、GCS评分3~5分、术前时间≥2h、手术时间≥4h、双侧瞳孔散大、脑挫裂伴颅内血肿为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对具有创伤性脑疝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的患者,我们应根据不同人群给予特殊治疗措施,积极主动地进行预防及治疗。
李昂张素巧李大鹏康军曹秋梅
关键词:创伤脑疝术后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气管插管的治疗意义被引量:30
2008年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插管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意义。方法对64例行气管插管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依据呼吸指标的变化分为两组,即常规气管插管组30例和早期气管插管组34例,比较两组插管治疗前后呼吸指标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早期气管插管组患者预后良好率50%,常规气管插管组预后良好率仅为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行气管插管能明显提高患者的预后良好率。
李大鹏付继弟
关键词: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气管插管
足趾断层甲床移植术治疗30例手指甲床缺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足趾断层甲床移植术治疗手指甲床缺损的临床疗效,为手指甲床缺损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30例手指甲床缺损的患者,应用足趾断层甲床移植术进行修复,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移植甲床组织均获得成活,25例(83.33%)患者疗效评价为优,5例(16.67%)为良,优良率为100.00%(30/30),所有患者均对手术效果较为满意。结论应用足趾断层甲床移植术修复手指甲床缺损,方法简单,疗效满意,是修复手指甲床缺损的理想方法。
李大鹏程晋李建中王磊宗哲
关键词:指(趾)甲甲床缺损临床疗效
针刺配合六磨汤肛滴治疗恶性肠梗阻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六磨汤肛滴治疗恶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恶性肠梗阻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将2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每组患者10例,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刺配合六磨汤肛滴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讨论和研究,观察组患者显效6例(60.0%),有效3例(30.0%),无效1例(10.0%),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显效4例(40.0%),有效2例(20.0%),无效4例(40.0%),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恶性肠梗阻患者实施针刺配合六磨汤肛滴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表现,减轻症状,促使患者逐步的康复,且不易复发,未出现并发症。日后,可将针刺配合六磨汤肛滴治疗在恶性肠梗阻治疗中推广应用。
李昂范愈燕黄石玺李大鹏曹秋梅
关键词:针刺汤药肠梗阻恶性
腹部创伤定点超声检查在急诊腹部闭合性创伤的应用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总结腹部创伤定点超声(focussedassessmentsonographtrauma,FAST)检查在急诊科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6例腹部闭合性创伤的患者进行FAST检查,与腹部CT或手术探查结果进行比较,评价FAST检查对腹部闭合性创伤患者的快速诊断效能。结果FAST的敏感性90.7%,特异性69.7%,阳性预测值79.6%,阴性预测值85.2%,假阳性率30.3%,假阴性率9.3%,准确性81.6%。FAST检查平均用时(3.5±1.3)min,远优于CT检查的(29.1±12.5)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AST检查法对腹部闭合性创伤患者具有快速评价诊断效能,可作为急诊医生判断腹部外伤患者是否存在腹部损伤的初步检查方法。
闫冬付研李大鹏王磊
关键词:腹部创伤
多发伤中颈椎损伤患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体会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多发伤病例中发生颈椎和/或颈髓损伤患者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有颈椎外伤的多发伤病例,根据意识状态分为意识清醒组和意识不清组,按初诊常规检查发现颈椎损伤、当日延迟发现及伤后2-7d发现将病例分为三个时间段。分析比较不同组间、不同时间段给予严格限制颈部活动、颈托加以制动治疗后愈后的Frankel评分。结果颈椎损伤发现的越早,严格限制颈部活动、颈托加以制动治疗的越及时,患者伤后Frankel评分越高,颈髓损伤后遗症越小。意识不清患者早期无主诉、症状少难以早期发现颈椎损伤。结论多发伤患者中颈椎损伤早期诊断困难易漏诊,对于意识不清患者尤其明显,治疗上早期严格限制颈部活动及颈托加以制动和固定尤为重要。
王磊王建付研李大鹏
关键词:多发伤颈椎损伤颈髓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