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卓敏
- 作品数:15 被引量:254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2
- 2015年
-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PCSD)的疗效。方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9例PCSD患者,其中18例行宫腔镜电切术,23例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28例行经阴道子宫切开憩室憩室修补术。比较3组患者的术后月经恢复情况及PCSD变化情况。结果: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组和经阴手术组的月经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7%和86%,术后PCSD恢复有效率分别为91%和86%,均明显高于宫腔镜电切术组(50%,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与阴式手术治疗PCSD的疗效相当,优于宫腔镜手术。3种手术各有优势,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术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姚秀华祝文峰黄卓敏江旋
- 关键词:宫腔镜腹腔镜阴式手术
- HPV-18病毒E2与E6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与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HPV—18病毒E2与E6基因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HPV-18阳性的宫颈炎15例、CINI19例、CINⅡ17例、CINⅢ20例、宫颈浸润癌24例的标本中E2及E6基因的表达,比较两者在各组中的表达差异。结果HPV-18E2在宫颈炎、CINI、CINⅡ、CINⅢ和宫颈浸润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94.7%、58.8%、20.0%及0%;E6在上述各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5.3%、41.2%、85.O%及100%;E2和E6在宫颈炎和CINI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E2和E6的表达在CINI、CINII、CINⅢ和宫颈浸润癌组间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E6和E2的表达呈负相关(r=-0.728,P〈0.01)。结论HPV-18E2的表达缺失和E6的过度表达,可能是HPV诱导宫颈细胞恶性转化的关键环节,在宫颈癌的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HPV-18E2与E6的表达对早期评估CIN的预后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黄卓敏王楚莹古衍姚吉龙谢建生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18E2E6宫颈上皮内瘤变
- HPV16E7-HSP90 DNA疫苗治疗宫颈癌及其免疫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探讨HPV16E7-HSP90 DNA疫苗用于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其可能的免疫机制。[方法]建立TC-1宫颈癌细胞小鼠模型,负瘤第5d开始,随机将小鼠分为HPV16E7-HSP90 DNA疫苗组与对照组:DNA疫苗组给予DNA溶液100μl(5μg),对照组给予磷酸盐缓冲溶液(PBS)100μl,两组均肌肉注射,每3d 1次,共4次。自负瘤第5d开始至治疗完成第8d,每3d测量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治疗结束第8d,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小鼠肿瘤组织中CD8+T细胞、肿瘤细胞凋亡分子FAS的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负瘤小鼠肿瘤细胞的凋亡率。[结果]HPV16E7-HSP90 DNA疫苗组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低于PBS对照组(P〈0.05)。HPV16E7-HSP90 DNA疫苗组与对照组的小鼠宫颈癌组织中CD8+T细胞表达的光密度平均值(MOD)分别为(8.76±1.27)vs(5.70±1.40)(P〈0.05);肿瘤细胞FAS表达的MOD值分别为(8.73±0.99)vs(5.74±1.47)(P〈0.05);小鼠肿瘤组织中CD8+T细胞与FAS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HPV16E7-HSP90 DNA疫苗组与对照组小鼠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57.59%vs 13.11%(P〈0.05)。[结论 ]HPV16E7-HSP90 DNA疫苗可上调肿瘤细胞FAS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激活机体的CD8+T细胞的免疫反应,从而产生明显的抗肿瘤效应,有望于未来用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免疫治疗。
- 黄卓敏李晴金平姚秀华
- 关键词:DNA疫苗宫颈癌CD8+T细胞
- E-钙黏素和β-连环素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 2010年
- 目的:探讨E-钙黏素和β-连环素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2例正常早孕绒毛和55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石蜡包埋组织中E-钙黏素和β-连环素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E-钙黏素和β-连环素在正常早孕绒毛和非恶变葡萄胎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变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绒毛和非恶变葡萄胎(P<0.05);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的表达量低于恶变葡萄胎(P<0.05)。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E-钙黏素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β-连环素的表达与WHO预后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E-钙黏素和β-连环素的表达下调可能是滋养细胞恶性转化的早期事件,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恶化进展中起重要作用;E-钙黏素和β-连环素可作为葡萄胎恶变预测以及妊娠滋养细胞疾病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 黄卓敏姚吉龙李英勇
- 关键词:妊娠滋养细胞疾病Β-连环素免疫组织化学
- 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06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合并不孕患者的生育力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EMT合并不孕、随访资料完整的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EFI评分,随访术后妊娠情况。结果:118例患者术后3年累积妊娠率为46.6%;术后第1、2、3年的妊娠率分别为28.8%、14.4%和3.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FI评分9~10分、5~8分、≤4分者的术后3年累积妊娠率分别为76.2%、47.4%、10.5%,术后3年累积妊娠率与EFI评分、术后使用促排卵药物治疗呈正相关(tau-b=0.367,0.439;P<0.01);与美国生育协会修订的EMT分期(r-AFS)标准及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无相关性(tau-b=0.006,0.076;P>0.05)。不同临床类型的术后3年累积妊娠率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EFI评分用于评估EMT合并不孕患者的生育力,指导后续治疗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可根据EFI评分,综合评估患者的生育状况,选择个体化的后续治疗方案;EMT合并不孕患者不建议长期期待以提高患者的妊娠率。
- 黄卓敏古衍江曼茹汤德民姚吉龙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腹腔镜
- 宫内外复合妊娠的诊治及妊娠结局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宫内外复合妊娠(HP)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妇科诊治的经手术确诊HP患者17例(HP组)及异位妊娠(EP)患者312例(EP组),与EP相对照,分析HP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阴道出血和腹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P组自然受孕率、术前诊断率低于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P组均行腹腔镜手术,宫内妊娠足月分娩10例(58.8%)。结论HP术前诊断困难,行辅助生殖技术者应警惕HP的可能;HP不主张期待治疗,首选腹腔镜治疗,术中尽量减少对宫内妊娠的影响,争取较好的妊娠结局。
- 姚秀华都红蕾黄卓敏
- 关键词:宫内外复合妊娠
- 剖宫产瘢痕妊娠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的选择被引量:49
- 2012年
-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瘢痕妊娠66例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阴道联合腹部彩超检查。其中47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术(A组),9例行甲氨蝶呤(MTX)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术(B组),10例行开腹子宫病灶切除术(C组)。结果:阴道联合腹部彩超的诊断准确率为92.4%。术中出血量A组少于B组和C组,B组少于C组(均P<0.05);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住院时间及血β-hCG下降时间A组少于B组,C组少于B组(均P<0.05),A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成功保留子宫并恢复正常月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阴道联合腹部彩超是剖宫产瘢痕妊娠早期诊断的主要手段。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应个体化,MTX可用于UAE或子宫病灶切除术的辅助治疗;开腹手术适用于病灶大,孕囊植入于子宫肌层深部,靠近浆膜层甚至侵犯膀胱的病例;UAE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术的创伤小,安全有效。适用于剖宫产瘢痕妊娠发生急性大量出血或孕囊向子宫颈、峡部或宫腔生长的病例。
- 黄卓敏古衍江曼茹汤德民姚吉龙曹满瑞
-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妊娠子宫动脉栓塞术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联合HPV16E7-DNA疫苗治疗宫颈癌的效果及机制研究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伏立诺他(SAHA)联合人乳头瘤病毒16 E7-DNA(HPV16E7-DNA)疫苗治疗宫颈癌的效果及免疫机制。方法建立TC-1宫颈癌小鼠模型,负瘤第5天,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HPV16E7-DNA组、SAHA组、SAHA联合HPV16E7-DNA组、对照组,用药方案:HPV16E7-DNA组给予疫苗5μg/kg,SAHA组给予SAHA 20 mg/kg,SAHA联合HPV16E7-DNA组给予疫苗5μg/kg+SAHA 20 mg/kg,对照组给予100μL磷酸盐溶液(PBS)。每3天1次,共4次。绘制肿瘤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CD8^+T细胞的数量;体外实验检测不同剂量SAHA(25.0、12.5 nmol/L)对TC-1细胞MHCⅠ类分子H-2K^b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其他三组比较,SAHA联合HPV16E7-DNA组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小鼠外周血HPV16E7特异性CD8^+T细胞的数量增高(P<0.05)。体外实验结果提示,与对照组比较,SAHA组细胞MHCⅠ类分子H-2K^b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低剂量与高剂量SAHA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ACI联合HPV16E7-DNA疫苗可能通过上调肿瘤细胞MHCⅠ类分子的表达,激活机体CD8^+T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产生明显的抗肿瘤效应,有望用于宫颈癌的免疫治疗。
- 黄卓敏李晴姚秀华金平
- 关键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宫颈癌
- 放置防粘连膜或注水球囊预防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复发疗效研究被引量:30
- 2016年
- 目的 探讨放置防粘连膜或注水球囊预防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所有病人均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术后服用戊酸雌二醇3个月。根据术后处理方法分成3组。A组(34例):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IUD);B组(23例):术后放置Foley球囊导尿管,同时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3 d后再次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并取出球囊,宫内放置IUD。在术后第1、2个月月经干净后3-5 d内,再次取环并放置球囊导尿管,3 d后取出重新放置IUD;C组(23例):术后放置氧化再生防粘连膜(interceed)+IUD。术后3个月,均行二次宫腔镜探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87%(20/23),C组治疗总有效率96%(22/23),均明显高于A组(62%,2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RA术后放置球囊导尿管或防粘连膜均可有效预防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复发。
- 姚秀华刘剀都红蕾黄卓敏黄山鹰王耀楷
- 关键词:宫腔粘连球囊
- 年轻女性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宫颈癌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其预测作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在年轻女性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CSIL)、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不同病变级别的相关性,并研究其预测CSIL转归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或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年龄<35岁CSIL、宫颈癌患者110例,分为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组(30例)、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组(30例)及宫颈癌组(50例),另选取同期因其他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行全子宫切除的正常宫颈组织30例为正常对照组。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宫颈组织中叉头状旋转录因子3(forkhead helix transcription,FOXP3)的表达情况。结果 FOXP3在正常对照组、LSIL组、HSIL组及宫颈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6.6%、53.3%和100.0%,FOXP3在不同级别CSIL、宫颈癌中的总阳性率有显著差别,疾病级别越重,总阳性率越高。正常对照组、LSIL组、HSIL组及宫颈癌组病变组织中,FOXP3的阳性表达强度与病变级别相关(P<0.001)。结论 FOXP3在年轻女性CSIL、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强度与病变级别相关,可辅助临床评价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 姚秀华张江宇黄卓敏
-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年轻女性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