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慧萍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烧伤
  • 1篇烧伤大鼠
  • 1篇组织血流
  • 1篇活率
  • 1篇灌注
  • 1篇灌注水平
  • 1篇补液
  • 1篇补液疗法
  • 1篇存活
  • 1篇存活率

机构

  • 1篇黑龙江省医院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篇喻文
  • 1篇管秀红
  • 1篇王树明
  • 1篇刘锐
  • 1篇张慧萍

传媒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低渗丙酮酸钠口服补液盐对严重烧伤大鼠血流动力学、组织血流灌注水平及存活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低渗丙酮酸钠口服补液盐对严重烧伤大鼠血流动力学、组织血流灌注水平以及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1)取8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烫伤对照组、烫伤不补液组、低渗丙酮酸钠口服补液盐组及低渗枸橼酸钠口服补液盐组,每组20只;分别配制低渗丙酮酸钠口服补液盐与低渗枸橼酸钠口服补液盐,渗透压分别约为247、245 m Osm/L。烫伤不补液组、低渗丙酮酸钠口服补液盐组及低渗枸橼酸钠口服补液盐组采用96℃水浴浸泡大鼠背部15 s、双下肢15 s、腹部8 s,造成5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烫伤模型(经病理切片证实,为严重烧伤);假烫伤对照组采用37℃水浴浸泡相同时间。低渗丙酮酸钠口服补液盐组、低渗枸橼酸钠口服补液盐组于伤后即刻开始采用灌胃输入的方法口服补液,补液量和速度均依据Parkland公式,即每1%TBSA补液4 m L/kg,伤后第1个8 h补补液量一半,之后16 h补其另一半,每0.5 h均严格按照计算所得补液量灌注。假烫伤对照组自由饮水,烫伤不补液组不予口服补液。观察伤后8、24 h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左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外周血管阻力(SVR)及肝、肾及肠黏膜组织血流量(每组各时相点10只大鼠)。(2)另取80只雄性SD大鼠,按照实验(1)的分组、动物模型制备及补液方法,用于分析伤后8、24 h大鼠存活率。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 (1)伤后8、24 h,4组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MAP、CO、dp/dtmax、SV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与烫伤不补液组比较,其余3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烫伤不补液组大鼠各指标持续下降,直至死亡;余各组在实施补液后血流动力学指标逐渐恢复。伤后8 h,低渗丙酮酸钠口服补液盐组MAP、CO和dp/dtmax分别为(96.34±8.23)mm Hg�
刘锐王树明管秀红张慧萍李琰光喻文
关键词:补液疗法烧伤血流动力学存活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