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华
- 作品数:49 被引量:281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更多>>
- 朝948区块杨大城子油层密井网条件下的储层再认识被引量:2
- 2007年
- 以朝948加密区块杨大城子油层为研究对象,依靠油田密井网测井资料对区块加密后砂体平面展布特征进行再认识,指导区块加密后射孔、注采系统调整。对13口井19个测井解释为中水淹的沉积单元进行射孔,目前平均单井日产液4.3t/d,日产油3.7t/d,含水13.4%;确定转注井6口,转注后水驱控制程度由60.8%提高到78.6%,水驱储量由85.60×104t增加到108.76×104t。
- 王建华
- 关键词:密井网地质特征调整挖潜
- 长庆靖安油田酸化解堵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长庆靖安油田是典型的整装特低渗透油田。油层渗透率低、孔吼结构复杂,开采过程中更容易堵塞,造成单井产量较低。而长6储层是靖安油田三叠系主要开发层系。为了实现增产目标,采油三厂对所管辖的靖安油田根据不同时期的油藏物性特征、堵塞机理,结合油藏开发动态特征,实施了土酸、分层酸、暂堵酸、泡沫酸、多氢酸等多种稳产增产酸化措施,形成了多元化酸化解堵液体系。通过不断对解堵液体系的评价筛选,最终形成适应于靖安长6油田的增产工艺技术。这对长庆油田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 霍国栋阳武徐波侯艳红时蕾汪霞黄大忠王建华金昱骏黄浩李明清刘向伟饶天利张文来傅波
- 关键词:靖安油田特低渗酸化解堵
- 转换波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 本文根据地震勘探转换波的传播规律,探讨了转换波地震资料处理的静校正技术、PSH波与PSV波的矢量合成、共转换点的计算、转换波的速度分析及动校正计算.最终形成一套有效且实际可行的转换波处理系列技术.将该处理技术应用到长庆苏...
- 王述江王建华王宇超
- 关键词:转换波静校正共转换点地震资料处理
- 复杂地表地震资料连片处理技术及应用研究
- 雍学善袁剑英王宇超李斐王孝王述江冯云发冯心远曹正林王斌婷王建华冯会元鲁烈琴吴杰王西林
- 1、项目来源:该研究包括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多年来几个项目的研究成果,包括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重大专项《复杂地表地震资料连片处理技术及应用研究》的课题《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合...
- 关键词:
- 关键词:地震资料处理油气田勘探
- 微地震波监测技术在水驱前缘与裂缝研究中的应用——以乾安油田为例被引量:9
- 2007年
- 应用潜入式水驱前缘和裂缝监测系统,通过微地震信息的现场监测和解释,结合生产动态及其他监测资料综合分析,描述了乾安油田注水开发状态下水井井周裂缝发育特征,确定了水驱前缘位置,研究了地下油水运动规律,结果表明,乾安油田水驱前缘"指状"突出现象普遍,油井排100m附近剩余油较多。
- 王建华李迎九陈栗陈俊哲韩莹波赵燕新
- 关键词:裂缝发育水驱前缘乾安油田
- Walkaway VSP保真处理技术在火山岩体成像中的应用
- 2022年
- 随着油气田勘探开发程度的逐渐深入,人们对精细地震勘探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Walkaway VSP(后简称W-VSP)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通过吐哈盆地马朗凹陷马中地区M68井VSP数据处理实例,介绍了应用Geo-East软件处理系统对W-VSP资料的处理方法。根据数据自身的特点,采用三分量旋转、Tar补偿、波场分离等处理技术,针对低频信息采用具有良好保真性的处理模块,处理后的资料显示火山岩形态更清晰,波组强、弱关系更明显。与地面地震数据相比,W-VSP数据成像结果能更精细地刻画火山岩的形态,展示了W-VSP技术在地震勘探精细构造解释中的作用和发展潜力。
- 徐兴荣孟会杰王艳香丁振峰王建华李东升
- 关键词:波场分离
- 低渗透油田超前注水研究被引量:47
- 2005年
- 为了提高木头油田泉头组扶余油藏的开发效果、经济效益及最终采收率,木头油田在大面积同步注水开发取得较好效果的同时,不断探索开发的新途径。通过借鉴国内外油田开发经验,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找出了一条提高单井产量、实现特低渗透油田高效开发的新路子,即采用超前注水、先注后采的注水开发方式,合理地补充地层能量,提高地层压力,使油井能够长期保持较高的地层能量和旺盛的生产能力,产量递减明显减小。同时降低了因地层压力下降造成的地层伤害,抑制了油井的初始含水率,从而提高了投产初期油田的产量,使得油田能够保持较长的稳产期,减缓了递减,提高最终采收率。
- 王建华
-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超前注水单井产量地层压力含水率
- 转换波三维初至静校正方法在SLG气区的应用被引量:5
- 2006年
- 由于转换横波的传播速度比纵波低,且其传播不受孔隙流体的影响,故其在近地表的结构和纵波亦不同,因此在转换波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转换横波的静校正问题比纵波更为突出。利用纵波初至和转换横波初至联合来建立近地表模型、最终求取转换横波的静校正量的方法,并在SLG气区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认为可在生产实际中推广。
- 王宇超牛滨华张年春马龙王建华
- 关键词:转换波近地表模型
- 低渗透油田井网形式研究及实践被引量:10
- 2006年
- 吉林油田依据低渗透油田裂缝发育的自身的特点以及多年生产实践,运用数值模拟、驱动压力梯度、微地震研究等油藏工程方法,按照最佳配置裂缝系统、井网系统、注采压力系统的原则,提出三种井网形式,即正方形反九点、菱形反九点、矩形井网。在油田开发实践中,根据裂缝不发育、较发育和发育的三种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正方形反九点、菱形反九点、矩形井网形式开发,取得了明显效果。
- 赵金钟王建华邹伟杰曲志强刘中亮
-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采收率裂缝井网
- 分步振幅一致性处理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拼接大剖面中的应用
- 2024年
- 鄂尔多斯盆地深层油气资源丰富,开展高精度地震成像处理及构造解释,建立整个盆地的构造骨架大有裨益。本文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二维拼接大剖面处理中存在的振幅一致性问题开展研究。采用“六步法”振幅一致性处理流程,将炮间能量调整、球面扩散补偿、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分频振幅补偿、基于覆盖次数的振幅归一化和基于偏移距分布的振幅归一化处理贯穿于保幅处理中,较好地消除了因不同年度测线在地表激发接收条件、采集方法、观测系统、仪器上的差异造成的振幅不一致问题。所获得的盆地级二维拼接大剖面为建立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格架,明确奥陶系马四段、马三段及以下中深层构造模式、断层特征及地层展布特征,预测古隆起分布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基础。该技术系列也为其他复杂区的地震资料处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 许磊明李斐李斐王建华李美王浩坤
- 关键词:偏移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