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桂珍

作品数:2 被引量:3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叶绿
  • 2篇叶绿体
  • 2篇CO2浓度
  • 2篇CO_2浓度
  • 1篇叶绿体超微结...
  • 1篇叶片
  • 1篇叶位
  • 1篇紫花
  • 1篇紫花苜蓿
  • 1篇苜蓿
  • 1篇谷子
  • 1篇CO2浓度倍...
  • 1篇不同叶位
  • 1篇大豆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作者

  • 2篇匡廷云
  • 2篇白克智
  • 2篇左宝玉
  • 2篇姜桂珍
  • 1篇张泉

传媒

  • 2篇Acta B...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CO_2浓度倍增对谷子和紫花苜蓿叶绿体超微结构的效应被引量:24
1996年
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植物生长在相同倍增的高CO2 浓度条件下,其叶绿体超微结构彼此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最醒目的特征是淀粉粒的积累比对照的增加很多;类囊体膜系发生异变. 总体上,(1)淀粉粒,C4 植物谷子(Setaria italica)叶绿体比C3 植物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积累的更多. (2)淀粉粒较小且较少时,紫花苜蓿叶绿体基粒类囊体膜增多,与基质类囊体膜相间排列有序;谷子叶绿体的基粒垛及基粒类囊体膜数均增多,但基粒变小,基质类囊体膜变长,且有些膜出现膨胀甚至破损. (3)淀粉粒较大且积累过多时,紫花苜蓿叶绿体中尚可隐约见到由4~8 个类囊体膜组成的短小基粒零星分布于淀粉粒间;
左宝玉姜桂珍白克智匡廷云
关键词:紫花苜蓿谷子CO2浓度叶绿体
高CO_2浓度对大豆不同叶位叶片叶绿体淀粉粒积累的效应被引量:10
1997年
对高CO_2浓度下生长的大豆(Glycine max(L.)Merr.)不同叶位的叶片进行了电镜观察,揭示出大豆不同叶位叶片的叶绿体对倍增的CO_2浓度反应不一。其显著的超微结构差异特征是:1.叶位居中的叶片叶绿体积累的淀粉粒不仅很大,而且最多,有的叶绿体中的淀粉粒可达20个,几乎充满着叶绿体的基质空间。2.下位叶叶绿体的淀粉粒积累较多,通常为2~5个;3.上位叶叶绿体所含淀粉粒既小又少,虽然有的叶绿体中也积累有3~4个淀粉粒,但大多数叶绿体中所含淀粉粒仅有1~2个。以上结果联系到大豆中位叶的光合作用速率较高及对籽粒产量起作用最大来讨论是很有意义的。
左宝玉姜桂珍张泉白克智匡廷云
关键词:CO2浓度倍增大豆叶片叶绿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