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
-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团队护理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4
- 2022年
- 目的 探讨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团队护理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1年7月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完成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多学科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双腔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多学科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团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指标、营养状况、并发症情况和T淋巴细胞亚群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多学科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学科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学科组患者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5.1%,低于对照组的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CD4;T细胞比例均高于护理前,CD8;T细胞比例均低于护理前,且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患者采用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团队护理,能减轻患者的免疫应激反应,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营养状况。
- 胡雅静刘静
- 关键词:护士肠内营养免疫应激反应胃肠功能
- 抗菌肽PR-39减轻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 探讨抗菌肽PR-39对SD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KP组及阴性对照KE组,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肾移植模型,KP组制备模型时经肾动脉注射含有肾组织特异性启动子KSP和目的基因PR-39的重组腺病毒,KE组注射仅含有KSP的空白病毒载体.对模型制备后2d的大鼠肾组织行HE、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对肾小管间质损伤进行评分,计算肾小管周微血管稀疏指数.监测造模前后大鼠的肾功能,比较KP及KE组间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结果 和假手术组比较,IRI组大鼠肾功能水平升高,肾组织可见部分肾小球及肾小管损伤,证明大鼠原位肾移植IRI模型制作成功;目的基因PR-39特异性表达于肾间质组织,而肾小球未见表达;表达PR-39的肾组织损伤程度较阴性对照组轻,肾小管凋亡细胞数及肾小管损伤评分明显小于阴性对照KE组,KP组肾小管周微血管缺失指数小于KE组.KP组大鼠血尿素氮及肌酐水平显著低于KE组,且肾功能恢复较快.结论 在肾间质及肾小管中特异性表达的PR-39,能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促进管周微血管生成,从而发挥其对IRI肾组织的保护作用.
- 刘静薛武军项和立郑瑾赵艳龙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肾功能肾移植
- 双链DNA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发生与双链DNA (dsDNA)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随机入选发病12 h内入住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重症监护室行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STEMI患者145例,抽取外周动脉血、梗死相关冠状动脉血,另抽取3例正常人外周动脉血作为对照。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及免疫酶标法检测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NETs)骨架结构及dsDNA含量,并同时检测心肌酶、肌钙蛋白、白细胞等提示心肌梗死的相关指标。分析dsDNA与心肌梗死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STEMI患者梗死相关冠状动脉血中dsDNA含量和NETs骨架结构明显高于STEMI患者外周动脉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P=0.027);dsDNA含量与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T及白细胞水平呈正相关(r=0.185,P=0.030;r=0.168,P=0.049;r=0.337, P=0.003;r=0.181,P=0.033)。结论 dsDNA可能与STEMI的发生相关。
- 王西强杨丹丹刘静范修德马爱群刘平
- 关键词:双链DNA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基于网络的慢性心力衰竭规范化管理体系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 探讨基于网络的慢性心力衰竭规范化管理体系的临床价值.方法 连续入选2014年5至12月陕西省旬邑县医院及泾阳县医院心力衰竭病史大于1年的慢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108例(LVEF≤45%).所有患者均纳入“慢性心力衰竭网络数字化随访管理系统平台”,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家团队指导泾阳县、旬邑县县医院心内科医师对患者进行基于指南的规范化治疗与管理.随访1年后比较患者管理前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药物的使用率,并比较患者血压、心功能评价指标[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MLHFQ)及经济学指标(心力衰竭年住院次数、心力衰竭年住院天数及心力衰竭年花费)的改善情况.结果 患者经基于网络的规范化管理1年后均存活;与管理前相比,管理1年后ACEI(55.6%比90.7%,P<0.001)、β受体阻滞剂(58.3%比98.2%,P<0.001)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56.5%比96.3%,P<0.001)的使用率明显升高;管理1年后患者收缩压[(123.4 ±21.2) mmHg比(117.1 ±20.5) mmHg,P=0.005](1 mmHg =0.133 kPa)、舒张压[(78.8±11.8) mmHg比(73.1±10.8)mmHg,P<0.001]、NT-proBNP[(2 745 ±2 677) pg/ml比(1 933 ±1 737) pg/ml,P<0.001]及MLHFQ(27.1±16.1比24.5±15.4,P<0.001)均明显下降;管理1年后患者心脏超声指标LVEF明显上升(33.1%±7.8%比40.8%±1.0%,P< 0.001),LVEDD明显减小[(69.25 ±8.94) mm比(67.74±9.57) mm,P<0.001];管理后1年内患者的住院次数[(1.9±1.4)次/年比(0.7±1.1)次/年,P<0.001]、住院天数[(22.8±18.1)d/年比(8.3±13.1)d/年,P<0.001]及心力衰竭花费[(1.7±1.3)万元/年比(0.7±0.8)万元/年,P <0.001]均明显低于患者管理前一年水平.结论 基于网络的慢性心力衰竭规范化管理体系可以促进基层患者对指南治疗的依从性,显著改善预后,减轻经济负担.
- 马琼白玲王亭忠薛彦博李涛宋冰雪陈姝萍杨国栋刘静马爱群
- 关键词:疾病管理心脏功能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