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华
- 作品数:11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阴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 胸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 2008年
-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一外伤性胸主动脉瘤患者进行微创治疗,在围手术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中及术后严密监测血压,并加强对出血、栓塞、下肢动脉损伤、感染等并发症的观察。结果该患者血压控制理想,情绪稳定,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胸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手术创伤小,适应范围广,加强围手术期专科护理、心理支持,严密监护重要器官功能,对成功开展主动脉瘤的腔内治疗将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
- 范晓华
- 关键词:胸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护理
- 一种离床报警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床报警器,包括床、床垫、间隙、限位柱、弹簧、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蓄电池、开关、导线和报警器,所述床通过弹簧与床垫连接;所述床与床垫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床的底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床的底部相对于蓄电...
- 周维华徐燕平范晓华
- 文献传递
- 三腔胃肠管在食管贲门胃癌术后胃瘫治疗中的应用
- 目的:观察三腔胃肠管(Freka Trelumina)在食管贲门、胃癌术后胃瘫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效果.
方法:对3例食管癌,2例贲门癌,3例胃癌切除术后出现胃瘫的病人,在胃镜引导下,将三腔胃肠管经鼻送达空肠近...
- 陈祥生黄斌沈凯吴松范晓华
- 关键词:三腔胃肠管贲门癌胃癌手术并发症胃瘫治疗
- 文献传递
- 导管导向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检中麻醉效果观察
- 2002年
- 朱耀华江莲刘澄英缪志强唐良法侯昕珩吴晓东范晓华
-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检麻醉方法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护理,观察恢复效果。方法对64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康复组进行规范系统的康复训练及护理,常规组无系统的训练方法,只进行常规护理。治疗4周后观察吞咽困难改善情况。结果康复组总有效率94%,常规组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及护理,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范晓华周红玉张静芳
- 关键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早期康复护理早期康复训练吞咽困难
- 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被引量:1
- 2010年
- 董金华范晓华
-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护理
- 脑卒中后失眠的原因调查及其心理护理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调查分析脑卒中后失眠的原因,进而探讨心理护理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明确诊断为脑卒中及失眠症的住院病例96例,采用自制问卷对患者睡眠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同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施行心理护理前、后患者睡眠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环境因素及精神、情绪因素分别占被调查患者的78.13%和65.63%,实施心理护理后患者PSQI评分较实施心理护理前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环境因素及精神、情绪因素是导致脑卒中后失眠的最主要因素,心理护理对改善其睡眠质量至关重要。
- 沈凤娟范晓华潘卫萍
- 关键词:脑卒中失眠心理护理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总结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早期观察要点与护理体会。方法对43例SHA后CVS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结果43例患者中,除1例死亡、6例留有不同程度偏瘫外,其余36例均的转出院,大大降低了SHA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结论早期观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高级神经功能、加强落物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和心理护理,是降低了SAH后CVS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的极其重要措施。
- 范晓华张静芳潘卫平
- 关键词:脑血管痉挛护理
- 早期综合护理对初次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初次老年脑梗死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2例初次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两组干预前后均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或消除老年初次脑梗死患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
- 芮雪范晓华潘卫萍
- 关键词:老年脑梗死焦虑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