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中熙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台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生育
  • 2篇晚稻
  • 2篇废弃物
  • 1篇氮肥
  • 1篇氮肥利用
  • 1篇氮肥利用率
  • 1篇堆肥
  • 1篇堆肥技术
  • 1篇秧龄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技术
  • 1篇直播
  • 1篇直播稻
  • 1篇直接还田
  • 1篇生物菌
  • 1篇生物菌剂
  • 1篇生育期
  • 1篇生育特性
  • 1篇施肥
  • 1篇施肥研究

机构

  • 7篇台州市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稻研究...

作者

  • 7篇张中熙
  • 4篇何贤彪
  • 4篇马义虎
  • 3篇陈剑
  • 2篇项玉英
  • 1篇陈孝赏
  • 1篇周翠
  • 1篇朱练峰
  • 1篇余山红

传媒

  • 2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上海农业科技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核农学报

年份

  • 4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马铃薯新品种兴佳2号优化施肥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研究兴佳2号的需肥规律,为合理施肥、减少和避免不合理施肥所造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提供理论依据。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研究氮、磷、钾施用量对马铃薯块茎产量的影响,建立相应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对于马铃薯高产栽培种,钾肥用量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磷肥用量和氮肥用量。由此可见,增钾、控氮、适磷的施肥措施是马铃薯获得高产的有效措施。产量高于25.0 t/hm^2和利润大于2.0万元/hm^2的优化施肥方案为氮肥用量116.42~156.13 kg/hm^2,磷肥用量85.45~119.75 kg/hm^2,钾肥用量229.69~318.25 kg/hm^2。为了高产不能偏面增加肥料用量,需要将氮肥、磷肥、钾肥配施,同时应做好土壤培肥工作。马铃薯栽培中的优化施肥技术研究可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
陈孝赏陈伟强张中熙蔡东升
关键词:马铃薯肥料效应
播期对浙东南地区直播晚粳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为筛选适宜在浙东南地区作受灾补播的直播晚粳稻品种,选用3个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甬优7850、嘉优中科3号)和2个常规粳稻(秀水519、秀水417),开展大田分期直播试验,研究不同播期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生育期和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产量表现为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具体为甬优1540>甬优7850>嘉优中科3号>秀水519>秀水417,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播期每推迟5 d,籼粳杂交稻平均产量下降0.71 t·hm^(2),常规粳稻下降0.30 t·hm^(2),主要与每穗粒数和结实率显著降低有关;水稻生育时期随播期推迟而相应顺延,且播种-齐穗期、齐穗-成熟期等生育阶段缩短,籼粳杂交稻全生育期缩短幅度大于常规粳稻;水稻全生育期的有效积温、日照时数及其利用率和有效积温生产效率随播期推迟基本呈下降趋势,同一播期内,籼粳杂交稻有效积温生产效率高于常规粳稻。产量与齐穗-成熟期的温光资源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救灾品种若在7月15日前补播,籼粳杂交稻首选甬优1540,其次为甬优7850,而常规粳稻宜选用秀水519,且播期可推迟至7月20日。本研究结果可为浙东南地区受灾后,采用直播技术选择适宜救灾补播品种提供实践指导与科学依据。
马义虎何贤彪朱练峰余山红张中熙
关键词:播期直播稻救灾
秧龄对手插晚稻‘广两优7217’和‘天优华占’产量及生育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为研究2个杂交籼稻‘广两优7217’和‘天优华占’的秧龄弹性,采用湿润育秧、手工移栽方式,比较25、30、35、40、45天秧龄处理对手插晚稻产量、秧苗素质、生育进程、分蘖能力和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秧龄的延长,两个品种的产量先增加后减少,皆以30天秧龄处理的产量最高,较各自秧龄处理的最低产量分别提高15.8%和8.2%,产量的提高是由于总颖花量的增加,结实率无显著差异。随着秧龄的延长,苗高和叶龄增加、单株分蘖减少、百株干重和充实度先增大后减小;生育时期提前,始穗期提前尤为突出;生物产量先增加后减少,收获指数增加。综上所述,‘广两优7217’高产栽培适宜秧龄为30天,不宜超过35天;‘天优华占’的高产栽培适宜秧龄为30~35天,秧龄弹性相对较大。
马义虎何贤彪朱练峰张中熙齐文
关键词:秧龄晚稻手插生育特性
农业废弃物与化肥减量配施对连作晚稻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为探究农业废弃物的氮肥替代能力及后效肥力,于早稻季进行4种等氮处理,即单施化肥(CK)、稻草+化肥(SF)、水葫芦+化肥(HF)和西兰花茎叶+化肥(BF),以不施氮肥作对照(CK0);晚稻季仅在SF、HF和BF处理小区内进行稻草还田。早稻以台早733、晚稻以中浙优8号和甬优1540为材料,考察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废弃物与化肥减量配施可提高氮肥利用率和水稻产量,SF、HF和BF处理的晚稻产量分别较CK处理提高5.3%、7.2%和7.6%,其周年产量分别提高-1.7%、3.5%和8.1%;并可改善晚稻的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主要提高其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降低垩白粒率、垩白度(中浙优8号)和蛋白质含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降低土壤容重,并缓解土壤酸化。综上,农业废弃物与化肥减量配施利于水稻高产稳产、改善稻米品质和提升土壤肥力,其中以BF处理效果最佳。
马义虎何贤彪齐文王旭辉陈剑周翠张中熙
关键词:农业废弃物化肥减量连作晚稻土壤肥力
西兰花废弃物不同还田量对水稻生长、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2022年
为提高西兰花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以及减少水稻生产中的化肥使用,本研究在化肥氮减量30%的情况下,将西兰花废弃物作为有机肥直接还田,研究不同还田量对于水稻生育期、产量、分蘖能力、氮肥利用率等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化肥氮减量30%的情况下,按照60 t·hm^(-2)的用量将西兰花废弃物直接还田,对水稻增产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增产4.32%,差异不显著。随着西兰花废弃物施用量的提高,水稻的有效穗数量呈上升趋势,总粒数与结实率呈下降趋势,无机氮肥偏生产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总氮肥偏生产力呈下降趋势。西兰花废弃物还田与化肥减量配施,能减少化肥用量、提高水稻产量、减少农业废弃物污染,对实现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循环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中熙陈剑齐文王旭辉项玉英
关键词:直接还田水稻
茭白秸秆高温堆肥技术
2022年
为提高茭白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率,本研究分别以鸡粪、猪粪、尿素作为茭白秸秆的堆肥辅料,并添加不同品牌的微生物菌剂开展高温好氧堆肥,筛选效果最好的堆肥方法。结果表明,3种辅料均能使茭白秸秆成功堆肥,且堆肥产品的pH、有机质和总养分含量等均符合我国关于有机肥料的相关标准;鸡粪作为辅料对堆肥温度的升高与保持效果均最好,且堆肥产品的质量最好,但是结合堆肥物料的成本,使用猪粪作为辅料更具应用价值;茭白秸秆与干猪粪按照质量比3∶1层层堆叠,同时添加大华牌微生物菌剂,堆肥产品的有机质含量为66.1%,总养分含量为9.09%,分别比CK高了13.60、1.82百分点,在不同堆肥处理中最具推广价值。
张中熙陈剑齐文杨良军项玉英
关键词:堆肥微生物菌剂辅料
功能型甘薯优质、高效、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17年
随着甘薯产业的发展和对甘薯营养成分研究的深入,作为保健型食物的甘薯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甘薯科研工作者更是选育出了各种功能型甘薯新品种。为进一步促进功能型甘薯产业的发展,现从保温育苗、移栽、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功能型甘薯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朱再荣何贤彪朱贵平应卫军张中熙马义虎
关键词:甘薯栽培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