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红兵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骨折
  • 2篇腰椎
  • 2篇椎弓
  • 2篇椎弓根
  • 2篇椎弓根螺钉
  • 2篇疗效
  • 2篇螺钉
  • 2篇颈椎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节段
  • 1篇多节段脊髓型...
  • 1篇多平面
  • 1篇多平面重建
  • 1篇形态学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骨折
  • 1篇腰椎骨折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机构

  • 7篇南京鼓楼医院...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作者

  • 7篇朱裕成
  • 7篇郑红兵
  • 5篇李涛
  • 5篇马军
  • 3篇杨春
  • 2篇朱爱祥
  • 2篇杨太明
  • 2篇许兴柏
  • 2篇朱大伟
  • 2篇王冰
  • 1篇邱旭升
  • 1篇高先亭
  • 1篇陈一心
  • 1篇史航
  • 1篇史册

传媒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微创经椎弓根螺钉固定加伤椎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目的 探讨微创经椎弓根螺钉固定加伤椎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3月至2015年4月,对178例具备手术指征的无脊髓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选择了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固定加伤椎内植骨手术,随机选择两种手术方法:...
朱裕成马军郑红兵李涛杨春朱爱祥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微创固定椎弓根螺钉
跟骨前部的解剖测量与多层螺旋CT测量的比较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王冰朱裕成郭开今郑红兵马军李涛杨春邱勇
关键词:跟骨形态学多层螺旋CT
2种颈前路减压方法治疗相邻双间隙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总结2种颈前路减压方法治疗相邻双椎间隙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05-06—2010-06诊治的相邻双间隙脊髓型颈椎病28例采用2种不同的前路减压治疗并随机分成2组。观察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椎间隙改变等情况。结果有27例得到随访平均28个月。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恢复情况:椎体次全切除减压组14例,C级2例中1例恢复至E级、1例恢复至D级,D级12例均恢复至E级。拱桥式减压组13例,D级13例中10例恢复至E级,3例改变不明显。椎间植骨均于12-18周达到骨性融合,椎间高度、生理曲度及颈椎稳定性均维持良好。结论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术较前路拱桥式减压术临床疗效更加安全可靠。
杨春朱裕成朱爱祥郑红兵马军李涛史册彦晰
关键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
下颈椎椎弓根置钉的螺旋CT多平面重建辅助实验和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辅助下颈椎椎弓根置钉的安全性。方法 成人颈椎骨性标本10具,男、女各5具,模拟施行下颈椎椎弓根置钉手术。术前下颈椎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建确定椎弓根进钉轴,椎弓根进钉点、进钉角度等参数。
朱裕成马军李涛郑红兵王冰
关键词:下颈椎螺旋CT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体会
高先亭朱裕成郑红兵马军李涛
关键词:腰椎手术入路
微创钢板固定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对比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对比微创钢板固定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将60例闭合性胫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组。对照组行交锁髓内钉固定,观察组行微创钢板固定,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两种手术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的疗效相近,但行微创钢板固定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朱大伟许兴柏杨太明郑红兵朱裕成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固定
PFNA-Ⅱ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附58例报道)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5—2015-10诊治的5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所有患者采用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PFNA-Ⅱ内固定治疗,术后记录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并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患者都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5个月。术后6个月按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36例,良16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9.6%。结论 PFNA-Ⅱ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符合生物力学固定原则,术后并发症少,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朱大伟陈一心邱旭升许兴柏杨太明郑红兵朱裕成史航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