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引流
  • 2篇肝癌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炎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结石
  • 1篇胆总管探查
  • 1篇胆总管探查取...
  • 1篇血清
  • 1篇血清C
  • 1篇压伤
  • 1篇引流治疗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原发性肝癌患...
  • 1篇伤口
  • 1篇双镜
  • 1篇双镜联合
  • 1篇探查
  • 1篇探查取石

机构

  • 4篇淮安市第一人...

作者

  • 4篇孙勇
  • 1篇万能
  • 1篇於国军
  • 1篇黄东方
  • 1篇王绍闯
  • 1篇张建淮
  • 1篇杨卫玺
  • 1篇王平
  • 1篇祁付珍
  • 1篇吴金声
  • 1篇许刚
  • 1篇徐建波
  • 1篇张大维
  • 1篇王一兵
  • 1篇程宏宇
  • 1篇王晶

传媒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多种肌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难愈性创面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观察应用肌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烧创伤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烧伤形成的瘢痕、溃疡创面以及创伤后形成的深部组织外露伴有感染的16例患者,创面面积为3.5 cm×3.2 cm^21.0 cm×12.0 cm,彻底清创后先采用1次或多次负压封闭引流治疗5~7 d,待创面条件改善后分别采用腓肠肌肌皮瓣加植皮、腹直肌肌皮瓣、背阔肌肌皮瓣、臀大肌肌皮瓣等转移覆盖创面。结果16例患者肌皮瓣均完全成活,切口愈合良好,平均住院时间为23 d,创面有效修复。经过6~12个月门诊或电话随访,皮瓣外形、色泽及功能无明显异常,创面未再破溃。结论负压封闭引流结合皮瓣移植修复治疗烧创伤难愈性创面,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杨卫玺程宏宇於国军张大维万能王晶孙勇王一兵
关键词:外科皮瓣负压伤口疗法皮肤移植
腹腔镜肝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血清CD73和血清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LH)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血清CD73和血清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SOX9)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LH组(45例)和经皮微波消融术(PMA)组(45例)。LH组给予LH治疗,PWA组给予PW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甲胎蛋白(AFP)、丙氨酸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手术相关指标、血清CD73和SOX9水平、应激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以及生存情况。结果PMA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LH组,术中出血量少于L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h血清TBiL、AFP、AST、ALT、CRP、IL-6、NE和E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 h血清CD73水平明显降低,血清SOX9 mRNA水平明显升高,且LH组SOX9 mRNA水平高于PM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LH组生存者37例,占比82.22%(37/45);MWA组生存者28例,占比62.22%(28/45),LH组生存率明显高于PM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0,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MA与LH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相近,PMA更加微创,利于术后恢复,LH可更加有效地提高患者生存率,且行LH的患者,术后血清SOX9 mRNA水平更高。
孙勇赵爱祥周兵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功能
基层医院肝癌早期诊断与微创治疗临床研究
张建淮徐建波王绍闯祁付珍吴金声许刚王平孙勇黄东方
肝癌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提高总体疗效的关键。该项目自2005年起开展肝癌二级预防,以肝癌高危人群筛查和健康体检为基础,以诊治较多的早期肝癌、微小肝癌病例为突破口,对筛查发现的肝脏微小实质占位病...
关键词:
关键词:肝癌微创治疗
双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胆管可控式自脱支架置入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炎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在胆总管结石并发胆管炎患者治疗中,分别以双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胆管可控式自脱支架置入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于该院就医的胆总管结石并发胆管炎患者78例,以术中引流方式分组,常规组(n=39)以T管引流,观察组(n=39)以可控式自脱支架置入胆管内引流一期缝合,统计两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17.4±45.2)min、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6.7±1.2)d、住院时间(8.2±1.9)d,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3、4.362、4.045,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5.0±4.6)mL、肛门排气时间(23.2±7.5)h,略优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5、1.725,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56%低于常规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2,P<0.05)。观察组结石和胆管炎复发率为2.56%低于常规组的7.6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4,P>0.05)。结论通过以双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胆管可控式自脱支架置入一期缝合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其尽快恢复的同时,还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且复发率较低,适宜深入研究与推广。
孙勇赵爱祥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胆管炎双镜T管引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