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季静

作品数:7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小麦
  • 2篇基因
  • 1篇代换
  • 1篇等位
  • 1篇等位基因
  • 1篇冬小麦
  • 1篇冬小麦生长
  • 1篇雄性不育
  • 1篇雄性不育系
  • 1篇油葵
  • 1篇诱变
  • 1篇诱变剂
  • 1篇诱变效应
  • 1篇幼苗
  • 1篇幼苗生长
  • 1篇生长发育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效应
  • 1篇培养基
  • 1篇染色体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6篇季静
  • 4篇王罡
  • 2篇胡含
  • 2篇王萍
  • 1篇牟金叶
  • 1篇王献平
  • 1篇张相岐
  • 1篇景建康
  • 1篇王罡
  • 1篇陶丹
  • 1篇贾玉峰
  • 1篇冉彦中
  • 1篇张文俊
  • 1篇杜娟
  • 1篇宋海星

传媒

  • 2篇Journa...
  • 1篇吉林农业科学
  • 1篇遗传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核农学通报

年份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个小黑麦附加-双代换花粉株系(M16)的创制与鉴定被引量:11
1999年
报道了一个遗传组成复杂的小麦/小黑麦杂种花粉株系M16的创制、形态性状、遗传稳定性、染色体组成以及抗白粉病的鉴定结果。M16植株形态为普通小麦型,染色体数目为2n=44,具有很高的遗传稳定性,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染色体稳定性分别为91.05%和93.23%。接种鉴定表明M16高抗小麦白粉病。原位杂交、C-分带和同工酶标记分析证明M16有3对黑麦染色体,是一个4R附加、3R(3D)和6R(6D)代换的小黑麦附加-双代换系。讨论了遗传结构复杂的花粉植株类型产生的机制、遗传稳定性及意义等问题。
张相岐王献平景建康季静张文俊牟金叶韩收胡含
关键词:花药培养抗白粉病染色体组成
长春地区种植冬小麦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1993~1997年在长春种植6个冬小麦品种,9月中旬播种,翌年6月底至7月初收获。冬小麦的总茎数各品种均在越冬前达最大值,越冬后呈下降趋势。返青期、抽穗期的茎数、穗数与小区产量间呈显著正相关。
王萍王罡季静宋海星陶丹冉彦中
关键词:冬小麦生长发育相关系数
向日葵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线粒体基因组atpA位点的研究被引量:10
1998年
对21种向日葵细胞质雄性不育(CMS)品系的线粒体基因组atpA基因位点处的DNA分子变异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首次通过基因组DNA及mtDNA与一含有部分atpA基因和orf H522的4.1kb探针Southern分子杂交分析及mt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证明,在atpA基因位点区域有4种DNA序列存在于21种细胞质雄性不育品系中。首次指出在向日葵CMS品系中即使细胞质来源相同,不育基因却有多种存在形式,并通过实验结果推测了导致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机理。
季静王罡H.SerieysE.BelhassenA.Bervillé
关键词:向日葵CMS
不同培养基对蝴蝶兰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1999年
杜娟贾玉峰季静张艳华王罡
关键词: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不同培养基种子发芽率出苗率活性碳
等位基因变异对小麦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1995年
多年来,对小麦品质的研究,一直停留在直接测定加工成成品后的各种指标的水平上。随着遗传学对贮藏蛋白基因研究的深入以及生物化学发展对蛋白分析技术的改进,直接对品种中影响品质的基因位点加以测定,有目的地在育种中选用适宜亲本并预测育种杂交后代贮藏蛋白基因的组成成为可能.近年来,在小麦贮藏蛋白基因的遗传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的同时,对小麦品质的生化测定技术以及各种等位基因变异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的研究也取得了飞跃的发展.有关小麦贮藏蛋白等位基因变异与小麦加工品质间关系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又一引人注目的热点。本文将着重讨论目前国际上在这些方面研究的现状及前景.在世界大部分小麦生长地区,麦谷蛋白的弹性是面粉加工过程的主要限制因素。
王罡季静胡含
关键词:小麦等位基因
两种化学诱变剂对油葵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1997年
用0.1%,0.3%,0.5%,0.7%和0.9%的DES和0.0005mol·L-1,0.001mol·L-1,0.003mol·L-1,0.005mol·L-1和0.007mol·L-1的NaN3处理油用向日葵种子。结果表明,M1的发芽率、出苗率和幼苗高度均随着诱变剂浓度的增高而降低。DES对向日葵诱变适宜浓度为0.2%~0.3%,与禾本科作物相似。而NaN3适宜浓度近于或略高于0.007mol·L-1,高于禾本科作物。DES可引起向日葵M1根尖细胞染色体的畸变。
王萍季静王罡
关键词:DES诱变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