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鲁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6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急救
  • 3篇航天
  • 3篇航天员
  • 2篇着陆
  • 2篇着陆场
  • 1篇神舟
  • 1篇输液
  • 1篇卫生勤务
  • 1篇空运后送
  • 1篇交会对接
  • 1篇骨髓腔输液
  • 1篇寒冷
  • 1篇飞船

机构

  • 2篇解放军第30...
  • 1篇解放军306...

作者

  • 3篇贾付坤
  • 3篇李鲁
  • 2篇崔绍杰
  • 2篇牛恩喜
  • 2篇高铁山
  • 2篇王瑞娟
  • 2篇刘志国
  • 2篇方伟武
  • 2篇杨鹤鸣
  • 1篇周雪峰
  • 1篇史铁钧
  • 1篇周莉
  • 1篇闵庆旺
  • 1篇王媛
  • 1篇娄晓同
  • 1篇谭荣
  • 1篇宋海峰
  • 1篇刘骥
  • 1篇常虹
  • 1篇吴继功

传媒

  • 3篇中华急诊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神舟九号”交会对接主着陆场航天员的医疗救护保障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总结我国十年载人航天主着陆场航天员医疗保障的经验,针对“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的技术状态,优化直升机救护平台,确保“神九”航天员安全。方法调研国内外有关航天员发生的意外伤害资料,结合“神舟五号、六号、七号“航天员医疗保障的经验,针对“神九”的任务特点,提出系列的组织、预案、设备配置以及有效的救治方案。结果优化了直升机ICU及可以进行控制性手术的救护平台、通讯联络平台。医疗直升机可在草原沙漠上大范围的机动,确保意外情况下航天员的快速救治和后送。航天员意外伤害的医疗救护预案科学、合理、实用,适合野战环境。结论“神九”主着陆场区航天员医疗救护的空中救护平台,快速、灵活、可操作;空中救援方案、直升机救护平台的构建以及组织实施,对野战及灾害等特殊环境中的空中医学救援有参考价值。
刘志国牛恩喜贾付坤常虹崔绍杰李鲁高铁山方伟武吴继功杨鹤鸣王瑞娟
关键词:航天员急救空运后送卫生勤务
“神十”任务主着陆场航天员的医疗救护保障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我国载人航天主着陆场航天员医疗保障的模式,成功了保障4次载人飞行任务。“神十”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这种模式创新发展到最优状态。任务验证其可靠性、快捷性和有效性,为后续空间站任务航天员的保障模式提供经验和技术积累。方法根据“神十”任务的特点和需求,进一步优化、补充了“神九”药品、器材。细化了方案预案,增加了不同工况的应急预案。在“神十”演练中,提出新的预案、设备配置优化组合和相互备份方案。结果优化的直升机医疗救护平台、设备器材、应急预案,搜救能力提高,扩大了搜救半径,保证了航天员的长距离快速救治和后送。结论“神十”主着陆场区航天员直升机医疗救护平台,更加快速、可靠、安全;空中救援方案、直升机救护平台的构建要素,对后续空间站阶段医疗救护保障模式改进有重要参考价值。
刘志国牛恩喜贾付坤崔绍杰李鲁高铁山方伟武周雪峰杨鹤呜王瑞娟闵庆旺
关键词:航天员急救
“神舟十一号”飞船航天员医疗救护保障特点与应对策略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总结我国载人航天主着陆场医疗救护保障经验,分析“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航天员医学救援保障有力。方法查阅国内外航天员急救的相关报道,总结“神舟五号”至“神舟十号”航天员医疗保障经验,结合“神舟十一号”在轨时间长、预定返回时间主着陆场天气寒冷的环境特点,提出相应的策略。结果在原有舱前急救、直升机急救平台的基础上调整了急救设备、优化了急救程序、添加了保暖衣物、配备了保温箱、隔热毯和自发热贴,引入骨髓穿刺快速输液措施,保证了寒冷及复杂天气环境下航天员意外伤害救治的能力和后送安全。结论“神舟十一号”飞船主着陆场区航天员医疗救护保障方案经过针对性的改进和流程优化,完全满足寒冷条件下航天员意外伤害的有效救治。
谭荣顾建文李鲁杨鹤鸣贾付坤娄晓同宋海峰史铁钧刘骥吴洁周莉王媛
关键词:航天员急救寒冷骨髓腔输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