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禹雪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动脉
  • 6篇肺动脉
  • 6篇肺动脉高压
  • 3篇血管
  • 2篇肺血
  • 2篇肺血管
  • 1篇低氧
  • 1篇低氧血
  • 1篇低氧血症
  • 1篇心衰
  • 1篇心衰竭
  • 1篇血管重构
  • 1篇血管重塑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流动力学参...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栓塞
  • 1篇血栓栓塞性
  • 1篇血症

机构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6篇柳志红
  • 6篇禹雪
  • 5篇罗勤
  • 5篇赵智慧
  • 4篇金旗
  • 2篇赵青
  • 2篇张毅
  • 1篇曾绮娴
  • 1篇张洪亮
  • 1篇杨涛
  • 1篇黄智伟
  • 1篇王勇
  • 1篇马秀平
  • 1篇唐毅
  • 1篇高柳

传媒

  • 4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靶向药物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合理性及疗效探讨被引量:4
2017年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如果未经治疗,预后极差。2013年在法国尼斯召开的第五届世界肺动脉高压论坛会上将CTEPH归为第四大类肺动脉高压。由于CTEPH的症状因人而异且缺乏特异性,容易引起漏诊、误诊和延迟诊断。外科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是唯一有可能治愈CTEPH的办法,但有一部分患者属于CTEPH分型中的Ⅲ型和Ⅳ型,即阻塞在亚段以下的远端或者非阻塞部位的小动脉发生血管重塑,使患者手术难度增大甚至不能进行外科手术,还有小部分患者接受外科手术后持续存在肺动脉高压。动脉性肺动脉高压和CTEPH在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发病机制方面有交叉重叠部分,因此推动了有关靶向药物治疗CTEPH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相关研究。
禹雪柳志红
关键词:靶向药物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血管重塑
漂浮导管和猪尾导管测量肺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比较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比较漂浮导管和猪尾导管测量肺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及一致性。方法入选2018年9月21日至2018年11月3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肺血管病中心疑诊"肺动脉高压"的患者64例,比较漂浮导管和猪尾导管先后测量肺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结果漂浮导管测量的右心房压a波[(7.8±4.6)mmHg vs.(8.8±4.4)mmHg,P=0.018](1 mmHg=0.133 kPa)、右心室收缩压[(69.3±21.4)mmHg vs.(81.3±22.6)mmHg,P<0.001]和肺动脉收缩压[(71.7±21.6)mmHg vs.(80.6±23.6)mmHg,P<0.001]数值均比猪尾导管测量的数值低,而右心房平均压[(5.9±4.0)mmHg vs.(5.0±3.8)mmHg,P=0.01]、右心室舒张压[(10.1±7.2)mmHg vs.(-3.6±6.4)mmHg,P<0.001]、右心室舒张末压[(14.2±8.5)mmHg vs.(10.1±5.9)mmHg,P<0.001]、肺动脉舒张压[(38.7±14.2)mmHg vs.(31.6±12.7)mmHg,P<0.001]和肺动脉平均压[(52.2±16.4)mmHg vs.(48.2±15.5)mmHg,P<0.001]数值均比猪尾导管测量的数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者测量的肺动脉平均压相关性最强(R^(2)=0.946,P<0.001),但两者测量结果一致性较差。结论漂浮导管和猪尾导管测量的肺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尽管相关性较好,但一致性差,结果不能互换。
金旗赵智慧罗勤曾绮娴杨涛禹雪晏露张毅熊长明柳志红
关键词:漂浮导管猪尾导管肺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
选择性的TGF-β1受体抑制剂减轻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构
2018年
目的:肺动脉高压(PAH)是以异常的肺动脉压力增高和病理性肺血管重构为特征的进展性疾病,其机制尚不清楚。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家族参与分化,增殖,凋亡和炎症等众多病理生理过程,在肺动脉高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选择性的TGF-β1受体抑制剂SB525334对野百合碱(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的作用。
金旗罗勤赵智慧禹雪晏露柳志红
关键词:肺血管重构肺动脉高压野百合碱TGF受体抑制剂
托伐普坦治疗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23
2019年
目的:观察托伐普坦治疗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连续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肺血管病中心收治的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患者151例,均在包括规范化靶向药物及传统利尿剂治疗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7.5~15.0 mg托伐普坦治疗3~31天,比较托伐普坦治疗前后患者24 h尿量、体重(治疗前、治疗第1天和第7天、出院前)以及电解质、肾功能、心功能(治疗前、出院前),观察托伐普坦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托伐普坦治疗后,患者的24 h尿量多于治疗前,体重低于治疗前(P均<0.001);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血钠、血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的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及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右心房左右径、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右心室前后径较治疗前缩小(P<0.05)。经托伐普坦治疗后,呼吸困难改善率为89.3%(125/140),下肢水肿改善率为89.6%(43/48)。托伐普坦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2/151),且出现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对于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托伐普坦可有效增加尿量,减轻体重,改善其临床症状和体征,且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不良反应轻微。
赵智慧晏露柳志红罗勤赵青金旗禹雪张毅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托伐普坦有效性安全性
肺动脉高压合并夜间低氧血症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肺动脉高压患者中常出现夜间低氧血症,原因不明,临床上对肺动脉高压患者中出现的夜间低氧血症意义还存在一定争议。本研究旨在观察和总结肺动脉高压患者中夜间低氧血症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特点。方法:前瞻性、连续入组2014-12至2017-12期间于我院肺血管病中心住院接受右心导管检查的154例肺动脉高压患者。
高柳柳志红赵智慧罗勤赵青张洪亮马秀平王勇黄智伟禹雪金旗
关键词:夜间低氧血症肺动脉高压
不同类型肺动脉高压缺铁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2017年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肺动脉高压(PH)缺铁发生率,比较组间有无缺铁差异,并探讨影响缺铁的因素. 方法:纳入自 2015-09 至 2017-03 在我院肺血管病中心接受右心导管并诊断为 PH 的住院患者.其中有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患者 104 例(IPAH 组),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CHD-PH)患者 78 例(CHD-PH 组),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CTD-PH)患者 23 例(CTD-PH 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 46 例(CTEPH 组).缺铁定义为:不管有无贫血,男性转铁蛋白饱和度 <20%,女性转铁蛋白饱和度 <25%.
禹雪罗勤柳志红赵智慧唐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