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云
- 作品数:16 被引量:13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数字化放射科设备更新的发展策略
- 2001年
- 陈卫国黄信华曾建华王江云
- 关键词:数字化
- 经动脉栓塞治疗鼻咽颌面部大出血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动脉栓塞治疗鼻咽颌面部大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鼻咽颌面部大出血42例,均经股动脉插管入颈内动脉造影。根据造影情况和临床出血部位,应用明胶海绵颗粒、PVA颗粒和弹簧圈等栓塞材料,分别行颈外动脉、颌内动脉、面动脉、枕动脉、蝶腭动脉、咽升动脉栓塞。结果 4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栓塞,一次栓塞止血成功率100%。随访3~12月,无复发,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动脉栓塞治疗鼻咽颌面部大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商健彪李彦豪陈勇何晓峰曾庆乐王江云
- 关键词:动脉栓塞安全性栓塞剂并发症
- 肾上腺囊肿的影像诊断(附11例报告)被引量:3
- 2000年
- 报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囊肿11例,讨论其病因、病理及影像学诊断。影像学检查是肾上腺囊肿术前诊断的主要依据,平片肾上腺区出现蛋壳样钙化为其特征性表现;CT和超声检查对囊肿的诊断有一定特征性,CT表现为肾上腺区边缘光滑、均匀水样密度的囊性占位,增强扫描无强化;MRI对囊肿的诊断无特征性,对定位诊断有帮助。上腹部的占位性病变,应综合多种影像手段进行定位和定性诊断。
- 王江云陈卫国曾庆乐李彦豪
- 关键词:影像学诊断肾上腺囊肿病因病理
- 透视引导左锁骨下动脉穿刺的方法学研究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在X线引导下行左锁骨下动脉 (LSCA)穿刺的方法 ,并评价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材料与方法 5 0例患者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LSCA造影。观察LSCA分支、走行情况及其与第 1肋外缘交点与毗邻骨性标志的关系。根据观察结果 ,临床上在透视引导下按骨性标志行LSCA穿刺 12 0例。以体表标志引导穿刺LSCA 68例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穿刺次数和并发症。结果 LSCA与第 1肋的交点至第 1肋外缘中点的距离为 0 .0 4± 1.5 6mm ,较恒定在第 1肋外缘的中点及附近。交点处LSCA内径为6.12± 0 .40mm。LSCA通过交点时与横断面的夹角为 3 1.0 2°± 5 .1°。在X线引导下按骨性标志行LSCA穿刺的技术成功率为97.5 % ,对照组为 91.0 %。穿刺次数为 4.7± 2 .3 ,最多达 10次 ,对照组为 8.0± 4.2 ,最多达 2 2次。发现并发症 4例 ,包括气胸 2例 ,局部血肿 2例 ;对照组为 10例 ,包括气胸 5例 ,血胸 1例 ,局部血肿 4例。经统计学检验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透视下按骨性标志行LSCA穿刺是一安全可行的方法。
- 陈勇李彦豪曾庆乐赵剑波王江云
-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血管穿刺X线引导介入放射学
- 小肾患者的血管造影诊断价值
- 2004年
- 目的探讨血管造影在小肾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疑诊为肾动脉狭窄或原因不明的小肾患者进行血管造影。结果血管造影诊断为肾动脉狭窄性肾萎缩12例,表现为肾动脉主干及其分支狭窄或闭塞;肾性肾萎缩17例,表现为肾动脉开口部与主干起始部间突然变细,呈“喇叭状”,主干及其分支均匀性变细;肾发育不全3例,表现为肾动脉主干、分支均匀变细,肾内动脉分支密集。结论肾动脉造影在肾动脉狭窄性肾萎缩、肾性肾萎缩和肾发育不全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大价值。
- 梅雀林李彦豪何晓峰卢伟曾庆乐王江云
- 关键词:血管造影肾动脉狭窄肾萎缩肾发育不全
- 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对肝细胞癌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被引量:8
- 2000年
-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对原发性肝癌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对16例原发性肝癌病人中6例术前先行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1月后再行手术切除,与同期仅行手术切除的另外10例病人进行对比分析,对手术标本进行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及DNA电泳分析。结果 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对原发性肝癌组织有确实的杀伤效应,肿瘤细胞内已无端粒酶活性,DNA电泳显示肿瘤细胞的DNA链呈片状断裂的阶梯状图象。而未行立体定向放疗的10例病人肝癌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全部阳性,DNA电泳显示其连续完整。结论 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对原发性肝癌有强烈的杀伤效应,其机制为射线对肿瘤细胞的DNA造成损伤,并与其对端粒酶活性的抑制有关。
- 方学军李朝龙胡庆柳王江云李晓平
- 关键词:立体定向适形放疗端粒酶肝细胞癌细胞凋亡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被引量:2
- 2001年
- 报道2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血管造影的特征性表现、鉴别诊断特点及介入栓塞治疗效果。
- 石志峰王江云陈卫国
-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血管造影术化学栓塞治疗介入治疗
-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兔耳动脉灌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7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 (PLE)对正常兔耳动脉是否具有祛血管作用及PLE作为一种栓塞剂的可能性。材料与方法 19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耳廓后动脉 (PAA)分别灌注PLE(右耳为实验组 )和泛影葡胺碘油乳剂MDLE(左耳为对照组 ) ,观察不同时期兔双耳大体及耳廓后动脉组织学变化 ,比较两组血管组织学变化的差异性。结果 ( 1)实验组兔耳轮廓呈缺血性梗死表现。1~ 3天时水肿 ,4~ 7天水肿加重 ,8~ 14天耳廓下缘部分坏死脱落 ,15~ 2 8天脱落缘愈合。对照组 1~ 3天时亦水肿 ,4~ 7天水肿减轻 ,8天后恢复正常。( 2 )实验组耳廓后动脉光镜下表现 :1~ 3天时血管内膜结构完整 ,仅肌层水肿 ;4~ 7天内膜部分脱落 ,水肿加重 ;8~ 14天血管内血栓形成 ,15~ 90天血管部分再通。对照组耳廓后动脉 1~ 3天时改变与实验组相同 ,4~ 7天肌层水肿减轻 ,8~14天恢复正常。观察期内耳廓后动脉组织学变化两组间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PLE对兔耳动脉具有祛血管作用 ,可作为一种动脉栓塞剂 。
- 曾庆乐李彦豪陈勇许小立鲁恩杰王江云
- 关键词:平阳霉素碘油乳剂
- Abernethy畸形的影像学表现被引量:23
- 2005年
- 目的提高对Abernethy畸形(Abernethymalformation)的认识。方法报告2例经DSA证实的罕见Abernethy畸形的影像学表现,2例分别行内科保守治疗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并作文献复习。结果例1CT增强扫描及三维血管成像示:肝下段下腔静脉增宽,门静脉干及分支变细,胃和脾周可见迂曲扩张的血管。经肠系膜上动脉间接门静脉DSA可见门静脉干及分支明显变细,肠道静脉血少部分回流入门静脉,大部分经一迂曲扩张的分流道入左肾静脉;脾动脉DSA示脾静脉血主要经分流道入左肾静脉。例2CT示:肝叶比例失调,右叶稍大,肝裂宽,脾大,脾门血管迂曲扩张。经肠系膜上动脉间接门静脉DSA可见门静脉干闭塞,周围可见细小迂曲的血管,肠道静脉血大部分经一分流道入左肾静脉;脾动脉DSA显示脾静脉血主要经分流道入左肾静脉和下腔静脉。结论Abernethy畸形的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以间接或直接门静脉造影为金标准。治疗方法应根据畸形的不同类型及病人的情况决定。
- 陈勇赵剑波申鹏曾庆乐韦传军王江云邱发东李彦豪
- 关键词:ABERNETHY畸形影像学表现门静脉造影CT检查血管灌注
- 数字化放射成像与普通X线诊断肺内单发结节的ROC曲线评价被引量:10
- 2003年
- 目的比较数字化放射成像(DR)和普通X线对肺内单发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0例有肺部单发结节和30例无肺内结节的病例,所有肺结节病灶均经CT和病理学证实。分别摄取普通X线胸片和DR,4位高年资医生和4位低年资医生分别对两组影像资料进行评价,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在发现肺内单发结节方面:对高年资医生来说,DR组的ROC曲线下面积(Az=0.838)大于普通胸片组(Az=0.816)(P<0.05);对低年资医生来说,DR组的ROC曲线下面积(Az=0.842)大于普通胸片组(Az=0.712)(P<0.05);(2)在判断肺内单发结节的良恶性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P=0.272)。结论DR在发现肺内单发结节方面优于普通胸片,而在判断良恶性方面两者差别不大。
- 段刚陈卫国王江云黄信华王勇卢伟
- 关键词:X线诊断ROC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