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松
- 作品数:8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二维标准测量在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频发室性早搏与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已成为心肌病、心功能不全临床较为常见病因之一,需尽早进行射频消融及提前治疗。在无三维标准测量的情况下,二维标准测量在基层医院仍具有根治疗效和减少费用的作用,特别是对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 丁美精曲虹赵伟林松
- 关键词: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
- 衰弱对老年冠心病病人心功能及PCI术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5
- 2023年
- 冠心病是一种老龄化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老年冠心病病人行PCI术的数量逐年增加。对于冠心病中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GRACE评分被指南推荐为危险分层工具以指导临床决策^([1])。而针对稳定型冠心病,目前仍缺乏一种良好的风险评估工具,特别是老年病人。
- 黄多新周杰严凌李必龙叶露林松赵莹莹
- 关键词:冠心病治疗非ST段抬高稳定型冠心病
- 主动脉夹层分离2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加强对主动脉 (AO)夹层分离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减少误诊误治 ,改善预后。方法 对 2 5例AO夹层患者的病因、临床特征、误诊及处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因高血压占 68% ,马凡综合征占 12 % ,特征性症状胸、背、腰及腹撕裂样剧痛占 76%。主要误诊心绞痛及心肌梗塞占 16% ,急腹症占 12 % ,误诊率 48% ,死亡 4例 ,占 16%。结论 本病误诊率、死亡率较高 ,重视本病 ,疑诊病例及时行有关检查 ,可减少误诊 ,改善预后。
- 曲虹林松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分离预后
- 老年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老年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 2 0 2例老年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一般资料、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的类型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0 9例 (5 4 .0 % )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5 2例 (2 5 .7% ) ,心房颤动伴长R R间歇 4 1例 (2 0 .3% ) ,晕厥 73例(36 .1% ) ,接近晕厥或黑 71例 (35 .2 % ) ,脑供血不足 5 8例 (2 8.7% )。②动态心电图长R R间歇 2 .1~ 9s ,平均 3.3s ;≥ 2s的长R R间歇 3~ 30 2次 /2 4h ;平均 4 1次 /2 4h ;合并快速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 71例(35 .2 % )。③均给予永久心脏起搏治疗 ,合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73例 (36 .1% )。结论 严重缓慢心律失常引起老年患者严重症状 ;动态心电图可更全面了解患者心律和心率 ,明确晕厥原因 ,便于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永久心脏起搏合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控制缓慢心律失常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
- 戴振林段宝祥陈绍良耿其吉马玉玲张丰富叶飞林松刘玲玲
- 关键词:心律失常老年人晕厥心脏起搏
-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衰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研究顽固性心力衰竭(心衰)采取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的综合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方法34例顽固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及治疗组(1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治疗后实验室指标[B型钠尿肽(BNP)、C反应蛋白(CRP)]。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高于本组治疗前,LVEDD、LVESD小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LVEF(48.34±4.18)%高于对照组的(44.72±4.26)%,LVEDD(56.50±4.38)mm、LVESD(51.83±4.57)mm小于对照组的(59.92±4.30)、(55.63±4.6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3/18),与对照组的12.50%(2/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BNP(242.31±20.12)pg/ml与CRP(2.53±1.03)mg/L均低于对照组的(258.52±20.35)pg/ml、(3.85±1.0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顽固性心衰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同时实施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有助于提升疗效,改善实验室指标,保证用药安全性,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 万保涛陈树松林松
- 关键词:顽固性心力衰竭硝普钠多巴胺
- 静脉包被支架动脉置入的病理生理研究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研究静脉包被支架在动脉内置入后的病理生理过程。方法:全麻后在X 线透视下,5 只杂种狗的两侧髂动脉内分别置入静脉包被的和非包被的PS 支架。术后1 、2 及3 个月时分别处死,取支架段血管进行组织化学染色,透视和扫描电镜检查。结果:静脉包被支架内皮化速度(1 个月时完成) 明显快于非静脉包被支架(3 个月时完成) 。静脉包被支架内炎性反应突出,表现为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和少量成纤维细胞浸润,于2 个月时基本消失。静脉包被支架未见支架内血栓形成。动脉内弹力层断裂见于所有支架部位,但是静脉包被较轻。动脉与包被的静脉之间的间隙在1 个月内完全消失。结论:动静脉之间的相融性良好。自制静脉包被支架安全可靠。
- 陈绍良段宝祥巫佩霞林松刘铃铃顾建平程敏
- 关键词:PTCA病理生理冠心病
- 肌钙蛋白T、脑钠钛、血钠水平对重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价被引量:16
- 2015年
-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T(cTnT)、B型脑钠钛(BNP)、血钠水平与重度慢性心力衰竭(心衰,Ⅲ、Ⅳ级)患者近期(6个月)预后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检测慢性重度心衰患者cTnT、BNP、血钠水平,且与心功能Ⅰ、Ⅱ级患者进行比较,随访6个月,观察心脏事件的发生,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心脏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危险因素对重度心衰患者预后判定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Kaplan-Meier生存曲线计算生存率。结果 cTnT、BNP为重度慢性心衰患者6个月内心脏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当cTnT、BNP分别取值为0.0865ng/ml、672pg/ml时预测心脏事件的发生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TnT≤0.0865ng/ml的患者生存率高于cTnT>0.0865ng/ml者,BNP≤672pg/ml的患者高于BNP>672pg/ml者。结论 cTnT、BNP水平是预测重度慢性心衰患者近期内心脏事件发生的有效指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周杰张斌赵永燕杨茹杜慧玲汪杰潘令新林松
- 关键词:心力衰竭
-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及腔内影像学评估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pontaneous coronary artery dissection,SCAD)患者的发病特点和腔内影像学特征,探讨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 ultrasound,IVUS)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在其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8年3月南京市第一医院经IVUS或OCT确诊为SCAD的17例患者,借助SCAD冠状动脉造影分型对病变进行分类,分析不同类型SCAD患者影像学特点及临床随访事件。结果 17例SCAD患者中,临床表现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7例(7/17),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5例(5/17),不稳定型心绞痛5例(5/17)。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累及左前降支14例(14/17),左回旋支2例(2/17),右冠状动脉1例(1/17)。SCAD分型示Ⅰ型2例(2/17),Ⅱ型10例(10/17),Ⅲ型5例(5/17)。17例患者中,10例(10/17)行IVUS检查,11例(11/17)行OCT检查,其中4例同时行IVUS和OCT检查。IVUS和OCT均能清晰显示撕裂的内膜片及分隔开的真腔和假腔。4例(4/17)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13例(13/17)患者接受药物保守治疗。4例(4/17)患者1年后再次来院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及IVUS,其中2例接受PCI的患者支架通畅,IVUS检查示支架贴壁良好;另2例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IVUS检查示夹层消失。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未发生任何缺血事件。结论SCAD是临床少见的一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应用IVUS和OCT有助于准确评估SCAD,进而为SCAD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一定依据。
- 郑亚国许田陈亮单守杰林松张俊杰陈绍良
- 关键词: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冠状动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