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景峰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战略联盟
  • 1篇战略联盟建设
  • 1篇知网
  • 1篇中国知网
  • 1篇社会化服务
  • 1篇社会化服务体...
  • 1篇土地流转
  • 1篇农业
  • 1篇农业社会
  • 1篇农业社会化
  • 1篇农业社会化服...
  • 1篇农业社会化服...
  • 1篇文献计量学
  • 1篇联盟
  • 1篇联盟建设
  • 1篇模式与运行机...
  • 1篇内卷化
  • 1篇技术创新
  • 1篇计量学
  • 1篇甘蔗

机构

  • 5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5篇杨景峰
  • 3篇陆宇明
  • 1篇张棵
  • 1篇覃斯华
  • 1篇李杨瑞
  • 1篇陈赶林
  • 1篇于平福
  • 1篇刘昔辉
  • 1篇柳唐镜
  • 1篇洪日新
  • 1篇覃武
  • 1篇梁毅劼
  • 1篇徐有海
  • 1篇李小红
  • 1篇李宇翔
  • 1篇刘忠

传媒

  • 1篇辽宁农业科学
  • 1篇热带农业科学
  • 1篇Agricu...
  • 1篇农业研究与应...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甘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
李杨瑞陆宇明于平福陈赶林李小红梁毅劼杨景峰徐有海陆光顺刘昔辉
课题来源与背景:甘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自成立以来,为中国甘蔗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总量的持续扩大、品种的升级换代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构建完善、健全和高效的甘蔗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和运行机制,对...
关键词:
关键词:甘蔗
国内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对广西的启示被引量:6
2021年
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分析总结日本、美国、德国及中国的山东、山西、浙江等国内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优秀经验,结合广西发展现状,总结提出其对建立健全广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启示,以期进一步指导构建更加完善的广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容建波李小红杨景峰李宇翔
关键词:农业社会化服务
广西农村产业发展“内卷化”机理与突破路径
2022年
通过研究发现广西农村产业发展“内卷化”主要表现为农村传统产业发展质量不高、内生动力不足、产业链延伸不长等方面,广西农村产业发展“内卷化”的原因包括无法融入价值链分工体系、路径被锁定,脱贫攻坚时期未能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去“内卷化”,农村市场容量小发育不健全、资本下乡难,农户生产比较分散、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村产业的有效外延不足、内部竞争大,并提出了转变发展模式、促进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展农村产业功能、激活农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明确产业分工、多路径培育龙头企业等促进广西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苏树权张宗文刘忠黄曼璇吴成刚石保纬陆宇明杨景峰
国内土地流转研究态势分析
2024年
土地流转作为我国土地集中使用和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土地高效流转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亟待对国内近10年来有关土地流转的研究进行总结和梳理,客观呈现国内对土地流转相关研究现状,为土地流转研究者提供数据参考。研究选用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数据检索源,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对土地流转相关研究文献的发文量、核心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2014~2023年发表文献共计4067篇,发文数量总体呈现出先增长后减少的趋势,奠定了以土地流转为基础的研究脉络;通过谱图分析得出,发文数量最多的3位作者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孔祥智、丰雷以及山东理工大学的公茂刚,大部分作者间有一定的合作关系,且形成了规模性研究团队。通过对热点关键词聚类结果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发现当前学者对土地流转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权分置、粮食安全与规模化经营,家庭农场以及对策措施等领域。
许星朋叶浩东张宗文杨景峰熊娜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土地流转CITESPACE中国知网
Provincial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f Watermelon Production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被引量:1
2014年
[Objective]This study aimed to clarify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watermelon production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melon industry in China. [Method] Based on the agricultural statistics data of Guangxi and al over China, yield com-parative advantage (YCA) index, efficiency comparative advantage (ECA) index, scale comparative advantage (SCA) index, concentration ratio comparative advantage (CRCA) index, comprehensive comparative advantage (CCA) index, ratio of yield per unit area (RYPA) index and sowing area ratio (SAR) index were established and calculated to determine the watermelon production comparative advantages in 31 provinces (cities) in China. Spacial patterns of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were produced by using GIS software. [Result] Nine provinces Shandong, Henan, Anhui, Hebei, Hubei, Jiangsu, Hunan, Zhejiang and Guangxi were the dominant regions in watermelon production al over the country.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China showed the integrat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watermelon production, while the Southern, Northeastern, Northern and Northwestern China can be considered as the potential places for watermelon production in future. Southwest China gave more priority to watermelon production, so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kept increasing here. [Con-clusion] Based on this study, watermelon production should be a prior consideration among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Guangxi. Related measures should be developed to optimize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watermelon in Guangxi and China to promote healthy competition in watermelon production.
陆宇明张棵柳唐镜覃武洪日新覃斯华杨景峰
关键词:WATERMELONPROVINCE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