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敏

作品数:16 被引量:73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乳腺
  • 4篇肿瘤
  • 4篇细胞
  • 4篇免疫
  • 4篇SURVIV...
  • 3篇乳腺癌
  • 3篇乳腺肿
  • 3篇乳腺肿瘤
  • 3篇腺癌
  • 3篇腺肿瘤
  • 3篇淋巴
  • 3篇溃疡
  • 2篇亚群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上皮
  • 2篇组织化学
  • 2篇疣状胃炎
  • 2篇胃癌
  • 2篇胃溃疡

机构

  • 9篇安徽医科大学
  • 8篇安徽省合肥市...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省立医院

作者

  • 16篇赵敏
  • 3篇王志红
  • 3篇王华
  • 3篇刘明强
  • 2篇丁邦胜
  • 2篇严波
  • 2篇王瑾
  • 2篇丁西平
  • 2篇张芬
  • 1篇吴正升
  • 1篇万军
  • 1篇黄金
  • 1篇鲍德明
  • 1篇陈正徐
  • 1篇高从荣
  • 1篇方东
  • 1篇何家伟
  • 1篇邹强
  • 1篇赵洋
  • 1篇胡红光

传媒

  • 3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华转移性肿...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疣状胃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病理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初步检测疣状胃炎外周血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的变化,探讨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检测法检测63例疣状胃炎和4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变化;同时观察疣状胃炎及慢性浅表性胃炎Hp感染情况及病理改变。结果:疣状胃炎患者Hp感染率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P<0.05),且炎症活动重度的疣状胃炎患者其合并Hp感染几率显著高于轻度炎症活动程度(P<0.01);疣状胃炎组患者炎症活动程度、不典型增生发生率及肠化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疣状胃炎患者较慢性浅表性胃炎CD8+T细胞降低,CD4+/CD8+比值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疣状胃炎Hp阳性组较Hp阴性组CD3+、CD4+、CD8+T细胞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疣状胃炎的发生可能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Hp、病毒感染可能是导致免疫紊乱的病因,且疣状胃炎伴有明显的病理异常,有恶变倾向,应重视诊治和随访。
杨善峰丁西平赵敏严波丁邦胜王瑾
关键词:疣状胃炎T淋巴细胞亚群幽门螺旋杆菌病理检查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孕晚期血清PLGF、VEGF水平与胎儿生长受限的关系被引量:18
2022年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患者孕晚期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胎儿生长受限(FGR)的关系。方法 选取孕晚期HDP患者187例,根据是否发生FGR分为FGR组52例、非FGR组135例。采集研究对象入组时静脉血,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LGF、VEGF。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PLGF与VEGF水平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晚期HDP患者发生FGR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LGF、VEGF对孕晚期HDP患者发生FGR的预测价值。结果 FGR组收缩压、舒张压高于非FGR组,血清PLGF、VEGF水平低于非FGR组(P均<0.05);两组年龄、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FGR组血清PLGF水平与VEGF水平呈正相关(r=0.69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血压后,血清PLGF、VEGF水平升高为HDP患者发生FGR的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LGF水平预测孕晚期HDP患者发生FGR的曲线下面积、最佳截断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62(95%CI:0.695~0.821)、231.40 pg/mL、71.15%、73.33%;血清VEGF水平预测孕晚期HDP患者发生FGR的曲线下面积、最佳截断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15(95%CI:0.752~0.868)、423.90 pg/mL、94.23%、57.78%;血清PLGF、VEGF水平联合预测孕晚期HDP患者发生FGR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56(95%CI:0.798~0.903)、92.31%、62.22%。血清PLGF、VEGF水平联合预测孕晚期HDP患者发生FGR的曲线下面积大于血清PLGF、VEGF水平单独预测(P均<0.05)。结论 孕晚期HDP患者血清PLGF、VEGF水平降低,二者水平升高为FGR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可作为孕晚期HDP患者发生FGR的预测指标。
朱念念赵敏夏闪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胎盘生长因子
302例肝衰竭患者的病因及诱因与临床预后关系研究
研究目的:  探讨引起肝衰竭(liverfailure,LF)的病因及诱因与其临床预后的关系,为肝衰竭的进一步防治、降低死亡率提供一定帮助。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
赵敏
关键词:肝衰竭临床预后
Survivin表达对良、恶性胃溃疡鉴别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研究生存素(Survivin)在良、恶性胃溃疡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与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良性胃溃疡、有癌前期病变的胃溃疡和溃疡型胃癌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病理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用AB-PAS法检测区分伴有肠化胃溃疡的结肠化生及小肠化生。结果:Survivin在溃疡型胃癌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胃溃疡(P<0.01),在有癌前病变胃溃疡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癌前病变的胃溃疡(P<0.01),伴有结肠化生中的表达高于小肠化生(P<0.05),伴有肠化的胃溃疡中的表达高于有不典型增生胃溃疡中的表达(P<0.05),在溃疡型胃癌中的表达与有癌前病变胃溃疡中的表达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1)。结论:对于有癌前期病变的胃溃疡患者,检测胃黏膜survivin表达水平,并动态随访survivin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对胃溃疡的演变和良、恶性胃溃疡的鉴别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王华王志红赵敏
关键词:胃溃疡溃疡型胃癌癌前病变SURVIVIN免疫组化
光谱CT多参数定量分析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价值被引量:4
2023年
背景与目的:乳腺肿瘤是妇女常见疾病之一,准确判断乳腺肿瘤的良恶性是精准治疗的前提,本文旨在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多参数定量分析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且行光谱CT双期增强扫描的25例乳腺肿块患者(31个病灶)资料,比较良、恶性组双期40 keV虚拟单能量图(VMI_(40 keV))CT值及强化增值(ΔCT)、碘浓度(IC)及标准化碘浓度(NIC)、光谱曲线斜率(K)、有效原子序数(Z_(eff))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各参数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乳腺恶性肿瘤动脉期VMI_(40 keV)ΔCT及双期VMI_(40 keV) CT值、IC、NIC、K、Z_(eff)均大于良性肿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动脉期各参数的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静脉期,其中动脉期VMI_(40 keV)ΔCT的AUC最大,AUC为0.899(95%CI=0.737~0.978),阈值为35.75 HU时,其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81.8%、75.0%、100.0%。结论:双层探测器光谱CT多参数定量分析可有效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动脉期诊断效能高于静脉期,其中VMI_(40 keV)ΔCT的诊断能力最佳。
程庆红邹玉红何家伟陶磊昂琳赵敏盛茂
HIF-1α、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两种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NSCLC组织及20例癌旁组织中HIF-1α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 NSCLC组织中Survivin、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36/52)和59%(31/52)均高于癌旁组织。HIF-1α、Survivin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相关(P<0.05)。HIF-1α的表达与Survivin表达(r=0.406,P<0.05)呈正相关。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中HIF-1α、生存素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HIF-1α和Survivin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相互作用并与非小细胞肺癌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聂弘高从荣赵敏王瑾邹强万军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生存素非小细胞肺癌
P^(53)、P^(185)蛋白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00年
目的探讨P53、P185蛋白的表达与胆囊癌的发生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53、P185蛋白在34例胆囊癌和28例慢性胆囊炎中的表达。结果慢性胆囊炎中P53的阳性率为7%,而胆囊癌中为41%.两者差异显著(P<0.01)。慢性胆囊炎中P185的阳性率为14%,而胆囊癌中为47%,两者差异显著(P<0.01)。低分化胆囊癌中P53、P185的阳性率分别为66.7%及75%,而高中分化组中分别为27.3%及31%,差异显著(P<0.05)。结论P53、P185过表达与胆囊癌的发生有密切联系.而且两者可能起协同作用。另外P53、P185的表达与胆囊癌的分化程度有关,但与胆囊癌的浸润或转移关系不明显。
赵敏刘明强王士珍李笑吾
关键词:胆囊癌癌基因免疫组织化学P53
成人巨结肠类缘病1例报告
2003年
赵敏
关键词:巨结肠类缘病遗传病
乳腺癌组织中miR-130a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2018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miR-130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qPCR方法检测2012年7月—2016年10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和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行手术切除的59例乳腺癌组织及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miR-130a的表达水平,分析miR-130a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iR-130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P<0.001);分析miR-130a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发现,miR-130a的表达与患者年龄(P<0.001)、肿瘤大小(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P<0.01)及HER2表达情况(P<0.001)均显著相关;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ER及PR的表达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miR-130a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等过程,有可能作为监测乳腺癌侵袭转移的新的生物学指标。
黄金赵敏胡红光王瑾董伟赵洋郑丽昂琳刘明强
关键词:乳腺肿瘤微小RNA临床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
幽门螺杆菌阴性疣状胃炎患者外周血和胃黏膜中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在幽门螺杆菌(HP)阴性疣状胃炎患者外周血及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自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我院HP阴性的疣状胃炎的患者25例作为疣状胃炎组,随机选取同期诊断为HP阴性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20例作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免疫组化检测疣状胃炎组和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患者外周血及胃黏膜组织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率。结果疣状胃炎组患者外周血及胃黏膜组织中CD8+T淋巴细胞表达率较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患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疣状胃炎患者外周血及胃黏膜组织中CD4+/CD8+比值较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患者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疣状胃炎组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表达率、CD4+/CD8+比值与胃黏膜组织中CD8+T细胞表达率、CD4+/CD8+比值呈正相关(r=0.702,P<0.01;r=0.605,P<0.05);慢性浅表性胃炎亦如此(r=0.723,P<0.01;r=0.595,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在HP阴性疣状胃炎外周血及胃黏膜组织中均高表达,提示疣状胃炎的发生和形成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的表达率可间接反映疣状胃炎胃黏膜组织中病变状况。
杨善峰严波丁西平赵敏丁邦胜李祥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疣状胃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