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镇痛
  • 2篇舒芬太尼
  • 2篇喉罩
  • 2篇芬太尼
  • 1篇动脉
  • 1篇动脉血
  • 1篇动脉血二氧化...
  • 1篇新生儿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手术
  • 1篇血二氧化碳分...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婴幼儿心脏手...
  • 1篇应激性
  • 1篇应激性反应
  • 1篇镇痛效果
  • 1篇支气管

机构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施晓华
  • 4篇张莉
  • 2篇张锡凤
  • 2篇费建
  • 2篇王俊林
  • 1篇黄洪强
  • 1篇屈美敏
  • 1篇陆巍峰
  • 1篇武欣生
  • 1篇谷兴琳
  • 1篇赵龙德
  • 1篇周力
  • 1篇陈珏

传媒

  • 3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药房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舒芬太尼和曲马多在婴幼儿心脏手术术后镇痛的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和曲马多用于婴幼儿心脏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40例1-3岁室间隔缺损手术患儿随机均分为T组(曲马多8mg/kg)和S组(舒芬太尼2μg/kg);两组药物分别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加入自动镇痛泵中,以2ml/h静脉泵入。记录术后气管导管拔出时间、术后48h内不良反应和术后4h(T1)、12h(T2)、24h(T3)、36h(T4)和48h(T5)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镇痛、镇静评分。结果两组术后气管导管拔出时间和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T组T1-T3时的术后镇痛评分高于S组(P<0.05),T1、T2时的镇静评分低于S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和曲马多用于婴幼儿心脏手术术后镇痛均安全有效,舒芬太尼效果优于曲马多。
张莉施晓华张锡凤赵龙德
关键词:舒芬太尼曲马多术后镇痛婴幼儿
不同剂量枸橼酸舒芬太尼对克鲁宗综合征颅面重建术患儿镇痛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枸橼酸舒芬太尼对克鲁宗综合征患儿颅面重建术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应激性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克鲁宗综合征需行颅面重建术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各20例。3组患儿行麻醉诱导后,泵注丙泊酚注射液4~8 mg/(kg·h)+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A组0.3μg/(kg·h),泵注;B组0.6μg/(kg·h),泵注;C组1.0μg/kg,iv,0.5 h/次]维持麻醉深度,间隔40 min给予注射用苯磺顺阿曲库铵0.1 mg/kg,iv,于手术结束前5 min停止给药。观察3组患儿不同时刻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应激性反应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组患儿切皮后5 min、手术后1 h、手术结束即刻的MAP均明显高于麻醉前,B组患儿同时刻MAP明显低于C组患儿;A组患儿手术后1 h和C组患儿切皮后5 min、手术后1 h的HR明显高于其麻醉前,B组患儿手术后1 h的HR明显低于A组患儿,且切皮后5 min、手术后1 h的HR明显低于C组患儿;3组患儿切皮后5 min、手术后1 h、手术结束即刻的ACTH水平均明显高于麻醉前,B组患儿切皮后5 min、手术后1 h、手术结束即刻的ACTH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和C组患儿,A组患儿同时刻明显低于C组患儿;A组患儿手术后1 h和C组患儿切皮后5 min、手术后1 h、手术结束即刻的皮质醇水平明显高于麻醉前,B组患儿手术后1 h的皮质醇水平明显低于A组患儿,A组患儿切皮后5 min、手术结束即刻的皮质醇水平和B组患儿切皮后5 min、手术后1 h、手术结束即刻均明显低于C组患儿,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麻醉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泵注枸橼酸舒芬太尼0.6μg/(kg·h)维持小儿克鲁宗综合征颅面重建术的麻醉深度,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可有效抑制术中应�
张锡凤施晓华费建张莉
关键词:枸橼酸舒芬太尼血流动力学应激性反应
儿童喉罩自主通气下P_(ET)CO_2和PaCO_2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价儿童喉罩自主通气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PaCO_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的一致性和相关性。方法择期行斜视矫正术的患儿32例全麻后实施保留自主呼吸喉罩通气;记录HR、RR、BP和SpO_2,分别在喉罩置入后10min(T1)、30min(T2)和1h(T3)记录P_(ET)PaCO_2和PaCO_2值,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各时点HR、BP、RR和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aCO_2均低于P_(ET)PaCO_2(P<0.05)。PaCO_2和P_(ET)PaCO_2呈正相关(T1、T2、T3时r值分别为0.72、0.81、0.93,P<0.05)。结论儿童全麻保留自主呼吸喉罩通气期,P_(ET)PaCO_2和PaCO_2值显著相关,P_(ET)PaCO_2高于PaCO_2。
黄洪强施晓华屈美敏张莉
关键词: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喉罩自主通气儿童
对称性胸腹连体新生儿分离术麻醉一例
2004年
两患儿均为男性,于39周经剖宫产术娩出后发现胸腹部相连,共用一根脐带,呈对称性面对面胸腹连体侧卧位.经MRI、CT、心电图(ECG)、彩超、X线、上消化道造影、血液生化等检查,提示两患儿肝实质相连,心包、膈肌及胸骨体下端部分相连;心脏各自独立,心内结构及心功能未见异常;有各自独立、完整的消化系统、胆道系统和门脉系统;消化道排空好,肝、肾功能无异常.
武欣生谷兴琳陆巍峰王俊林周力施晓华陈珏
关键词:新生儿分离术麻醉
喉罩通气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喉罩通气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纤支镜检查术患儿40例,分为喉罩组(L组)和静脉全麻组(G组),每组20例。两组均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和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和丙泊酚维持。观察两组MBP、HR、SpO2、麻醉效果,纤支镜置入、检查时间,患儿苏醒时间及术中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较好,生命体征平稳。L组纤支镜置入时间短于G组[(6.25±4.1)s vs.(45.3±14.9)s](P<0.05)。L组有1例中断检查,G组有4例中断检查、3例鼻腔出血;两组患儿术中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喉罩通气在小儿纤支镜检查过程中既可以自主呼吸又可控制或辅助通气,且可增加纤支镜操作的便利,减少并发症。
王俊林费建施晓华张莉
关键词:喉罩纤维支气管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