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丽
-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户外活动干预方案对中国儿童近视患病率长期影响的模拟分析
- 2023年
- 目的评估3种不同户外活动干预方案对中国学龄儿童近视患病率的长期影响。方法以儿童屈光不正研究的横断面数据作为近视原始患病率,广州双生子眼病研究的10年纵向数据作为近视原始发病率,并基于广州户外活动纵向研究数据得出户外活动干预的效应量。提出3种不同的干预方案,即对1~6年级儿童进行户外活动干预(方案a)、对1~3年级儿童进行户外活动干预(方案b)和对幼儿园最后1年至小学3年级儿童进行户外活动干预(方案c),不同干预方案中户外活动干预均指每日增加40 min的户外活动时间。模拟分析假设患病率随发病率下降和儿童就读年级的升高而递减,高度近视儿童的近视程度也随着近视发病的延迟而下降。结果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儿童整体近视患病率有明显下降趋势,其中方案a实施5年后人群近视患病率由34.67%降至25.71%,实施10年后降至24.89%,平均每年下降0.98%;方案b和方案c对儿童近视患病率的长期影响相似,实施10年后近视患病率分别降至26.00%和26.20%,平均每年下降0.87%和0.85%。方案a带来的近视度数降幅最大,实施5年后原15岁高度近视人群的平均屈光度为-5.94 D,实施10年后为-5.88 D;其次为方案b,实施第5年和第10年的屈光度分别为-6.08 D和-6.02 D。结论对小学1~6年级儿童实施强化户外活动干预可能是降低近视高发地区人群总体患病率的较佳策略。
- 陈燕先张健韩晓彤胡音王丽丽何明光
- 关键词:儿童近视患病率户外活动
- 眼睑皮肤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分析
- 王丽丽李永平张文昕刘辉
- 儿童白塞病葡萄膜炎一例
- 葡萄膜炎是白塞病最常见的眼部表现,白塞病葡萄膜炎常见于青年男性,儿童发病少见。这里报道了一位4岁疑诊为白塞氏葡萄膜炎患者。因发现左眼黑眼球发白5天就诊。否认外伤史。既往具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病史。其母亲及外婆也有口腔溃疡反...
- 王丽丽何丽文
- 关键词:儿童
- 近视与糖尿病人群黄斑区节细胞-内丛状层厚度纵向变化的关联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讨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糖尿病人群中,糖尿病与近视对黄斑区节细胞-内丛状层(ganglion cell layer and inner plexiform layer,GCIPL)厚度纵向变化的影响。方法:纳入广州糖尿病眼病研究中1165名基线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和正常对照者,纵向随访2年。根据是否存在近视[等效球镜(spherical equival ent,SE)≤-3屈光度(diopter,D)]和糖尿病分为健康组(n=508)、糖尿病组(n=525)及糖尿病合并近视组(n=132)。扫频光学相干断层成像(sweptsource-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SS-OCT)技术测量并比较三组间GCIPL厚度的变化,以确定糖尿病和近视的影响,三组间差异使用协方差分析,采用线性混合模型分析评估GCIPL厚度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对照组的SE为(1.07±1.06)D,糖尿病组为(1.02±1.00)D,糖尿病合并近视组为(-5.36±2.30)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基线GCIPL厚度为(71.1±0.3)μm,糖尿病组为(74.4±0.2)μm,糖尿病合并近视组为(71.7±0.5)μm。在2年随访过程中,对照组GCIPL厚度下降-0.10(95%CI:-2.03~0.05)μm/年,糖尿病组GCIPL厚度下降的速度为对照组的12倍[-1.21(95%CI:-24.04~0.05)μm/年,P<0.001],糖尿病合并近视组GCIPL厚度下降的速度为对照组的22倍[-2.17(95%CI:-21.63~0.10)μm/年,P<0.001]。结论:近视是无DR的糖尿病患者中GCIPL加速变薄的危险因素,糖尿病和近视在GCIPL损伤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 王丽丽玄猛王兰花胡音王伟黄文勇
- 关键词:近视糖尿病
- 近视与糖尿病加速黄斑区节细胞-内丛状层厚度下降
- 2022年
- 近视在国内及全球患病率呈现爆炸性增加趋势,同样爆炸式增加的是糖尿病患病率。据估计,目前中国成人糖尿病人数近1.3亿,是世界上糖尿病人口最多的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糖尿病性视网膜神经损伤被认为是糖尿病眼部损害的早期表现,并且可预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进展风险,近视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还是保护因素仍存在争议。
- 王丽丽玄猛王兰花胡音王伟黄文勇
- 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部损害成人糖尿病节细胞神经损伤
- 多焦角膜接触镜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合并集合过度一例
- 目的:探讨多焦软性角膜接触镜矫正屈光参差合并集合过度的疗效,为临床类似病例提供参考。方法:23岁男性近视患者,双眼同时视近物困难5年,框架镜矫正效果不佳。现至本院就诊,行验光、双眼视功能等检查,并予以双眼多焦软性角膜接触...
- 龙文胡音王丽丽
- 关键词:近视屈光参差
- 原发于眼睑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原发于眼睑皮肤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回顾中山眼科中心1963年7月到2008年3月收治的12例眼睑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并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眼睑皮肤黑色素瘤发病多发生于上睑,发病年龄平均在56.42岁,发病无性别、眼别差异。组织病理学以水平扩散型多见(7例,58.3%),其次为结节型(4例,33.3%),恶性雀斑(1例,8.3%)。按细胞形态分型以上皮样细胞型多见,其次为混合细胞型和梭形细胞型。Breslow厚度平均1.73mm。临床分期以I期多见。免疫组化HMB45,S-100染色均呈阳性表达。有随访资料的3例患者中2例于术后1年内死亡。结论眼睑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肿瘤厚度和有丝分裂指数可作为预后相关指标。免疫组化HMB45、S-100染色有助于诊断。
- 王丽丽李永平张文忻刘辉张平林健贤
- 关键词:黑色素瘤眼睑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