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芃

作品数:6 被引量:5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北京市科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腺癌
  • 2篇肿瘤
  • 2篇晚期
  • 2篇胃肠
  • 2篇胃肠道
  • 2篇胃肠道癌
  • 2篇CPT-11
  • 2篇肠道
  • 1篇毒性
  • 1篇多态
  • 1篇新药
  • 1篇血检
  • 1篇血检测
  • 1篇遗传多态
  • 1篇抑制剂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检查

机构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6篇袁芃
  • 4篇徐兵河
  • 2篇张弘刚
  • 2篇胡兴胜
  • 2篇王金万
  • 2篇黄镜
  • 2篇杨林
  • 2篇宋岩
  • 2篇李玉升
  • 1篇孙燕
  • 1篇李青
  • 1篇张频
  • 1篇张文
  • 1篇林东昕
  • 1篇崔成旭
  • 1篇赵龙妹
  • 1篇缪小平
  • 1篇张雪梅
  • 1篇张雯
  • 1篇谭文

传媒

  • 3篇癌症进展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年份

  • 2篇2005
  • 4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抗肿瘤新药pemetrexed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pemetrexed是一种新型抗叶酸药,能够抑制叶酸代谢途径中的多种酶,从而抑制嘧啶和嘌呤生物的合成,达到抑制肿瘤的作用。Ⅱ期临床结果显示,pemetrexed单药对于初治和复治的进展期乳腺癌均有较高的疗效。毒副作用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食欲减退、乏力和皮疹。补充叶酸和Vit B12可显著减少pemetrexed的血液学毒性,预防性给予皮质激素可减轻皮疹的发生。
袁芃徐兵河
关键词:PEMETREXED乳腺癌
含有CPT-11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癌26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5
2004年
李玉升张弘刚黄镜迟.依荷芭丽杨林宋岩张雯胡兴胜袁芃王金万
关键词:CPT-11联合化疗晚期胃肠道癌开普拓
CPT-11联合CF/5-FU方案治疗胃肠道癌的Ⅰ期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索CPT-11(开普拓)联合CF/5-FU治疗胃肠道癌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和剂量限制性毒性(DLT)。方法 CPT-11初始剂量为120mg/m2,然后150mg/m2,180mg/m2和200mg/m2 iv d1,递增剂量直至出现DLT。CF 200mg/m2 iv 2h,然后5-FU 400mg/m2快速静滴,接着5-FU 600mg/m2持续静滴22h,第1天、第2天给药,2周重复。结果 20例胃肠道癌患者共完成化疗111周期,中位数6周期。MTD为200mg/m2,DLT为腹泻和WBC减少。结论 我们推荐CPT-11180mg/m2联合CF/5-FU每2周重复的方法,作为国内PS为0-1胃肠癌患者的一线二线化疗方案。
李玉升黄镜张弘刚杨林崔成旭迟.依荷芭丽宋岩张文胡兴胜袁芃王金万
关键词:CPT-11胃肠道癌最大耐受剂量剂量限制性毒性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肿瘤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乳腺癌方面,人们最初认为,EGFR的高表达也可能是乳腺癌病人接受EGFR抑制剂的重要条件,而EGFR抑制剂可能对ER阴性、内分泌治疗不敏感的乳腺癌有效。但临床研究结果并不支持上述观点。本文着重讨论EGFR抑制剂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现状及前景。
袁芃徐兵河
关键词:乳腺癌EGFR抑制剂
副乳腺癌1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 探讨副乳腺癌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对 195 8年 10月~ 2 0 0 2年 12月收治的 13例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随访至 2 0 0 2年 12月 ,4例出现远处转移 ,并死于该病 ,1例死于其它疾病 ,余 8例健在。 5年生存率 41.7% ( 5 /12 )。结论 副乳腺癌是 1种罕见但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术后病理结果 。
袁芃徐兵河赵龙妹张频李青
关键词:副乳腺癌综合疗法影像学检查手术方式肿瘤转移
XPC和XPD基因遗传多态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铂类药的敏感性被引量:19
2005年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系统基因XPC和XPD遗传多态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铂类药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51例施行顺铂或卡铂为主的化疗,以影像学方法判定其疗效。在治疗前抽血检测XPCPAT和XPDLys751Gln基因多态,比较不同基因型的化疗敏感性。结果本组的化疗后评价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52例,稳定(SD)75例,进展(PD)23例,有效率(CR+PR)为35.1%。多因素分析表明,携带XPCLL基因型个体的化疗敏感性是携带SS基因型个体的3.19倍(95%CI为1.11~9.17,P=0.031),但未观察到XPDLys751Gln多态与化疗敏感性相关。XPCPAT和XPDLys751Gln基因多态,在影响铂类药敏感性中可能存在联合作用。结论核苷酸切除修复遗传多态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铂类化疗的敏感性相关。
袁芃缪小平张雪梅王中华谭文孙燕徐兵河林东昕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遗传多态铂类药XPD基因核苷酸切除修复抽血检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