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艳彬
-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获卵数极少时(获卵数≤4)行IVF和ICSI后结果比较
- 目的:通过对于获卵数极少(获卵数≤4)的患者行IVF和ICSI后卵子受精情况的比较,研究探讨2种治疗方式在卵子受精上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于2007年--2011年在本中心进行治疗的患者中获卵数为1的217个周期(IVF...
- 李家亓史艳彬
- 卵泡液和胚胎培养液中MMP9的ELISA法测定及其应用于评估胚胎质量的初步探讨
- 目的在人类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技术中,如何选择高质量的胚胎进行移植,在降低多胎率的同时不影响妊娠率一直是辅助生育领域颇受关注的课...
- 史艳彬邵小光
- 文献传递
- 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双胎妊娠及其应对策略被引量:8
- 2010年
- 不仅是高序多胎妊娠,双胎妊娠也是辅助生殖技术(ART)的并发症。通过限制移植胚胎数量可以明显减少高序多胎和双卵双胎妊娠的发生率。而对于单卵双胎的增加,以及罕见的单绒毛膜双卵双胎的发生,却没有预防性的应对策略。医患双方热衷于追求高妊娠率是多胎和双胎妊娠率居高不下的主因之一。
- 邵小光史艳彬张洁
- 关键词:辅助生殖技术单胚胎移植单卵双胎单绒毛膜双胎
- 泛素特异蛋白酶26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男性不育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研究泛素特异蛋白酶26(Usp26)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男性不育的关系及其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照WHO标准(第4版)从150例不育患者中筛选出41例特发性不育患者,同时选取50例正常生育男性作为对照。采用PCR-SSCP法,从特发性不育患者中筛选突变样本,通过基因测序以确定突变方式和位点。结果:筛选出的41例特发性男性不育患者主要表现为精子浓度低、活动率差。基因测序分析结果显示:41例不育患者中9例(22.0%,P=0.01)存在Usp26基因的改变。其中,从8例(19.5%,P=0.01)患者中检测出复合突变:364位插入ACA和460位A置换了G;从1例(2.4%,P>0.05)患者中检测出1 044位A置换了T。以上3种变化均导致编码氨基酸的改变。50例正常生育男性均未发现该基因的突变。结论:Usp26基因的多态性可能与特发性男性不育症密切相关,且影响睾丸功能。
- 张洁邵小光史艳彬鄢磊王磊田宏邱曙东
- 关键词:特发性男性不育单核苷酸多态性
- 在冻融胚胎移植当日即时评估血清孕酮的价值被引量:5
- 2013年
- 在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过程中,冻融胚胎移植是增加累积妊娠率的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此外,冻融胚胎移植周期花费低、应用灵活、还可以避免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因此,在追求简化和轻松的ART的今天,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广泛应用显得更有价值。目前,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妊娠率和妊娠结局仍不理想,难以对子宫内膜容受状态进行把握是影响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妊娠率和妊娠结局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孕激素是维持黄体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最基本的激素。
- 邵小光史艳彬佟玉
- 关键词:冻融胚胎移植血清孕酮水平妊娠率流产率
- 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应对双胎妊娠的策略被引量:3
- 2009年
- 医学上认为,双胎妊娠是辅助生殖技术(ART)的并发症。最有效、最根本的应对策略就是降低双胎妊娠在ART妊娠者中的比率,预防性地对妊娠率较高、胚胎良好的年轻患者选择性地单胚胎移植,可显著减少双卵双胎的发生,达到预期目的。阻碍中国推广单胚胎移植的主要原因:①ART是自费医疗,且较昂贵。②中国晚婚晚育,高龄不孕女性较多。③患者和医生对双胎妊娠围生期风险的认识和重视不足。ART也增加高风险的单绒毛膜性单卵双胎的发生率,甚至偶可诱发以往未曾发现的单绒毛膜性双卵双胎。对于单绒毛膜性的单卵双胎以及单绒毛膜性的双卵性双胎,还没有很好的应对策略。对双胎膜性予以早期诊断,以及对单绒毛膜性双胎进行早期围生医学干预,是ART中应对单卵双胎增加的唯一策略。
- 邵小光王磊史艳彬
- 关键词:辅助生殖技术单胚胎移植双卵双胎单卵双胎单绒毛膜双胎
- 卵泡液和胚胎培养液中MMP9的ELISA法测定及其应用于评估胚胎质量的初步探讨
- 目的:在人类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transfer,IVF-ET)技术中,如何选择高质量的胚胎进行移植,在降低多胎率的同时不影响妊娠率一直是辅助生育领域颇受关注的课...
- 史艳彬
-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质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