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 作品数:11 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53、bcl-2和nm23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bcl 2、p5 3和nm2 3基因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探讨bcl 2、p5 3和nm2 3基因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80例胃癌组织、3 7例不典型增生癌旁组织及 2 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bcl 2、p5 3和nm 2 3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 结果 bcl 2蛋白在胃癌癌旁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7.1%、18.1%和 2 5 .0 % ,其在各组间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bcl 2蛋白在高分化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 78.2 % ,明显高于在低分化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4 8.5 % ,P<0 .0 5 )。p5 3在高分化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 72 .5 % ,明显低于低分化胃癌组织的 86.2 % (P<0 .0 5 )。nm 2 3在高分化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84.3 % ,明显高于低分化胃癌组织的 17.2 % (P<0 .0 5 )。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nm 2 3的表达阳性率为 5 4.5 % ,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表达阳性率 (85 .7% ,P<0 .0 5 )。p5 3与bcl 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bcl 2、p5 3和nm 2 3的表达与胃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对患者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 朱新勇张同全王福春方驰华马俊勋张伟曹瑞
- 关键词:P53BCL-2NM23基因胃癌癌组织
- 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和术式选择被引量:4
- 2004年
- 朱新勇方驰华李永研王福春马俊勋张伟
- 关键词:十二指肠损伤
- “蓝碟”手辅助腹腔镜技术的临床应用(附3例报告)被引量:12
- 2004年
- 本文报道采用“蓝碟”手助器分别对 1例多发性结肠原发癌、1例腹膜后占位病变、1例胰腺真性囊肿伴梗阻性黄疸患者施行经“蓝碟”手辅助腹腔镜手术的成功经验。 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本法降低传统腹腔镜外科手术的难度 ,又具有开放手术的简便直观性 ,结合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外科技术的优点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方驰华张伟马俊勋朱新勇
- 大鼠肝干细胞定位及形态学特征研究被引量:16
- 2004年
- 目的 研究大鼠肝干细胞在肝脏的定位及其形态学特征。方法采用3’-甲基-4-二甲基偶氮苯诱癌建立大鼠肝癌模型,于造模第4周取肝脏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位,同时分离干细胞,采用相差显微镜摄像、透射和扫描电镜摄像对分离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组织免疫化学发现细胞角蛋白(CK)18、19、CD_(34)、c-kit阳性。从成体大鼠肝脏分离的肝干细胞体积小、外形及胞核为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稳定传代,细胞形态不发生改变;结论 成体大鼠肝干细胞位于汇管区,肝干细胞的成功培养为研究肝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马俊勋方驰华张伟朱新勇
- 关键词:鼠肝肝干细胞肝脏组织形态学特征C-KIT细胞形态
- 成体大鼠肝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形态学观察被引量:8
- 2005年
- 马俊勋方驰华张伟朱新勇
- 关键词:肝干细胞细胞分离细胞形态学
- 湿热环境下大鼠爆炸伤组织缺损创面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建立湿热环境下大鼠爆炸伤软组织缺损的动物模型,以供对爆炸伤引起的战伤慢性创面的病理、病理生理学以及修复治疗进行深入的研究。方法采用8#瞬发纸制电雷管为爆炸源模拟爆炸性武器的爆炸冲击波,致伤大鼠背部软组织,建立大鼠背部爆炸伤软组织缺损动物模型。采用检测致伤参数,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的动物伤情、愈合时间及死亡率。结果创伤4h两组的病理观察基本相同。6~8h后高温高湿组较常温常湿组创面及肌肉变色区明显扩大且有腐败臭味,有感染现象;而常温组12~24h始出现明显臭味。常温常湿组21d伤口基本愈合,愈合率为83.3%(15/18);高温高湿组21d愈合率为0,28d愈合率为11.1%(2/18)。软组织创面范围(6.5±1.4)cm×(7.5±0.7)cm×(1.7±0.2)cm。结论该背部爆破冲击复合伤软组织缺损动物模型能较真实地模拟爆炸伤的致伤效果,伤情与实际爆炸伤接近,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可为湿热环境下爆炸伤慢性创面基础与救治研究提供良好的动物模型。
- 朱新勇方驰华马俊勋张伟
- 关键词:湿热环境爆炸伤软组织缺损动物模型炎症
- 经蓝碟手辅助腹腔镜治疗腹部外科疑难疾病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探讨经蓝碟手辅助腹腔镜下外科技术在腹部外科疾病诊断、手术切除上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扩大经蓝碟手辅助腹腔镜下外科技术的适用范围. 方法:建立二氧化碳气腹、根据病变的部位和手术的要求,放置Trocar和蓝碟装置.在左手的引导下,用超声刀进行解剖、分离、切割等技术,分别对胰腺囊肿,腹膜后肿瘤,多发性结肠原发癌,巨大肝脓肿和β-地中海贫血巨脾各1例进行治疗. 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近期效果良好. 结论:蓝碟手助器的良好性能特点能很好满足该手术的需要. 由于恢复了术者手的触觉感,在手术操作上更为方便, 经蓝碟手辅助腹腔镜下可完成目前开腹手术时各种腹部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
- 方驰华张伟马俊勋
- 关键词:腹部外科疾病二氧化碳气腹
- p53、bcl-2、nm23基因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研究胃组织中bcl 2、p5 3、nm2 3基因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探讨bcl 2、p5 3、nm2 3基因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对 80例胃癌组织 ,37例不典型增生癌旁组织及 2 0例正常粘膜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bcl 2蛋白在癌旁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的阳性率分别为 3%、1 9.2 %、2 1 % ,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高分化胃癌组织阳性率为 78.2 % ,明显高于低分化胃癌组织的 4 8.0 % (P <0 .0 5 ) ;p5 3在高分化胃癌中阳性率为 5 2 % ,明显低于低分化组的87.5 % (P <0 .0 5 ) ;nm2 3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 6 0 % ,明显高于低分化及伴有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 (P <0 .0 5 )。p5 3与bcl 2呈明显负相关。 结论 bcl 2、p5 3和nm2 3的表达不仅与胃癌细胞的分化等级密切相关 。
- 朱新勇张同全王福春方驰华曹瑞马俊勋张伟
- 关键词:胃癌BCL-2基因P53基因NM23基因细胞分化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与防治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办法。方法通过分析该院10年间32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原因和诊治经验。结果32例中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2%,包括胰瘘2例,胆瘘1例,腹腔出血2例,消化道出血1例。死亡2例,死亡率6.1%。结论提出防治胰瘘、胆瘘、腹腔出血、消化道出血及腹腔感染的具体措施。
- 张伟马俊勋朱新勇方驰华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
- 表皮生长因子对卵圆细胞p21 ras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04年
- 张伟方驰华马俊勋涂玉亮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卵圆细胞P21RAS蛋白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