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菊
-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介入治疗儿童回盲部溃疡合并大出血1例
- 2011年
- 病例男,12岁,主因腹泻1天,便血1次,于2009-10-265:30Am入院。入院前1天下午无任何诱因出现腹泻,1次/h,量不多,为黄色稀水样便,伴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便血1次,表现为便中带脓血,无腥臭,伴腹痛。既往无腹痛、返酸、嗳气、鼻衄、皮肤出血及淤斑等病史。
- 丁希伟白淑霞王金堂王小菊李智慧付宇
- 关键词:儿童回盲部溃疡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
- 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风险的列线图模型的构建与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建立预测川崎病(KD)并发冠状动脉病变(CAL)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KD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血液学指标。根据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的检测结果将患儿分为冠状动脉病变组(CAL组)70例和非冠状动脉病变组(NCAL组)95例。采用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套索算法(LASSO)回归分析KD合并CAL风险的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模型构建列线图,再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正曲线、决策曲线分析3个层面对模型进行验证,评估模型的优劣性。结果采用LASSO回归筛选出5个预测因子,即发热时间≥10 d、合并支原体感染、白细胞(WBC)>20×10^(9)/L、血小板(PLT)计数、C反应蛋白(CRP)与白蛋白(ALB)比值。纳入Logistic回归并构建列线图,经验证列线图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1(95%CI为0.782~0.900),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71.6%。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KD并发CAL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准确性,有助于临床工作者筛选出CAL的高危患儿。
- 龙超张睿黄飞王小菊
-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
- 轮状病毒感染对轻度胃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感染对轻度胃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BICE)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随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BICE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分为轮状病毒阳性组(n=35)和轮状病毒阴性组(n=63)。收集2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胃肠炎症状、惊厥特点、实验室检查指标、是否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及1~2 a年随访结果(有无复发或转化为癫痫),并进行比较。结果BICE好发于12~24月龄儿童,秋季为其发病高峰期。2组患儿的性别构成、起病年龄及发病月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儿均在病程的第1~3天出现低热、呕吐、腹泻症状,且呕吐、腹泻症状轻微。2组患儿首次发热时间、首次呕吐时间、每日呕吐次数、首次腹泻时间、每日腹泻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儿首次惊厥发作均在病程的第1~3天,持续时间30 s至5 min,发作次数1~3次,表现形式均为全身阵挛型。2组患儿首次惊厥发作时间、惊厥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轮状病毒阳性组患儿每次惊厥持续时间长于轮状病毒阴性组(P <0.05)。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患儿与未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患儿的首次惊厥发作时间、惊厥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患儿每次惊厥持续时间短于未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患儿(P <0.05)。2组患儿外周血WBC水平均无明显升高,血清Na+、K+、Ca2+、Cl-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2组患儿外周血WBC水平及血清Na+、K+、Ca2+、C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轮状病毒阳性组患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高于轮状病毒阴性组(P <0.05)。2组患儿经积极治疗均治愈,出院后1~2 a内2组患儿均无复发或转化为癫痫者。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可使BICE患儿的肝功能受损,惊厥持续�
- 王进芳王小菊黄飞陈丽娜林尧
- 关键词:轮状病毒胃肠炎惊厥
- 小儿溺粪1例抢救体会
- 2014年
- 1病史资料
患儿,女,2岁,因溺粪1 h入院,患儿于1 h前被家长发现时已落入粪坑(具体时间不详),被家长救出时患儿神志不清,呼吸微弱,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立即拨打当地110,予以清理呼吸道、吸氧等处理后急送入我院。途中逐渐出现呼吸急促、费力,喉中痰鸣。
- 王平白淑霞王小菊张曼刘文娟王金堂
- 关键词: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性肺炎脑损害
- VCA-IgM、RAI和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查对儿童EB病毒感染的诊断效能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分析抗EB病毒(Epstein-Bar virus,EBV)衣壳抗原IgM抗体(VCA-IgM)、IgG抗体亲和力指数(RAI)、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实验室检测指标对儿童EB病毒急性感染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6月就诊于随州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部并行EBV-DNA定量检测的233例患儿的VCA-IgM、RAI及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资料,以EBV-DNA定量≥1.0×103拷贝/mL为阳性标准将患儿分为EBV-DNA阳性组和EBV-DNA阴性组,比较EB病毒VCA-IgM、RAI及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在诊断EB病毒感染过程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确定与诊断EB病毒感染有关的阳性指标个数的最佳诊断点。结果:EBV-DNA阳性组VCA-IgM、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均高于EBV-DNA阴性组,RAI低于EBV-DNA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和RAI诊断EBV感染的准确度均为73.82%,显著高于VCA-IgM的6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中诊断EB病毒感染的最佳诊断点对应于每位患儿1.5个阳性检测指标个数。结论:诊断EB病毒早期感染的这三项实验室检测指标中,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和RAI的诊断效能高于VCA-IgM,当三者中任意两项指标支持EB病毒感染诊断时,其诊断EBV感染的准确性较单项指标高,与三项指标同时阳性无显著差别,这在临床诊疗工作中既能缩短诊疗时间,减少误诊、漏诊和迟诊,还能避免过度检查,降低患儿的医疗费用,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
- 伍燕王小菊
- 关键词:实验室检测指标EB病毒
- 柯里拉京对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Toll样受体3-干扰素诱导链接蛋白通路的调控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通过柯里拉京(Cor)干预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小鼠模型,阐明柯里拉京对Toll样受体3(TLR3)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颅内注射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建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小鼠模型,每天定时灌胃1次等体积的柯里拉京或生理盐水,在第5天断头处死小鼠,取出右侧颞叶病变脑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脑组织病理改变,通过定时定量PCR检测TLR3及其下游信号分子TLR结构域的干扰素诱导链接蛋白(TRIF)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TLR3、TRIF蛋白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炎性组织细胞内干扰素α(IFN-α)的分泌情况。结果:HSE小鼠模型中TLR3及其下游分子TRIF的mRNA、蛋白表达及IFN-α的分泌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柯里拉京干预可有效缓解动物脑组织的病理变化,且TLR3及其下游分子TRIF的mRNA、蛋白表达及IFN-α的分泌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柯里拉京能明显抑制小鼠小胶质细胞内TLR3通路达到缓解单纯疱疹病毒1型引起的脑组织的损伤。
- 王有琴黄飞张睿樊丽君吴利利吴安鹏宁泽洋林尧王小菊
- 关键词:柯里拉京单纯疱疹病毒1型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