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勇

作品数:4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单井
  • 2篇油藏
  • 2篇油田
  • 2篇塔河油田
  • 2篇注氮
  • 2篇注氮气
  • 2篇缝洞
  • 2篇缝洞型
  • 2篇缝洞型油藏
  • 1篇东南
  • 1篇页岩
  • 1篇页岩气
  • 1篇页岩气藏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提高采收率
  • 1篇气藏
  • 1篇龙马溪组
  • 1篇采收率
  • 1篇采油
  • 1篇采油机理

机构

  • 3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3篇陈勇
  • 2篇杨占红
  • 1篇齐晴
  • 1篇付柘
  • 1篇汪洋
  • 1篇刘学利
  • 1篇解慧
  • 1篇董清源
  • 1篇惠健
  • 1篇李璐
  • 1篇谭涛
  • 1篇冉琦

传媒

  • 2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单井注氮气采油机理及实践被引量:31
2015年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集层类型特殊、开发难度大,前期通过实施单井及单元注水,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增油效果;随着注水量增加,开发效果逐渐变差,大量剩余油富集在缝洞单元高部位,注水无法波及。针对此类剩余油,开展了注氮气吞吐驱油实验研究,结合数值模拟技术,论证了注氮气能有效动用这部分剩余油。注入地层中的氮气与原油混合并发生重力分异,将高部位剩余油向下置换并采出,注入氮气在原油中溶解也能起到一定的降低原油黏度、补充地层能量的作用。该项技术2012年开始在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展现场试验,已投产试验井123口,累计产油16.13×104t,增油效果显著,验证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气吞吐置换剩余油是一项可行的提高采收率技术。
惠健刘学利汪洋杨占红陈勇
关键词: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单井注氮气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随着注水轮次增加,生产效果逐渐变差,2012年开展单井注氮气试验,增油效果显著。运用大量矿场统计数据分析了岩溶地质背景、构造要素、储集体类型、地震反射特征及动态特征对注气效果的影响规律和特征,为塔河油田今后的注气选井和评价工作提供指导。
解慧李璐杨占红陈勇谭涛
关键词: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影响因素
丁山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保存条件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川东南丁山地区地质构造复杂,通过对丁山地区构造演化特征、褶皱断裂发育分布特征研究,结合地球物理手段获得的页岩埋深、压力、顶底板条件等综合分析,对丁山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藏的保存条件进行了研究。参照页岩气藏保存条件评价指标,划分出了页岩气藏保存条件的有利区。结果表明,丁山地区以断裂和剥蚀为主的后期改造是页岩气散失的根本原因。丁山断褶构造的斜坡带及向斜构造部位断裂较少,埋深适中,地层压力较大,顶底板稳定连续,保存条件较好,是进一步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
冉琦陈勇齐晴董清源付柘
关键词:龙马溪组页岩气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