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鹏
- 作品数:13 被引量:8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先天性锁骨下动静脉瘘超声表现及封堵治疗1例
- 2011年
- 患儿女,6岁。左前胸壁血管曲张2年,左侧胸骨旁杂音1年。心脏超声检查:左心扩大.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43mm,同时测及左锁骨下动脉,提示该动脉增宽,于左锁骨下动、静脉间测及瘘口,大小约3~4mm。彩色多普勒显示左锁骨下动、静脉间明亮的五彩镶嵌连续性交通血流,
- 张家芬王剑鹏江勇吕秀章
- 关键词:封堵治疗超声表现先天性左锁骨下动脉心脏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
- 正常人群年龄进程中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特点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探讨正常中国人的心脏结构及左心室功能。方法对15692名正常中国人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测量心脏结构、瓣口血流速度及心脏功能。5岁以上受试者按5岁为一年龄段分为17组,0—5岁受试者分为3组:婴儿组(〈1岁)、幼儿组(1~3岁)和小儿组(4—5岁)。按心脏结构及心功能各项指标对年龄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按心脏结构各项指标对年龄进行聚类分析,分为6类:〈1岁、1~3岁、4~5岁、6—10岁、11—20岁、≥21岁。在11~20岁,≥21岁年龄段,女性测量值均小于男性(P〈0.05)。按血流频谱对年龄进行聚类分析,分为4类:≤30岁、31~50岁、51~80岁、≥81岁。心脏各瓣口血流速度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左心室收缩功能各项指标对年龄进行聚类分析,分为6类:〈1岁、1~3岁、4—5岁、6~10岁、11~15岁、≥16岁。在11~15岁、≥16岁年龄段,每搏输出量及心输出量男性均高于女性(P〈0.05)。按左心室舒张功能各项指标对年龄进行聚类分析,分为5类:≤15岁、16~30岁、31~50岁、51~80岁、≥81岁。左心室舒张功能各项指标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人心脏发育分为6个阶段,21岁以后心脏结构固定。左心室收缩功能在16岁以后呈稳定状态。左心室舒张功能随年龄增长呈生理性减低。
- 李靖刘延玲何青华琦薛红旗高敬王剑鹏吕秀章朱振辉凌雁范海荣王川予
- 关键词:心脏超声心动描记术
- 118例原位心脏移植患者的术前超声心动图评价与手术病理对照
- 目的:对拟行原位心脏移植的患者进行术前超声心动图评价,与手术病理对照,比较超声心动图对疾病诊断符合率,尤其是晚期心衰患者。方法:对118例拟行原位心脏移植的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房内径、左室内径、LVEF、估...
- 江勇王浩王建德段福建王剑鹏叶赞凯
- 关键词:心脏移植手术病理
- 超声心动图评价经导管冠状动脉瘘封堵治疗疗效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经导管封堵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CAF患者封堵术前及术后随访的超声心动图资料,观察CAF受累冠状动脉、瘘口的位置和大小等,经导管封堵术后封堵器的位置形态、有无残余分流、房室大小变化等.结果 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17例均为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瘘口大小2~14 mm,平均(6.4±3.5)mm.17例均封堵成功,术后1~4 d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流消失.随访观察(11.7±7.9)个月,封堵器位置形态正常,无并发症发生,左心室大小恢复正常.结论 CAF经导管封堵治疗是一种微创、安全、疗效确切的方法 ,超声心动图是术前初步筛选及术后随访的主要方法 .
- 赵星吕秀章王剑鹏朱振辉蒋世良徐仲英徐亮刘延玲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冠状血管畸形冠状动脉瘘
- 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经导管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行经导管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进行回顾分析。评价术前窦瘤破口的位置、形态、大小等,术中监测封堵器置入,术后随访评价其疗效。结果11例患者术前超声诊断均为单纯主动脉窦瘤破裂,超声测得破口直径2~13mm。11例患者均封堵成功,10例采用动脉导管封堵器,型号较破口直径大约1~5mm。3例患者术后即刻少量残余分流于术后1月内复查消失,其中1例患者术后32月随访时再次出现少量残余分流;所有患者未见主动脉瓣反流加重等并发症。结论经导管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安全有效的方法,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超声心动图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 高一鸣吕秀章段福建朱振辉王剑鹏闫朝武赵世华刘延玲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VALSALVA窦主动脉窦瘤破裂
- 经胸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左心室搏出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评价经胸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3DCDE)测量左心室搏出量(LVSV)的准确性.方法 45例门诊患者,其中心内结构正常者15例,冠心病患者15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5例.分别应用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2DDE)、3DCDE和全容积三维超声心动图(3DE)测量LVSV.以3DE测量LVSV作为参考值,3DCDE及2DDE测量LVSV分别与之比较分析.结果 三种方法测算的LVSV平均值分别为:3DE(79.3±22.6)ml,2DDE(74.0±20.6)ml,3DCDE(78.7±22.6)ml.3DCDE测值与3DE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DDE测量的LVSV较3DE测值显著低估(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3DCDE和2DDE测值与3DE测值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6和r=0.89),而3DCDE测值较2DDE测值具有更好的相关性.结论 应用经胸3DCDE技术测量左室流出道血流量可以准确方便地测量LVSV,较2DDE方法准确性更高,可能成为临床评价心功能有价值的工具.
- 吕秀章王剑鹏朱振辉刘延玲
- 关键词:每搏输出量
- 超声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5
- 2005年
- 目的 探讨无创心血管超声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综合诊断的 35例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结果 超声心动图发现 11例肺动脉内血栓直接征象, 29例右心系统形态改变, 29例肺动脉收缩压升高。周围血管超声检出合并下肢静脉血栓 20例。结论 综合运用超声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各种检查方法,以提高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王剑鹏刘延玲李靖李建蓉王浩吕秀章朱振辉凌雁
-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超声肺动脉收缩压下肢静脉血栓特异性
- 多脾综合征体肺静脉回流特点的超声研究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多脾综合征患者体、肺静脉回流特点,为临床诊断该疾病提供诊断参考。方法回顾分析45例超声诊断的多脾综合征患者体、肺静脉回流特点。结果45例多脾综合征患者中,27例(60%)存在上腔静脉异常引流,24例(53.3%)合并下腔静脉异常引流,22例(48.8%)存在肝静脉异常引流。19例(42.2%)存在肺静脉异位引流,其中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4例(8.9%),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5例(33.3%)。结论多脾综合征多合并体肺静脉回流异常,超声心动图可以较准确诊断多脾综合征及其体肺静脉引流情况。
- 王剑鹏李慧孙妍徐辉李晓妮王浩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脏缺损先天性多脾综合征
- 超声心动图评价正常心脏结构与功能被引量:22
- 2006年
-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正常人心脏大小,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各瓣口流速,以确定中国人心脏结构正常值以及心功能指标正常范围。方法对8302例正常人分别取胸骨旁长轴观测量左房、左室、右室、主动脉瓣环、主动脉窦及升主动脉内径,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大动脉短轴观测量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内径及肺动脉瓣峰值速度。心尖五腔观测量主动脉瓣峰值速度。心尖四腔观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及舒张晚期峰值速度,三尖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及舒张晚期峰值速度。左室短轴观测量左室舒张末容积、收缩末容积,计算每搏量、左室短轴缩短分数及左室射血分数。以10岁为一年龄段计算各年龄段各项指标均数,按心脏结构各项指标对年龄进行聚类分析;按心功能各项指标对年龄进行聚类分析。并计算聚类后各年龄组各项指标95%可信区间作为正常值。结果按心脏结构各项指标对年龄进行聚类分析,分为3类即≤10岁,11~30岁,31~90岁。按左室收缩功能各项指标对年龄进行聚类分析,分为2类即≤10岁,11~90岁。按左室舒张功能各项指标对年龄进行聚类分析,分为3类即≤10岁,11~50岁,51~90岁。左室舒张功能与年龄呈负相关。结论中国人心脏发育分为3个阶段,30岁以后心脏结构固定。左室收缩功能在10岁以后呈稳定状态。左室舒张功能随年龄增长呈生理性减低。
- 刘延玲李靖王剑鹏吕秀章朱振辉凌雁李澎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脏
-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观察被引量:3
- 2006年
-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心脏病,主要是由编码肌小节蛋白的基因发生变异所致,其主要特征为没有明确原因的心肌肥厚,多有胸闷、憋气症状。本研究旨在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
- 李靖刘延玲吕秀章朱振辉凌雁王剑鹏何青
-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冠状动脉病变遗传性心脏病常染色体显性心肌肥厚病变情况