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瑞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民航大学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民航大学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篇复合材料
  • 2篇复合材
  • 1篇导电性能
  • 1篇树脂
  • 1篇树脂复合材料
  • 1篇碳纤维
  • 1篇铝硅
  • 1篇聚苯
  • 1篇聚苯酯
  • 1篇聚合物基
  • 1篇聚合物基复合
  • 1篇聚合物基复合...
  • 1篇环氧
  • 1篇环氧树脂
  • 1篇环氧树脂复合...
  • 1篇机敏
  • 1篇机敏性
  • 1篇国标
  • 1篇过渡层
  • 1篇封严

机构

  • 3篇中国民航大学

作者

  • 3篇王晓瑞
  • 2篇牛一凡
  • 1篇王付胜
  • 1篇高赛
  • 1篇季春明

传媒

  • 1篇理化检验(物...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塑料工业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热处理对聚苯酯铝硅封严涂层硬度的影响
2019年
研究了聚苯酯铝硅封严涂层硬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微观机理。采用显微维氏硬度计对涂层进行硬度测试;通过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研究了Si、Al等元素在基体、Ni5Al过渡层及聚苯酯铝硅涂层内的分布变化,以此对硬度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i5Al过渡层的硬度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聚苯酯铝硅涂层的硬度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整体呈下降趋势,当温度超过200℃以后,其硬度显著降低,400℃时硬度下降为室温下硬度的13.7%。聚苯酯铝硅涂层中Si元素向过渡层方向扩散,并在过渡层内部及与基体结合处聚集,生成SiO_2。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过渡层硬度增强。此外,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过渡层内部区域Al元素含量增高,也使过渡层硬度增大。当温度升高时,由于聚苯酯与Al Si热膨胀系数不同且聚苯酯发生晶型转变,导致组织疏松甚至形成孔洞,使涂层硬度降低。
王付胜季春明赵婕宇王晓瑞
硒掺杂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导电性能及机敏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以锗硒玻璃(GeSe_4)作为硒源制备一维硒纳米纤维(SeF),将其与碳纤维(CF)按一定体积比混杂,制备硒/碳共混环氧树脂(SeF/CF/EP)复合材料。测量SeF掺杂前后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变化,分析SeF/CF混杂比对材料导电机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eF掺杂前,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CF/EP)体积电阻率随纤维长度的增大而降低,随CF含量的增加呈阶段性减小趋势,2、4和6 mm长度的CF/EP复合材料的渗滤阈值分别为0.9%、0.3%和0.05%,随温度的升高,CF/EP复合材料先后呈现正温度效应(PTC)和负温度效应(NTC),无明显光敏特性;SeF掺杂后,复合材料导电性能显著提高,当SeF/CF体积比为3.06时,材料体积电阻率较掺杂前下降91%,随温度的升高,SeF/CF/EP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始终保持PTC效应,光敏特性显著增强。
牛一凡王晓瑞姚佳伟
关键词:导电性能机敏性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国标和美标的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全面对比分析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美标ASTM D3039-14和国标GB/T 3354-2014的主要异同点,并对相关规定进行了理论及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国标在试验环境条件、试样、试验设备、试验程序、试验报告等方面均有别于美标,二者可相互借鉴完善,并结合更多新材料测试的需求不断更新,考虑复杂试验环境和特殊情况,从而制定更适合我国航空航天工业及高端制造业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牛一凡高赛王晓瑞
关键词:聚合物基复合材料ASTMGB/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