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乐
- 作品数:16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三明学院资源与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Na^+离子处理对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厌氧发酵体系产沼气和CH4影响研究
- 2017年
- 为了明确Na^+离子浓度对厌氧发酵体系产沼气和CH_4的影响,试验设置了光照和黑暗条件,采用逐步提高实验系统Na^+浓度,测定了产沼气量和产甲烷量。研究结果表明,不论在光照还是黑暗条件下,Na^+离子浓度为3745.2~5577.6mg/L均具有较好的产气量、产气速率和产CH_4量,可成为厌氧发酵体系Na^+浓度的最适浓度的选择。
- 陈春乐黄学青田甜阮汉勇韩磊易永超张严
- 关键词:NA^+光照厌氧发酵产气
- 几种典型微塑料对镉离子的吸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 2023年
- 选取环境中5种典型微塑料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研究其对重金属镉离子(Cd^(2+))的吸附行为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微塑料对Cd^(2+)的吸附动力学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平衡时的吸附量由大到小顺序为PVC、PP、PS、PET、PE。微塑料比表面积与Cd^(2+)吸附量表现为显著正相关,比表面积是影响Cd^(2+)吸附的重要性质,而微塑料的其他性质(如结晶度、特殊官能团)也会对Cd^(2+)吸附产生影响。弗伦德利希(Freundlich)和朗格缪尔(Langmuir)模型均能较好拟合这几种微塑料对Cd^(2+)的等温吸附行为,对Cd^(2+)存在着单层和多层吸附且是非均质吸附过程。环境因素pH值、温度和共存重金属离子均会对吸附过程产生影响,pH值在3.0~7.0时,微塑料对Cd^(2+)吸附量先增加后减少,PS微塑料在pH值为5.0时吸附量最大,其他微塑料pH值为6.0时吸附量最大;微塑料对Cd^(2+)的吸附属于吸热过程,随吸附体系温度增加(15~35℃)吸附量也增加;共存重金属铅离子(Pb^(2+))或铜离子(Cu^(2+))会与Cd^(2+)产生竞争吸附而减少微塑料对Cd^(2+)的吸附,Pb^(2+)的竞争吸附作用要大于Cu^(2+)。静电引力作用是这5种微塑料吸附Cd^(2+)的主要机制。
- 陈春乐陈春乐田甜
- 关键词:环境学重金属影响因素
- 螯合锌肥对小白菜生长、品质、吸收镉铅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2024年
- 以小白菜为供试作物,研究了不同螯合锌肥及螯合锌添加量(1%、3%和5%)对Cd和Pb复合污染土壤上小白菜的生长、品质及吸收镉铅的影响。结果表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螯合锌肥(EDTA-Zn)和聚天门冬氨酸螯合锌肥(PASP-Zn)均明显促进了小白菜的生长和品质(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均提高),而三聚磷酸钾螯合锌肥(KTPP-Zn)则抑制了小白菜的生长和品质。除PASP-Zn1、PASP-Zn3外,其余处理的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均显著增加,增幅为3.23%~16.27%。大部分处理的小白菜根部和地上部中Cd和Pb含量均增加,其中EDTA-Zn5和PASP-Zn5处理显著增加了小白菜根部Pb含量,增幅分别为44.65%和35.29%。3种螯合锌肥均表现为螯合锌添加量为5%时的小白菜根和地上部的Cd和Pb含量最高,说明螯合锌肥添加量越高促进了小白菜对土壤中重金属Cd和Pb的富集。此外,总体上3种螯合锌肥均促进了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其中PASPZn和KTPP-Zn对土壤酶活性的促进作用要大于EDTA-Zn。本研究为螯合肥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的施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 田甜于彦航张丽华陈春乐
- 关键词:小白菜土壤酶活性
- 加强环保教育在应用型本科大学中的建设
- 2018年
- 教师可以利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科研平台优势,组建环保团队,申报、开展环保型课题研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环保课题研究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环保积极性。
- 陈春乐田甜
-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环保教育环保型教师
- 淋洗对农田土壤镉铅锌的去除、移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7
- 2019年
- 以福建省Cd-Pb-Zn矿区周边的农田污染土壤为材料,通过室内连续振荡淋洗和ICP-MS测定,研究了4种常用的淋洗剂(柠檬酸、EDTA、FeCl_3和HCl)一次和连续5次淋洗对土壤Cd、Pb和Zn的去除效果,及对其形态、移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一次淋洗相比,连续5次淋洗能够增加这4种淋洗剂对Cd、Pb和Zn的去除效果,FeCl_3、EDTA和柠檬酸分别对Cd、Pb和Zn的去除效果最好,5次淋洗后分别达到89. 29%、24. 95%和36. 72%。BCR形态分析结果表明,4种淋洗剂对土壤Cd和Zn的淋洗主要是通过对弱酸提取和可还原态的Cd和Zn去除而实现的;对于土壤Pb的淋洗主要是对可还原态Pb的去除;对可氧化态和残余态重金属影响不大。其次,淋洗可导致土壤Cd、Pb和Zn移动性和有效性的增加,从而会增加其生态环境风险而导致淋洗效果的丧失,在评价淋洗效果时应予以关注。最后,从淋洗前后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变化角度考虑,对Cd-Pb-Zn复合污染土壤,EDTA是较好的淋洗剂选择。
- 陈春乐陈春乐陈春乐
-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土壤淋洗移动性有效性
- 可生物降解螯合剂亚氨基二琥珀酸和谷氨酸N,N-二乙酸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淋洗修复及动力学特征被引量:17
- 2021年
- 通过振荡淋洗研究了可生物降解螯合剂亚氨基二琥珀酸(IDS)和谷氨酸N,N-二乙酸(GLDA)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Cd、Pb和Zn的淋洗动力学特征,分析了淋洗时间、淋洗剂浓度和pH对土壤重金属淋洗效率的影响,采用BCR连续提取法分析淋洗前后土壤重金属形态变化。结果表明,IDS和GLDA对Cd、Pb和Zn淋洗效率随淋洗时间(5~720 min)延长而增加,Elovich方程和双常数方程适合用于描述淋洗动力学过程,说明该淋洗解吸动力学过程为非均相扩散过程;淋洗剂浓度(0~20 mmol·L^(^(-1)))越大,淋洗效率就越高;随淋洗剂pH(3~10)的上升,淋洗效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GLDA对Cd和Pb的淋洗去除能力大于IDS,而IDS对Zn的淋洗去除能力大于GLDA。在较佳淋洗条件下(IDS和GLDA浓度为10 mmol·L^(-1),pH为5,分别淋洗240和360 min),IDS和GLDA对Cd淋洗效率分别为21.88%和66.12%,对Pb淋洗效率分别为17.47%和22.96%,对Zn淋洗效率分别为9.21%和8.11%,此时土壤中活性较高的酸溶态和可还原态重金属能够被有效去除。因此,IDS和GLDA淋洗可减少土壤重金属的环境风险。
- 陈春乐杨婷邹县梅田甜
- 钢铁厂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以闽西三明钢铁厂周边农田为例被引量:5
- 2021年
- 为了明确闽西三明钢铁厂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及其风险,于2019年5月在钢铁厂周边采集10个表层(0~20 cm)土壤样品,测定Pb、Cu、Zn、Cd、Hg和Ni的全量,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Hkå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重金属的污染水平和风险。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土壤重金属含量(除Hg超标率为80%外)均超过了福建省土壤背景值。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b、Cu、Zn、Cd、Ni具有同源性。评价结果表明,钢铁厂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为Cd>Pb>Ni>Zn>Cu>Hg,调查区域所有土壤均达重度污染,处于很强和极强生态风险水平。因此,该钢铁厂周边农田土壤存在的重金属污染而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应优先开展Cd和Pb元素的防控,降低其生态风险。
- 田甜田甜邹县梅陈春乐
-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污染特征污染指数
- 基于TCLP法的钼矿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明确福建省某钼矿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和钼含量及其风险,为钼矿区周边土壤的安全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8月在钼矿区周边采集10个表层(0~20cm)土壤样品,测定了Cd、Pb、Zn、Cr、Ni、Cu和Mo等7种元素的全量和TCLP(Toxicity characteristic leaching procedure)提取量,并基于此进行了评价。【结果】调查区域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大于福建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的规定,10个采样点土壤Cd、Zn和Cu含量均超过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规定,Mo的含量均大于安全阈值规定,超标率达100%。基于TCLP法评价的钼矿区土壤重金属存在的风险主要是由Cd、Pb和Mo元素引起的。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土壤处于轻度污染以上等级的达到60%,随着离矿口距离的增加,污染程度越低。【结论】钼矿区周边土壤存在一定的重金属污染,TCLP提取的Cd、Pb和Mo存在较高的风险,离矿口越近的土壤污染风险越严重。
- 陈春乐陈春乐王果
- 关键词:钼TCLP土壤重金属
- 生物炭对水稻-再生稻体系吸收土壤中Cd和Pb的影响被引量:8
- 2020年
- 以矿区周边Cd—Pb复合污染的农田土壤为供试材料,设置0,2.5%和5%(w/w)3个生物炭添加处理,通过盆栽试验探讨生物炭对再生稻吸收土壤中Cd和Pb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施加提高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使Cd和Pb从移动性较强的弱酸提取态转化为较稳定的可还原态,且土壤CaCl2提取的有效态Cd和Pb含量分别降低33.23%~53.23%和66.52%~91.45%。同时,生物炭抑制Cd在头季和再生季水稻叶到糙米中的迁移,降低Pb从茎到叶和糙米的迁移,从而减少Cd和Pb在糙米中的累积;在5%生物炭处理下,再生季糙米Cd含量为0.15mg/kg,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限量值(0.2mg/kg);Pb含量比对照处理降低68.18%。此外,再生季糙米中Cd和Pb含量低于头季稻糙米中相应的含量。因此,生物炭可以抑制Cd和Pb在再生稻体内的累积,降低糙米的重金属污染风险。
- 李荭荭李洲陈春乐陈春乐田甜田甜
- 关键词:再生稻生物炭镉铅迁移
- 淋洗修复后残留土壤中重金属的再释放及环境风险被引量:8
- 2020年
- 淋洗修复后残留土壤中的重金属会因外界环境的改变可能会发生再释放过程而使环境风险增加,淹水是农田土壤常见的管理模式之一,然而淹水介导的土壤环境条件的改变对淋洗修复后残留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的再释放和环境风险的变化影响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开展了持续淹水培养(180 d)对经柠檬酸(CA)、EDTA、FeCl3和HCl淋洗修复后残留土壤中Cd、Pb和Zn的有效性、形态分配和环境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经CA、EDTA和HCl淋洗后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有效态Pb含量增加,有效态Zn含量减少.经FeCl3淋洗后土壤中有效态Cd、Pb和Zn含量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形态分析结果表明,淹水会使土壤Eh降低而致使铁锰氧化物的溶解,因此导致可还原态Pb含量向弱酸提取态Pb转移是有效态Pb含量增加的原因;土壤弱酸提取态Cd含量变化与土壤有效态Cd含量变化基本一致;淹水对淋洗修复后Zn形态的影响较小.基于改进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淹水使CA、EDTA和HCl淋洗后土壤Cd、Zn环境风险和重金属环境总风险减少,使Pb的环境风险增加.淹水后FeCl3淋洗后土壤Cd、Pb和Zn环境风险及重金属环境总风险增加.由于FeCl3淋洗后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较低且环境总风险(低风险)明显小于其它3种淋洗剂淋洗的土壤,因此,FeCl3可成为Cd-Pb-Zn复合污染土壤的淋洗剂选择,但是需关注其淋洗修复后残留土壤中重金属的再释放并采取调控措施.本研究结果可为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合适淋洗剂的选择和淋洗法修复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效果评估提供更为合理的指导思路.
- 陈春乐陈春乐田甜田甜
- 关键词:淹水有效态环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