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国 作品数:8 被引量:41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石化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更多>>
钛系异戊二烯橡胶的合成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3 2011年 以异戊二烯(Ip)为单体,Al(i-Bu)3(简称Al)/TiCi4(简称Ti)为催化剂(以100 g Ip计,Al、Ti的用量分别为2.27~3.77 mmol、4.08~6.81 mmol),芳香醚为活化剂,合成了异戊二烯橡胶(IR),考察合成钛系IR的影响因素,并将合成的钛系IR与日本Zeon公司生产的钛系IR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Al/Ti/芳香醚体系,可合成出顺式-1,4-结构质量分数大于97.00%的IR,适宜的Al/Ti(摩尔比)为0.9~1.2;合成的钛系IR的顺式-1,4-结构含量和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与Zeon公司生产的钛系IR相当。 戴立平 李尚英 刘继红 陈移姣 张建国关键词:异戊二烯橡胶 物理机械性能 高乙烯基溶聚丁苯橡胶在高性能胎面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13年 研究了国产高乙烯基充环保油溶聚丁苯橡胶(HVSSBR)的基本性能及其在胎面胶配方中的应用,并与具有相似结构的国外产品VSL5025-2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胎面胶应用配方中HVSS-BR在物理性能、动态力学性能方面都优于国外对比样品,能满足高性能轿车轮胎行业的巨大需求。 张建国 张君花 张新军关键词:动态力学性能 高乙烯基SSBR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2010年 采用自制环醚调节剂(调节剂T),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以环己烷-己烷为溶剂,采用阴离子聚合法合成高乙烯基溶聚丁苯橡胶(SSBR),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调节剂T具有较好的乙烯基含量调节能力,在用量较小的情况下即可合成高乙烯基SSBR;与中低乙烯基SSBR相比,高乙烯基SSBR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优异的抗湿滑性能和较低的滚动阻力及生热。 戴立平 张志斌 李花婷 张建国关键词:溶聚丁苯橡胶 乙烯基含量 动态性能 充环保油溶聚丁苯橡胶的制备及在高性能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12年 以自制路易斯碱为调节剂(调节剂T)、正丁基锂为引发剂,采用阴离子聚合法、填充环保型芳烃油RAE制备环保型高乙烯基溶聚丁苯橡胶(HVSBR),并对比研究了几种胎面用丁苯橡胶与顺丁橡胶(BR)并用胶的性能。结果表明:少量的调节剂T有助于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宽、加工性能好的HVSBR,乙烯基质量分数可达0.6~0.7;HVSBR/BR并用胶的综合物理性能、耐磨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较好,压缩疲劳温升和永久变形较小。 梁红文 任福君 吴小兵 张新军 张建国关键词:溶聚丁苯橡胶 物理性能 动态力学性能 充油溶聚丁苯橡胶在高性能轮胎胎面胶中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研究填充不同环保橡胶油的溶聚丁苯橡胶(SSBR)在高性能轮胎胎面胶中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与A^H号样品相比,ZG-SSBR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能、适宜的强度和自粘性,硫化胶的阿克隆磨耗量最小,回弹值最大,耐屈挠性能和耐低温性能较好,滚动阻力较低,抗湿滑性能优良;ZG-SSBR是高性能轮胎胎面胶的理想材料。 宁朝晖 张建国 张新军关键词:溶聚丁苯橡胶 高性能轮胎 胎面胶 稀土催化聚异戊二烯橡胶的制备及其在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2年 以异戊二烯为单体,以新癸酸钕(Nd)、二异丁基氢化铝、氯化二乙基铝三元络合物为催化剂合成聚异戊二烯橡胶(Nd-IR),并分别与进口和国产钛系聚异戊二烯橡胶(Ti-IR)进行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Nd-IR的顺式1,4-结构质量分数和硫化胶的物理性能均与Ti-IR相当;Nd-IR用于轮胎胎面胶具有较好的抗湿滑性能和较低的滚动阻力,且适用于冬季轮胎胎面胶。 陈国忠 张建国 杨花娟 张爱民关键词:稀土催化剂 聚异戊二烯橡胶 物理性能 动态力学性能 丁苯橡胶新型结构调节剂四氢糠醇乙醚的合成 被引量:2 2010年 以甲苯为溶剂,四氢糠醇、氢氧化钠、溴乙烷和顺丁烯二酸酐为原料,制备四氢糠醇乙醚。考察了原料配比、温度、时间等对收率和含量的影响,优化条件为n(四氢糠醇):n(氢氧化钠):n(溴乙烷)=1:1:1-1.2;n(再精制时残余四氢糠醇):n(顺丁烯二酸酐)=1∶1.2,在合成四氢糠醇钠盐时,反应温度115℃,反应时间4-5h;在反应脱除残余四氢糠醇时,反应温度60-70℃,反应时间6h,四氢糠醇乙醚总收率达75%,纯度99%。制备的四氢糠醇乙醚能满足阴离聚合合成高乙烯基含量的SSBR的要求。 戴立平 陈移姣 姚琼 宋丽莉 韩丙勇 张建国关键词:四氢糠醇 加合物 溶聚丁苯橡胶分子量及其分布对加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13年 对不同分子量及其分布、不同门尼黏度和冷流性(挺性)的溶聚丁苯橡胶(SSBR)和LS5025—2在挤出机中的脱水过程和在密炼机中的混炼加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降低中分子量聚合物的质量份数,提高大分子聚合物的质量份数,适当控制低聚物的质量份数,有利于改善溶聚丁苯橡胶分子量的分布及后续加工性能,适宜的SSBR挺性应大于83%、门尼黏度控制在48-62、分子量分布指数高于1.57是后续加工的保证。这样,混炼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能满足高性能轮胎的要求。 张建国 文强 王永军 张新军关键词:密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