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凡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遂宁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22年
-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外周血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death1,PD-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death-ligand1,PD-L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连续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遂宁市中心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二病区收治的56例晚期NSCLC为肺癌组,并按照1∶2的比例选择科室同期收治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普通肺部疾病患者112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学检测两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PD-1和单核细胞PD-L1表达水平;进一步对肺癌组中完成2~4个周期化疗后疗效评估为部分缓解(partialresponse,PR)和疾病进展(progressivedisease,PD)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PD-1和PD-L1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NSCLC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PD-1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7.88%±6.66%vs21.54%±5.48%)、(20.17%±8.18%vs14.78%±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SCLC组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表面PD-L1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9.42%±9.11%vs15.22%±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为PR的NSCLC患者治疗后其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PD-1表达率及CD14+单核细胞PD-L1表达率均较治疗前的基线水平明显下降(22.05%±5.88%vs28.13%±6.89%)、(16.83%±5.15%vs21.04%±6.02%)、(18.22%±7.17%vs39.98%±9.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D组患者的PD-1、PD-L1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基线水平进一步上升(34.55%±7.17%vs26.97%±6.54%)、(26.33%±7.09%vs20.55%±6.18%)、(49.77%±9.25%vs38.87%±8.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晚期NSCLC患者外周血T细胞和单核细胞存在PD-1和PD-L1表达的异常上调,提示可通过检测免疫细胞表面PD-1/PD-L1的表达水平来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和作为预后的辅助生物学预测指标。
- 戴凡罗文夏航彪邓燕肖情邱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