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炎
  • 1篇胆汁
  • 1篇胆汁性
  • 1篇蛋白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幽门螺杆菌感...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胆汁性
  • 1篇肾损
  • 1篇肾损伤
  • 1篇图像
  • 1篇图像处理
  • 1篇中性粒细胞
  • 1篇中性粒细胞明...
  • 1篇肿瘤

机构

  • 2篇四川省医学科...
  • 2篇四川省医学科...

作者

  • 4篇雷蕾
  • 2篇杨雪
  • 1篇胡晓
  • 1篇李良平
  • 1篇张笛
  • 1篇邱春华
  • 1篇张颖慧
  • 1篇周超

传媒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NGAL在肝硬化继发急性肾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在肝硬化继发急性肾损伤(AK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继发AKI分为肝硬化继发AKI组(n=80)与未继发AKI组(n=40),比较两组患者血清NGAL、尿液NGAL水平。然后将肝硬化继发AKI组患者进行AKI分期,比较不同分期组患者血清NGAL、尿液NGAL水平。结果肝硬化继发AKI患者血清和尿液NGAL水平分别为(624.7±42.6)、(1.98±0.36)g/L,未继发AKI患者血清和尿液NGAL水平分别为(59.3±10.4)、(0.56±0.11)g/L,组间比较显示,肝硬化继发AKI组患者血清和尿液NGAL水平明显高于未继发AKI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分期后,不同AKI分期组间血清和尿液NGAL水平不同(P<0.05),且随着AKI分期增加,血清和尿液NGAL水平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继发AKI患者血清和尿液NAGL水平明显高于未继发AKI者,且随着AKI分期增加其水平明显升高,可以作为肝硬化继发AKI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
雷蕾杨雪张颖慧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肝硬化急性肾损伤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超声内镜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分析52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N)患者内镜超声(EUS)征象并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52例直肠NEN患者(观察组)及同期就诊的50例直肠其它黏膜病变患者(对照组),分析观察组临床表现及两组EUS声像特点。结果直肠NEN肿瘤EUS诊断:敏感性94.23%(49/52),特异性88.00%(44/50),阳性预测值92.45%(49/55),阴性预测值93.62%(44/47),准确度89.61%,约登指数0.77。直肠NEN与直肠其它黏膜病灶区的灰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EUS对直肠NEN与直肠其它黏膜病变的诊断,两者声像特点及病理结构差异较大,EUS对直肠NEN的诊断,以及直肠其他黏膜下病变的鉴别具有较显著的临床意义。
雷蕾肖迅张志宏宋彦
关键词:内镜超声计算机图像处理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合并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自身免疫性胃炎1例
2025年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和自身免疫性胃炎(AIG)都是T细胞介导免疫反应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报道了1例患者同时合并三种疾病的病例。该病例提示了PBC、AIP和AIG之间存在的潜在联系,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其相互关系和潜在的共同治疗策略。
黄鑫宇周超雷蕾胡韵李良平张笛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自身免疫性胃炎T细胞
胃息肉的特点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分析胃息肉的临床、内镜、病理特点及与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方法通过胃镜活检证实的胃息肉被纳入分析。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在年龄、部位、大小、Hp状态方面的差异,不同性别胃息肉病理类型的差异,以及不同部位胃息肉大小的差异。结果纳入440例胃息肉。胃息肉随年龄增长而增多,胃底腺息肉多见于女性,胃底腺、增生性、炎性及腺瘤性息肉分别为274、138、26、2例,贲门、胃底、胃体、胃窦及幽门息肉分别为22、234、106、75、3例。<1 cm、1~1.9 cm、≥2 cm的息肉分别为392、40、8例。372例胃息肉经组织切片染色检测了Hp,其中Hp阳性的胃底腺、增生性、炎性及腺瘤性息肉分别为0、57、9、1例。不同部位的胃息肉存在大小的差异(P<0.05),各病理类型胃息肉的部位、大小及Hp状态也存在差异(P<0.05)。结论胃息肉病理谱发生了改变,增生性息肉与Hp阳性相关,而胃底腺息肉与Hp阴性相关。掌握胃息肉的特点有助于胃镜检查对胃息肉性质的初步判断,指导治疗及随访观察。
杨雪邱春华雷蕾胡晓
关键词:胃息肉幽门螺杆菌病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