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艳春

作品数:13 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省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肺炎
  • 3篇医院获得性
  • 3篇医院获得性肺...
  • 3篇获得性
  • 3篇获得性肺炎
  • 2篇胸腺
  • 2篇胸腺肽
  • 2篇胸腺肽Α
  • 2篇胸腺肽Α1
  • 2篇血糖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胰岛素抵抗
  • 2篇衰竭
  • 2篇脓毒
  • 2篇脓毒症
  • 2篇脓毒症患者
  • 2篇重症医院获得...
  • 2篇慢性
  • 2篇呼吸衰竭

机构

  • 12篇浙江省中医院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3篇吴艳春
  • 12篇雷澍
  • 10篇王灵聪
  • 7篇吴建浓
  • 6篇智屹惠
  • 6篇江荣林
  • 5篇叶雪惠
  • 3篇朱美飞
  • 3篇黄立权
  • 2篇马伟斌
  • 2篇陈霁虹
  • 1篇陈俭
  • 1篇方强
  • 1篇郭小文
  • 1篇陈惠香
  • 1篇邢茜
  • 1篇智屹慧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江西医药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科危重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 通过观察内科危重病患者入ICU后早期血糖、胰岛素浓度以及胰岛素抵抗(IR)的变化,探讨这些指标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ICU内科危重病患者50例和正常对照20例,24h内或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BG)和胰岛素(FINS)浓度,使用稳态模式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内科危重病组FBG、FINS浓度及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01)。死亡组FBG浓度、HOMA—IR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01或P〈0.05);而FINS浓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科危重病不同病种间FBG、FINS浓度、HOMA—IR和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PACHEⅡ评分与FBG浓度、HOMA—IR呈显著正相关(FBGr=0.500,P〈0.001;HOMA—IRr=0.320,P〈0.05);APACHEⅡ评分与FINS浓度相关不显著(r=-0.107,P〉0.05)。结论内科危重病患者早期出现IR,与疾病的种类无关。FBG浓度和HOMA—IR可以用于判断内科危重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评估预后。
吴艳春智屹惠雷澍王灵聪江荣林
关键词:危重病高血糖胰岛素抵抗
大黄加硫糖铝混悬液预防呼吸衰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了解大黄加硫糖铝混悬液预防呼吸衰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将55例需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经鼻胃管给生大黄粉加硫糖铝混悬液,对照组予雷尼替丁入液静滴;观察两种方法对应激性溃疡出血、早发性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晚发性VAP和总VAP发病率的影响。结果两组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早发性VAP发病率和总VAP发病率近似,治疗组晚发性VAP发病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两组所用方法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疗效相似,但应用大黄加硫糖铝混悬液可降低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晚发性VAP发病率。
雷澍吴艳春王灵聪吴建浓
关键词:呼吸衰竭应激性溃疡出血呼吸机相关肺炎硫糖铝混悬液
胸腺肽α1在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治疗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内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SHAP)患者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T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ICU内38例符合SHAP和脓毒症标准且CD14+单核细胞HLA-DR<30%的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n=21)和对照组(n=17)。治疗组在SHAP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1.6 mg胸腺肽α1皮下注射,2次/d,持续1周。对照组仅给予SHAP常规治疗。在胸腺肽α1治疗前及结束治疗时分别测量CD14+单核细胞HLA-DR、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水平,并观察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及生存状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D14+单核细胞HLA-DR、CD4+细胞及CD4+/CD8+比值明显上升,对照组治疗后无改善。但两组ICU住院死亡率无显著差异。存活者和死亡者间的CD14+单核细胞HLA-DR有显著性差异,而CD4+细胞、NK细胞及CD4+/CD8+比值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中存活者的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均比对照组中的存活者明显缩短。结论胸腺肽α1能提高ICU内SHAP患者CD14+单核细胞HLA-DR、CD4+细胞及CD4+/CD8+比值,且缩短了存活者的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但未能降低ICU住院死亡率。
雷澍吴艳春陈霁虹王灵聪吴建浓叶雪惠
关键词:胸腺肽Α1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
严重脓毒症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的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严重脓毒症患者入ICU后血糖、胰岛素浓度、胰岛素抵抗(IR)及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动态变化,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严重脓毒症患者36例和正常对照20例,根据脓毒症后28d后的存活情况,分为生存组(n=20例)和死亡组(n=16)。回顾分析各组第1天、第28天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浓度,使用稳态模式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结果严重脓毒症患者入组后第1天FBG、FINS浓度及HOMA-I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OMA-β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46、5.64、7.07、6.73,P均<0.05)。生存组与死亡组入组后第1天FBG、FINS浓度及HOMA-IR均高于对照组,而HOMA-β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13、4.43、5.49、4.70、6.85、3.60、5.02、8.96,P均<0.05);生存组第28天FBG、FINS浓度及HOMA-IR较第1天下降,而HOMA-β回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71、2.72、4.06、2.47,P均<0.05);死亡组FBG和HOMA-IR高于生存组,HOMA-β低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46、2.82、2.97,P均<0.05);而FINS浓度与生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P>0.05)。单个脏器功能不全患者FBG浓度、HOMA-β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q分别=1.95、1.66,P均>0.05);多个脏器功能不全患者FBG、FINS浓度及HOMA-IR均高于对照组;而HOMA-β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10.18、5.19、7.58、14.96,P均<0.05)。APACHEⅡ评分与FBG、HOMA-IR呈正相关,与HOMA-β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分别=0.68、0.50、-0.66,P均<0.05)。结论严重脓毒症患者存在IR,其中多脏器功能不全患者存在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FBG浓度、HOMA-IR及HOMA-β可作为判断严重脓毒症患者病情转归,预后的预警指标。
吴艳春王灵聪雷澍智屹惠江荣林
关键词:脓毒症高血糖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
还原型谷胱甘肽在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肝损害患者中的应用(英文)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肝损害的作用。方法 66例60岁以上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入选患者采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常规方案治疗。对照组(n=31)护肝采用静脉滴注肌苷1. 0g,维生素C2. 0g和门冬氨酸钾镁20mL, 1次/d,连用2周。治疗组(n=35)护肝采用GSH1. 2g经静脉输入, 2次/d,连用2周。同时监测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血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及child pugh评分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肝损害的肝功能复常方面显示更为良好的治疗效应,ALT,AST,TBIL,TBA和child pugh评分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0. 01);治疗组30d内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 05);PT,ALB,出院时的死亡率和30d内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 05)。结论 GSH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肝损害是有效的和安全的。在慢性肺心病常规方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GSH对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肝损害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疗效优于常规护肝治疗。
雷澍吴艳春王灵聪吴建浓郭小文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慢性肺心病肝损害
不同鼻饲营养途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疾病进展的影响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的鼻饲营养途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疾病发展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7例连续禁食48 h以上,且胃肠功能恢复、腹痛已缓解的SAP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行鼻胃管鼻饲营养(14例)和鼻空肠管鼻饲营养(13例)。记录血清淀粉酶、脂肪酶、C反应蛋白(CRP)和Balthazar CT评分,分析腹痛再发例次和病程进展状况。结果:鼻胃管鼻饲组和鼻空肠管鼻饲组中分别有8例(57.1%)和2例(15.4%)发生腹痛再发(P<0.05),鼻胃管组和腹痛再发者的总住院时间、鼻饲后住院时间均分别较鼻空肠管组和无腹痛者长(P<0.05,P<0.01)。血淀粉酶、脂肪酶、CRP恢复正常的时间亦较长(P<0.05,P<0.01)。鼻胃管组有4例(28.6%)须停止鼻饲,有2例(14.3%)死亡,而鼻空肠管组则均无上述情况发生率。发生腹痛者的患病在第21天的Balthazar's CT评分较高。结论:鼻空肠管鼻饲营养较鼻胃管鼻饲营养者能显著减少SAP的腹痛再发和缩短疾病治疗时间。
江荣林马伟斌雷澍王灵聪吴建浓朱美飞吴艳春智屹惠黄立权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鼻饲病程
胸腺肽α_1对脑梗死并发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治疗对脑梗死并发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SHAP)患者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等免疫指标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6例脑梗死并发SH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5)和对照组(n=21)。治疗组给予1.6mg胸腺肽α1皮下注射,bid,持续1周。对照组仅对脑梗死和SHAP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单核细胞HLA-DR、CD4+细胞及CD4+/CD8+比值明显上升,其存活者抗生素应用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胸腺肽α1能提高脑梗死并发SHAP患者免疫功能,有利于感染控制。
雷澍江荣林王灵聪吴建浓吴艳春智屹惠
关键词:胸腺肽Α1脑梗死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
大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中毒性肠麻痹的治疗作用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观察大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伴发中毒性肠麻痹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2例COPD呼吸衰竭伴发中毒性肠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大黄和西沙比利治疗,观察两组中毒性肠麻痹的疗效和2、4周内的呼吸机脱机情况。结果治疗组中毒性肠麻痹有效率和2周内脱机成功率分别为71.43%和42.86%,而对照组分别为33.33%和14.2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4周内脱机成功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7.14%和52.38%,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大黄对COPD呼吸衰竭伴发中毒性肠麻痹的疗效优于西沙比利,且可使整体病情恢复加快,2周内脱机成功率提高。
雷澍叶雪惠吴艳春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中毒性肠麻痹中医药治疗西沙比利
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与预后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在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中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对ICU内68例HAP患者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单核细胞HLA-DR、APACHEⅡ评分、皮质醇、T细胞亚群和NK细胞;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单核细胞HLA-DR、APACHEⅡ评分与28 d住院病死率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死亡组单核细胞HLA-DR低于存活组(P<0.05),而APACHEⅡ评分和皮质醇水平高于存活组(P<0.01);入ICU时单核细胞HLA-DR和APACHEⅡ评分与预后相关,单核细胞HLA-DR与28 d住院病死率均和皮质醇水平呈负相关。结论HAP患者的单核细胞HLA-DR表达水平与预后相关,将APACHEⅡ评分与单核细胞HLA-DR结合分析能提高预后预测的准确性。
雷澍陈霁虹吴艳春王灵聪吴建浓智屹慧叶雪惠
关键词:医院获得性肺炎
参附注射液对重度脓毒症患者组织氧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3
2009年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重度脓毒症患者氧输送的影响。方法:选择ICU收治的52例重度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25例)和常规+参附注射液治疗(治疗组,27例),观察比较0、6、24、48、72h时两组患者的氧供应(DO2)、氧消耗(VO2)、氧摄取率(ERO2)和乳酸清除率及28d病死率的情况。结果:两组的DO2、VO2、ERO2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或降低(P<0.01),治疗组第6、24、48、72h的DO2、VO2和乳酸清除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两组的28d病死率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改善重度脓毒症患者的氧输送,是治疗重度脓毒症的临床有效药物。
江荣林雷澍王灵聪吴建浓智屹惠吴艳春朱美飞黄立权叶雪惠
关键词:重度脓毒症参附注射液氧输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