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
- 作品数:43 被引量:304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眩晕疾病的个体化综合治疗被引量:41
- 2008年
- 目的:综合应用药物、手术和前庭康复训练治疗眩晕疾病,探讨建立眩晕疾病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方法:对158例前庭外周性眩晕患者进行两个阶段个体化综合治疗。根据疾病种类,第一阶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药物、手术或前庭康复训练作为治疗方法;经治疗后疗效不满意的患者在第二阶段进行前庭功能代偿状态和姿势平衡中的感觉整合缺陷模式评价,据此制订治疗方案,综合应用药物、手术和前庭康复训练作为治疗方法,并根据治疗反应进一步修订综合治疗方案。疗效评价方法包括:前庭症状指数(VSI)、平衡功能(计时平衡试验及海绵垫姿势描记)、眩晕障碍量表(DHI)。结果:①VSI结果表明,除头痛症状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5种症状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计时平衡试验及海绵垫姿势描记结果均表明治疗前后姿势稳定性提高(均P<0.01);③DHI结果表明,治疗后总DHI平均得分提高了15.97分,治疗前后总DHI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DHI 3个方面的治疗前后得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④本组所有患者整体有效率为91.14%。结论:在眩晕疾病治疗中,应针对眩晕疾病病因、前庭中枢代偿状态、感觉整合缺陷类型,制定患者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综合应用药物、手术及康复训练等手段治疗眩晕患者。
- 孔维佳刘波冷样名
- 关键词:眩晕前庭疾病综合疗法
- 把握诊疗新势态 谱写眩晕医学新篇章被引量:5
- 2015年
- 近年来,国内耳源性眩晕疾病的临床诊疗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此相关的临床工作、学术交流、继续教育等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对眩晕工作投入极大的热情,更多的患者亦得以正确诊断与治疗.目前,国内外学者在耳源性眩晕,如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突发性聋伴眩晕等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多的新进展.本期重点报道了该领域内我国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 孔维佳刘波张甦琳冷杨名
- 关键词:临床诊疗工作眩晕疾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源性眩晕临床医师
- IL-17在低氧诱导肺动脉高压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观察不同时程低氧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小鼠肺组织中IL-17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IL-17在低氧诱导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低氧诱导肺动脉高压模型,监测小鼠血流动力学改变、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S),RT-PCR技术检测对照组及低氧3周、6周组肺组织IL-17mRNA表达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相应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及免疫组化方法对IL-17进行定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氧诱导下小鼠右心室收缩压力及右心室肥厚指数均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证实肺动脉高压模型成功建立。随着低氧时间的延长,IL-17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也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IL-17主要定位于内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也有表达。结论 IL-17可能在低氧诱导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 王宏飞张安臣李飞飞刘波李冬寒杜心灵
-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白细胞介素-17低氧诱导内皮细胞
- 大鼠内耳拟老化伴线粒体突变模型的建立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建立大鼠内耳拟老化伴线粒体突变模型,为进一步揭示老年性聋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策略奠定基础。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2组:A组14只,5%D-半乳糖颈部皮下注射(150mg·kg-1·d-1),共8周,继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0d;B组10只,仅给予生理盐水注射。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2组大鼠听阈,比色法检测2组大鼠膜迷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利用巢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内耳组织线粒体DNA4834bp缺失突变的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A组大鼠线粒体DNA4834bp缺失突变发生率为100%(28/28),B组无线粒体DNA4834bp缺失突变检出。A组GSH-PX活力[(59.07±8.70)U]明显低于B组[(142.10±7.02)U],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组ABR听阈平均提高(5.36±3.08)dBpeSPL,B组为(6.50±3.37)dBpeSPL,经t检验,A组和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半乳糖可以诱导大鼠内耳组织拟老化,此模型大鼠内耳组织线粒体DNA4834bp缺失突变率极高,但听阈无明显提高。
- 孔维佳胡钰娟王琼许黎王莹韩月臣李隽刘波孔雯
- 关键词:内耳线粒体DNA突变
- 视觉反馈姿势描记定量测量人体主动姿势平衡能力
- 2008年
- 目的应用视觉反馈姿势描记(visual feedback posturography,VFP)测试健康青年人的主动平衡能力,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记录24名健康青年人进行VFP测试中,8个方向(前、右前、右、右后、后、左后、左、左前,分别用1—8表示)的稳定极限(limit of stability,LOS)值、平均速度(average velocity,AV)、方向控制(directional control,DC)和达到时间(reachtime,RT)。结果①两次VFP测试的一致性结果表明:除RT2以外,其余参数均显示一致性(P〈0.05);②VFP测试参数间的一致性,除AV1和AV5之间无相关外,其余各方向上的AV均有相关性,而总AV与各方向上AV间的相关性较好(r=0.710~0.897);参数DC间的一致性稍差于AV,总DC和各方向上的DC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443~0.788);各方向的RT间相关性较差,但在左右对应方向上,RT有相关性,如r(2,8)=0.472;r(3,7)=0.610;r(4,6)=0.663;参数RT和DC间,其相关性主要集中在相同方向上,除在方向2外,其余方向上RT和DC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r=-0.477~-0.727);AV和DC间相关性没有一定规律,但总DC和总AV有相关性(r=-0.507);而AV和RT间具有的相关性要差于AV和DC间,其分布也没有规律性。结论VFP的测量重复性好,可用于临床评价人体的主动平衡能力。在VFP的多个评价参数中,AV最稳定,其次是DC。
- 刘波孔维佳
- 关键词:肌肉骨骼平衡眩晕
- 单侧迷路切除术后GABAA受体α3亚型在大鼠前庭神经核中的表达
- 2008年
- 目的观察单侧迷路切除术后大鼠前庭神经核复合体内GABAA受体α3亚型的表达变化。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4只,分为迷路破坏组(18只)和对照组(6只),前者破坏单侧迷路,对照组手术方式相同但保持迷路完好。单侧迷路切除术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不同存活时间(术后1 d、3 d、7 d)组动物前庭神经复合体内γ-氨基丁酸A受体α3亚型的表达变化。结果术后1 d、3 d、7 d组两侧比较及术后1 d、3 d、7 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在前庭代偿的早期,前庭神经复合体内γ-氨基丁酸A受体α3亚型表达的变化极可能没有涉及前庭代偿。
- 刘珺孔维佳刘波
- 关键词:前庭代偿Γ-氨基丁酸A受体
- 并发于突发性聋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并发于突发性聋(sudden deafness,SD)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之临床特点,探讨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SD患者17例,男7例,女10例,年龄58~71岁。所有病例均于无明显诱因突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后出现了与头位运动有关的短暂眩晕发作(少于60 s),经Dix-Hallpike试验或滚转试验诊断为并发于SD的BPPV。所有病例按照BPPV类型,进行了Epley手法复位或Barbecue翻滚手法治疗,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①本组病例中,SD发病至BPPV发生的间隔在1周内4例,1周至1月间10例,1月至2月间3例。②本组BPPV均发生于与SD同侧耳,其中左耳11例,右耳6例。经Dix-Hallpike试验或滚转试验证实为后半规管BPPV 16例(94.12%),外半规管BPPV 1例(5.88%)。③本组患者经1次体位治疗治愈者10例(58.82%),经2~3次治疗治愈者6例(35.29%),有1例(5.88%)经4次治疗治愈。结论BPPV可并发于SD,其中大部分类型为后半规管BPPV。变位试验是诊断并发性BPPV的依据,耳石复位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刘波孔维佳冷杨名
-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突发性聋并发症
- 静态直立时足位对眩晕患者姿势平衡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分析不同足位对眩晕患者静态直立时的姿势平衡影响,探讨足位在平衡控制和姿势描记中的作用。方法:眩晕组79例患者和正常组92例健康者进行如下静态直立试验:①标准Romberg试验,双足并拢站立;②双脚分开平行直立试验;③强化Romberg试验(踵趾位站立);④单足直立试验。每种测试条件下分别睁眼和闭眼站立,用秒表记录①—④试验中维持平衡的时间,同时用SPG记录①、②条件下的人体足底压力中心的晃动速度(swayvelocity,SV)。结果:①维持平衡时间:眩晕组采取踵趾位和单足站立时,维持平衡时间较正常组降低,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②SV:采用标准Romberg位和双脚分开站立,眩晕组和正常组相比,睁眼时两组SV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闭眼时,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③对于眩晕组和正常组,无论睁眼或闭眼,采用双脚分开站立时,SV较标准Romberg位时降低,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④除眩晕组闭眼踵趾位下计时平衡试验结果与其睁眼时标准Romberg足位下的SV呈负相关性外(r=-0.244,P=0.03),其他计时平衡测试结果与各足位下的SV均未发现有相关性。结论:静态直立时不同足位可影响人体平衡控制能力,踵趾位和单足直立测试是对姿势描记的补充,可结合应用于临床评价眩晕患者的平衡功能。
- 刘波孔维佳冷杨名
- 关键词:前庭疾病
- 摇头刺激对健康青年人前庭脊髓反射功能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定量分析健康青年人摇头后静态姿势稳定性的变化,初步探讨摇头刺激对人体前庭脊髓反射功能的影响。方法:28例健康青年人进行静止头位和摇头后的静态姿势描记,计有4种测试条件:①头部直立,睁眼(T1);②头部直立,闭眼(T2);③摇头后,睁眼(T3);④摇头后,睁眼(T4),每种测试条件均静态直立30s。摇头的方法为:头部向下倾30°,以左右方向30°做水平面摇头20 s,频率2 Hz。摇头结束后,头置于正中水平位,分别记录睁眼和闭眼的姿势稳定性。静态姿势描记仪记录不同测试条件下身体直立时足底压力中心晃动的平均速度(sway velocity,SV)为研究参数。结果:本组受试者均未在摇头后发生倾倒。①分析摇头刺激对姿势平衡的影响:睁眼时摇头前后,即T3与T1比较SV增加了(4.60±6.36)%;而闭眼时摇头前后,即T4与T2比较SV增加了(8.86±8.27)%,这两增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9,P<0.01)。②分析视觉在静态和动态头位下维持平衡中的作用:静止头位下,T2与T1比较SV增加了(9.83±5.10)%;摇头后,即T4与T3比较SV增加了(14.05±6.89)%,增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2,P<0.01)。结论:摇头刺激可干扰前庭觉信息传入,影响健康人体的前庭脊髓反射功能,导致静态姿势平衡功能降低,且当视觉同时受到干扰时对姿势平衡的影响更为显著。人体为维持摇头后直立平衡,存在对感觉信息的重新整合机制。
- 刘波孔维佳赖嫦芹吴媛媛冷杨名
- 关键词:前庭脊髓反射健康人
- 大鼠高肺血流量肺动脉高压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建立大鼠高肺血流量肺动脉高压模型。方法采取左颈总动脉-颈外静脉分流、左肺动脉结扎以及左颈总动脉-颈外静脉分流联合左肺动脉结扎3种手术方式建立大鼠高肺血流量模型,观察术后8周肺动脉平均压(mPAP)、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S)、肺血管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WT%)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以及左颈总动静脉分流联合左肺动脉结扎术后4、8、12周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左颈总动脉-颈外静脉分流联合左肺动脉结扎在术后8、12周产生明显肺动脉高压,mPAP及RV/LV+S逐渐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T%和WA%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左颈总动脉.颈外静脉分流联合左肺动脉结扎可建立高肺血流量肺动脉高压模型,且操作简单。
- 王宏飞张安臣李飞飞刘波李冬寒杜心灵
-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静脉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