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欣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探讨PCR-RFLP检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发病机制的关系
- 2017年
- 目的探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cleaved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 sequence-tagged sites,PCR-RFLP)检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发病机制的关系,为子痫前期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100例(病例组)、健康孕妇50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分析、基因多态性检测,并进行血液生化指标分析,调查基本资料,进行因素分析。结果病例组患者所有测序都获得成功,对照组测序成功498例。两组患者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有计划妊娠、有计划控制饮食与补充营养、增补叶酸、补充过维生素D、营养不良等因素的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的APPT低于对照组,Hcy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等位基因TT、增补叶酸、孕期有计划的运动成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TT型与Hcy、APPT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子癫前期有关且存在独立作用,可能与其可提高Hcy有关。
- 姜欣舒俊俊舒如明龚丹宴三华李莉
- 关键词:子痫前期GC基因基因多态性发病机制
- 内分泌代谢疾病与骨质疏松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06年
- 邱明琪姜欣
- 关键词:内分泌代谢疾病骨质疏松
- 仿生物电刺激技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仿生物电刺激技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6月我院门诊诊治的9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抽签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三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给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激素替代治疗,空白对照组采取期待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和抗米勒管激素(AMH)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激素水平(FSH、E2和AM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FSH水平低于治疗前,E2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空白对照组患者的FSH、E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AMH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AMH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FSH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E2、AMH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FSH、E2、AM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仿生物电刺激技术用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中,与激素替代治疗效果相当,该方法无创无痛,值得临床推广。由于本研究时间有限,长期疗效有待追踪。
- 晏三华杨俊舒俊俊徐明姜欣熊贤海高军
-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激素替代治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