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吉生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稠油
  • 1篇低聚
  • 1篇低渗
  • 1篇氧化碳
  • 1篇乙二醇
  • 1篇乙二醇二甲醚
  • 1篇油剂
  • 1篇油溶性
  • 1篇油溶性降粘剂
  • 1篇油田
  • 1篇增溶剂
  • 1篇粘度
  • 1篇蒸汽驱
  • 1篇溶解度
  • 1篇溶解度参数
  • 1篇深层低渗
  • 1篇碳材料
  • 1篇起泡
  • 1篇驱油
  • 1篇驱油机理

机构

  • 6篇中国石化胜利...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6篇林吉生
  • 1篇王创业
  • 1篇郭省学
  • 1篇徐星光
  • 1篇于田田
  • 1篇罗全民
  • 1篇杨子浩
  • 1篇谢志勤
  • 1篇刘岩

传媒

  • 2篇油田化学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CO_2辅助蒸汽提高春光超稠油开发效果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春光油田超稠油区块埋藏深、原油黏度大,导致注汽质量差,周期产油、油汽比逐渐变差,为此,开展CO_2辅助蒸汽提高春光超稠油开发效果实验研究。通过稠油高温高压物性实验测试了CO_2在超稠油中的溶解能力及溶解对弹性能和黏度的影响,利用蒸汽驱替实验揭示了CO_2对提高驱替效率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CO_2在春10原油中溶解气油比达到69.7,油气混合体系体积系数达到1.15,溶解增能效果显著;温度升高,则CO_2的溶解量降低,温度每升高1℃,饱和压力则增大0.081 MPa; CO_2溶解后能够大幅度降低原油黏度,降黏率达到98.2%。水驱溶解了CO_2的油气混合体系较驱替脱气脱水原油驱替效率提高了12. 74%; CO_2伴注蒸汽驱较单纯蒸汽驱驱替效率提高了11.55%。
袁光喜陈金星罗全民林吉生徐星光
关键词:春光油田稠油开发驱油机理
低聚型洗油剂强化冷采技术
针对目前国际低油价形势,自主研发的新型洗油剂,该冷采洗油剂根据分子模拟结果调整了低聚剂分子结构,提升静态洗油效率;新型低聚洗油剂体系,在低浓度条件下,表现出较好的驱油效果;针对胜利油田油区稠油,在使用浓度为50mg/L时...
刘岩于田田贺文媛林吉生
薄层二维纳米颗粒增效泡沫制备及机理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泡沫不稳定会缩短油田泡沫驱作业的有效期,为探究泡沫的稳定性,采用Warning-Blender方法评价了4种表面活性剂的起泡性能及稳泡性能,并考察了8种纳米颗粒的稳泡性能。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AES起泡效果较优;4种球状纳米颗粒未能与AES形成稳定的协同作用;4种二维纳米颗粒对泡沫的稳定作用较强,相同质量分数下粒径越小的纳米颗粒稳泡性能越好。基于二维纳米颗粒S-GO制备了一种长效泡沫体系,起泡体积为488 mL,泡沫析液半衰期为48 min。冷冻刻蚀扫描电镜考察表明,薄层二维纳米颗粒以薄膜形式覆盖在气液界面膜上,增强了气液界面膜的机械强度。
翟勇谢志勤贺文媛何绍群林吉生郭省学陈亚东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起泡碳材料
溶解CO2稠油流变性质研究
胜利油田郑411区块稠油由于胶质、沥青质含量较高,粘度较大,属于稠油范畴,开采难度较大。本文以郑411区块27井稠油为例,加入YR-2油溶性降粘剂及CO2气体,复配成YR-2油溶性降粘剂复合降粘体系及YR-2油溶性降粘剂...
陈金星林吉生于田田刘岩范海明
关键词:稠油油溶性降粘剂CO2气体粘度高压物性
文献传递
降混剂对二氧化碳在稠油中的溶解度和最小混相压力的影响
2024年
针对CO_(2)驱油过程中,稠油体系与CO_(2)难混相,最小混相压力高于地层破裂压力的问题,对CO_(2)与原油的混合体系进行了分子模拟,考察了降混剂种类和加量、温度、压力的影响。由径向分布函数得到混相过程中CO_(2)分子及沥青质分子的聚集程度,进而明确各类分子的分散状态,分析其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开展高温高压PVT相态实验,测定CO_(2)与原油混合体系中添加不同降混剂后的体积膨胀系数和CO_(2)溶解度,对分子模拟结果进行验证。最后,对柠檬酸三甲酯、苯甲醇、苯甲酸乙酯3种降混剂进行优选,得到最优复配配方,并通过细管实验评价其降混性能。分子模拟结果表明,柠檬酸三甲酯的降混效果最为显著,可有效增大CO_(2)分子间的聚集程度,降低沥青质分子间的聚集程度;在高压(6.90 MPa)低温(308.15 K)的条件下,降混剂更能发挥其作用。PVT相态实验结果表明,0.23%柠檬酸三甲酯的增溶与增膨作用最佳,与分子模拟结果一致。降混剂最优复配配方为80%柠檬酸三甲酯+20%苯甲酸乙酯。在原油-CO_(2)体系中加入0.23%复配降混剂,最小混相压力降幅为21.47%,CO_(2)溶解度和原油采收率提高。降混剂含有亲油的烃类基团和亲CO_(2)的酯基,不仅能与原油体系中的极性分子结合,拆散各沥青分子的聚集体,同时在双亲性能作用下,能吸附在原油与CO_(2)的界面上,降低原油与CO_(2)的界面张力,进而降低最小混相压力。
于田田刘廷峰冯海顺廖毅盖平原林吉生高海杰杨子浩
关键词:稠油溶解度最小混相压力分子模拟
增溶剂作用下二氧化碳在稠油中的溶解机理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分析增溶剂作用下CO在稠油中的溶解机理,以乙二醇二甲醚为增溶剂,测定了不同温度、压力以及增溶剂含量下CO在稠油中的溶解量,并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计算了不同条件下CO的溶解度参数和CO与增溶剂分子的径向分布函数。研究表明,增溶剂的加入提高了二氧化碳在稠油中的溶解度,在低温度、高压力、高增溶剂含量下,溶解度参数相对较大,有利于CO的溶解。乙二醇二甲醚分子含有两个醚基,其与CO氧原子间存在强烈吸引力作用,揭示乙二醇二甲醚作为增溶剂提高二氧化碳在稠油中溶解度的微观机理。这为增溶剂的研发提供了理论指导:富含醚基的有机小分子可能是潜在的CO增溶剂。
于田田郝婷婷翟勇林吉生林吉生王创业
关键词:二氧化碳增溶剂乙二醇二甲醚溶解度参数径向分布函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